<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科研院所轉制中應研究的財務會計題目

    時間:2024-04-22 05:21:12 財務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科研院所轉制中應研究的財務會計題目

    科研院所轉制中應的財務   國務院已正式批準國家經貿委治理的10個國家局所屬242家科研機構的治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其中,131家進進;40家變為企業,實行屬地化治理;18家變成為技術服務的中介機構;3家并進高校;18家劃轉到其他部分或取消;29家轉為12個中心直屬大型科技企業。共涉及職工17萬人,其中在職職員12.2萬人(科技職員7.4萬人),占中心屬科研機構職工總數的2/5,離退休職員4.7萬人。從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共有200家科研院所轉為科技企業,按企業化運行機制運行。筆者以為,這是自一九八五年科技體制改革以來最大的改革,即單位的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事業單位治理體制轉化為企業治理體制,在這一性的轉制過程中,存在很多題目需要解決,筆者主要就財務會計題目進行探討研究。   一、國有資本金題目即注冊資本的題目。注冊資本是企業法人登記的一項重要。按照國科發政字[1999]143號《關于國家經貿委治理的10個國家局所屬科研機構治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科研機構轉制時,按照有關、法規的要求,其現有全部國有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轉為國有資本金"。這就首先要界定"全部國有資產"的范圍,如何界定,實施意見中沒有具體辦法。按照國資事發[1995]17號文的規定:國有資產"是指由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確定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資源的總和。……,表現形式為:活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從"國有資產"的定義與143號相比較,顯然"現有全部國有資產轉為國有資本金"的提法不太正確,應改為將"現有全部國有凈資產(所有者權益)轉為國有資本金"更為正確,即現有全部資產減往負債后的余額,轉為國有資本金。主要有以下4種,但各有優缺點。   1、以科研院所轉制前經過國家批復的一九九八年會計決算報表中賬面凈資產作為注冊資本。 優點:這種方法優點是易操縱、速度快。 缺點是: ⑴、由于時間滯后,不能反映轉制時凈資產情況。轉制是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而決算是一九九八年十仲春三十一日,這中間有些院所財務狀況變動較大,與實際情況不符。 ⑵、現在242家轉制的科研院所執行的是財政部、國家科委一九九七年十仲春十六日頒發的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執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這個會計制度的資產負債表中的"凈資產"共包括6項:"固定基金、事業基金、專用基金、撥進專款結存、財政補助結存、未分配結余",而"專用基金"中的"職工福利基金、醫療基金、住房基金"應進行,其中福利費、醫療基金在企業會計制度中是在"應付福利費"中反映;"住房基金"在"長期應付款"反映,都是作為負債處理的,而現行的科研會計作為"凈資產",是"所有者權益",所以應扣除福利性的專用基金之后轉為資本金。 ⑶、凈資產中"固定基金"不真實。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規定,購買固定資產做雙分錄,虛增了凈資產;另一方面規定不提折舊,十幾年前購買的固定資產按提折舊的方法凈值已無、但賬面上固定基金還是原值;再一方面、科研單位的固定資產大多是專用設備,并不能產生效益,非良性資產如全轉為經營性資產,會賜與后的經營者經營帶來很大困難。還有已出售給職工的住房,仍在固定資產中應該剔除。 2、把現有有形資產全部進行評估,按評估重置后的凈資產登記為企業的注冊資本。 優點:相對正確的反映了科研單位資產的真實價值,使注冊資本與實際占有的凈資產一致。 缺點: ⑴、評估所需時間較長,過程復雜。143號文件和197號文件要求,242家科研單位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轉為企業,要在工商行政治理部分登記注冊為企業法人。資產假如現在評估,那么登記注冊必須在評估完之后才能進行,很長一段時間也就拿不到營業執照,科研院所會出現既不是企業又不是事?quot;真空"、有可能會科研院所的正常工作。 ⑵、資產評估用度題目。大院大所的資產也較大,請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用度支出也不是一個小數,現在科研單位的資金比較緊張,國家不給經費,科研單位自己不愿支出,可能也是一個困難。另外還有資產登記時印花稅的題目,支出也很大。 3、科研單位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同時進行評估,評估之后的凈資產作為注冊資本。科研單位的無形資產是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單位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和其他財產權利。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以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20。九九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將這一比例上限提交到35。 優點:這種方法對科研單位資本運作有較大益處,有的大院大所已成立三、四十年,在國內外有較高的著名度,有些科研成果并未進帳。另外,科研單位的土地使用權,主要是國家行政劃撥獲得的,此次143號文要求土地使用權轉為國家資本金,依此為契機可以獲得土地證。 缺點:同上面的第二種方法。 4、按賬面價值進行資產增減。此種方法以一九九九年六月三旬日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加上沒有進帳的無形資產的價值,減往不良資產和應提的折舊等,以增減后的凈資產數,報國家財政部分批準,作為注冊資本。這種方法既可以節約時間,簡便手續,又真實反映了科研單位的實際資產狀況。但此種方法要經過財政部分及國有資產治理部分的審批。 二、關于優惠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等部分關于國家經貿委治理的10個國家局所屬科研機構治理體制改革意見的通知》和科技部等12個部分聯合印發的《關于國家經貿委治理的10個國家局屬科研機構治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的優惠政策有八條:⑴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⑵職工養老保險方面,根?quot;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⑶非經營性建設基金繼續由中心給予兩年補助支持;⑷稅收優惠方面,提出從一九九九年起五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免征技術轉讓收進的營業稅、免征自用土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⑸享有自營進出口權;⑹享受國家支持科技型企業的待遇;⑺科研項目競標的權利;⑻已批準科研項目按原計劃實施。 以上優惠政策,屬財務會計方面共有3項,應該認真分析。   1、稅收優惠政策。五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免征技術轉讓收進的營業稅、免征自用土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上述稅收優惠政策與改制之前相比并沒有大的變化,⑴所得稅,財稅字[1994]001號中規定對科研單位技術性服務收進暫免征收所得稅,而143號文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即對產品收進,其他收進等也免征所得稅,有所擴大。⑵營業稅與原來政策相同。(94)財稅字第010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科研單位取得的技術轉讓收進免征營業稅的通知》中規定:"對科研單位取得的技術轉讓收進免征營業稅"。⑶土地使用稅。1998年9月27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規定,免征土地使用稅。⑷科研用品免征進口稅收方面143號文沒有涉及、應該明確。科研用品的進口是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的,不以營利為目的,仍應鼓勵,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2、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這部分事業費主要用于解決轉制前已經離退休職員的保障題目,自一九八五年科技體制改革以來,事業費逐年減撥,到一九九九○年大部分技術開發類型的科研單位事業費已減撥到位,但基數很低。后來國家加大科技投進,對科研單位在事業費中增加了專項經費。此次改制假如減掉專項經費和行業工作經費,盡對值將會很低,要解決轉制前已經離退休職員的社會保障題目是不可能的。以我所為例,按143號文件規定,估算正常事業費每年是180萬元,而現在離退休職員的每年支出是400萬元左右,缺口很大,如何解決是值得研究的一大困難。科研單位以前沒有參加社保局的各種社會保障金,而企業早已參加社保局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一位退休的資深專家坦言:"自己以奉獻精神干了幾十年,沒考慮到國家現在不管了,感覺很忽然"。 3、非經營性建設基金繼續由中心給予兩年的支持。這部分是在過往5年均勻水平的基礎上、結合在建項目給予支持,假如沒有在建項目,將很難給予支持。 以上這些優惠政策,科研單位假如進行認真研究,充分利用,將有力地促進科研機構平穩轉制,在市場競爭中盡快狀大。 三、轉制后科研單位適用何種財務會計制度題目。   科研單位現在執行的財政部、國家科委頒發的從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開始施行的《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和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開始施的《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務制度已執行2年多,會計制度執行了一年多,從實際效果來看,現行的科學事業單位財會制度規范了科研單位的財力行務和會計核算行為,推動了科研院所充分利用自身上風,積極面向市場、服務經濟,既滿足了向國家財政報帳,又滿足了科研單位內部經濟核算的要求,執行的效果是好的。   科學事業單位如不改制,執行現行會計制度是合適的,但從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改為企業之后仍執行現行會計制度,將會有以下方面題目:   1、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242家科研院所已改為企業,而現行科研財會制度是"事業單位"財會制度,制訂財會制度遵循的是《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企業"單位執行"事業"財會制度顯然分歧適。   2、242家科研院所中有200家科研院所進進企業或轉化為企業,6家并進高校,如仍執行科學事業單位財會制度,進進企業團體的科研單位的財會制度,會計報表很難與上級企業團體進行銜接,進進高校的科研單位也較難銜接。   3、現行財會制度有些缺陷,不符合會計基本假設,在實際操縱上有困難。   ⑴、資產負債表有兩個,其中資產負債表㈠設計不盡公道。資產負債表㈠分左右兩部分,左邊是"資產部類"包括"資產類"和"支出及本錢用度類";右邊部分分為"負債部類"分為"負債類"、"凈資產類"、"收進類"。從名稱上看,左邊稱作"資產部類"但卻含有"治理用度"、"財務用度"等期間用度;右邊稱作"負債部類",但卻含有"收進"、"凈資產"等內容,顯然名不符實。其次,從內容上看"資產負債表"是靜態報表,是時點指標,而"收進"項目和"支出"項目是時期指標,時點指標和時期指標的簡單相加,合計數沒有任何經濟意義,還可能引起報表使用人的誤解。由于現行財會制度沒有規定結帳時間,所以會出現上述現象。   ⑵、購置固定資產帳務處理違反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原則。現行財會制度答應購置固定資產可直接在有關本錢項目中列支,將應"資本化的支出"按"收益性支出"處理,不符合國際慣例,也不利于項目本錢的回集與分配,破壞項目本錢的可比性。現行會計處理方法是雙分錄:①借:試制本錢等,貸:銀行存款,同時②借:固定資產,貸:固定基金。這樣購買的固定資產直接在本錢中列支,不必再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始終相等(融資租賃除外),結果是擴大了單位資產規模,虛增了凈資產,造成會計報表失真。   ⑶、科研項目收進、支出確認的原則不同。現行財會制度規定,科學事業單位的科研收進采取合同形象進度法確認,"科研收進"在會計期間以合同完成的比例來確定,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確定,而又規定"科研本錢"年末無余額,即當期發生的支出全部結轉,不是按合同比例確認,屬于"收付實現制"。對同一事項,收進和支出確認原則不同違反了"配比原則",影響了收進支出與結余核算的科學性、公道性和正確性。   4、現行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會計報表中無"實收資本"科目,登記注冊后確定的"國有資本金"無法核算。科研院所轉為科技企業之后,要在工商行政治理部分登記注冊為企業法人,注冊資本是一重要內容,現行會計制度卻不能反映。   5、轉為企業后,科研單位是否仍要向國家財政報帳,如仍向國家報帳,現行會計制度還要繼續執行。 筆者以為,科研單位轉制之后應區別不同情況,分別執行不同的會計制度。進進企業團體的、應執行企業團體的財會制度;進進高校的執行高校會計制度,轉為中心大型科技企業的科研單位執行相近行業的企業財會制度。但這個題目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國家應盡快制訂出具體文件,如會計科目之間的對轉等,以便轉制后的科研機構財會工作順利進行。   四、科技產業化投進題目。 科研單位轉制之后投進是阻礙發展的一個重要困難。科研單位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需要巨大的投進,而這些投進的風險很大,科研單位依靠自身的積累,很難滿足激烈市場競爭對其提出的不斷增長的資金需求,有些科研單位由于歷史原因負債很大,貿易很行對其新建項目由于風險大而很難給予支持,建議國家建立"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答應符合條件的科研單位加快發行債券、股票上市的速度,召募資金投進高科技產業;科研單位也可以在單位內部搞股份合作制,這樣有利于建立企業制度,調動職工積極性,進步職工凝聚力,加快產業科技進步,產業結構優化和高科技產業發展,使轉制后的科研機構自主、自立、自我發展。

    個人:

      蔣占華,男,1963年9月1日生。現任國家人工晶體研究院副院長,高級會計師。1985年畢業于陜西財經學院,近年來在財務會計學術研究,技術經濟研究方面取得豐富成果,獲得"八五科學技術成果獎"一項,部級獎四項.被國務院聘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顧問",擔任中國建材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出版<<最新科學事業單位財務治理與會計核算>>等著作兩部,在<<科研治理>>,<<中國注冊會計師>>,<<建材財會>>,<<中國建材>>,<<中國財經報>>,<<陶瓷>>,<<科學治理工作>>,<<上海會計>>等國家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參與制定編寫了<<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主持承擔<<成都色釉料廠可行性研究,初部設計技術經濟分析>>,<<國家八五重點攻關項目"寬段面隧道窯"設計>>等大型科研項目十余項. 1999年起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院,在職攻讀MBA碩士學位.

    通訊地址:北京733信箱 郵政編碼:100018 聯系電話:010-65798629,13601161073

    用西方宏觀經濟學對我國宏觀 經濟政策進行評析

    蔣占華

    摘要:本文運用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方面對我國現行宏觀經濟政策進行了評價,論述了我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中不宜減稅的原因,分析了我國國債的情況和存在的風險,提出了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要留意的題目。 關鍵詞:西方;宏觀經濟學;評析;我國宏觀經濟政策。

    對宏觀經濟進行分析,在人類的歷史上由來已久,但作為一門獨立的經濟學科上升到理論研究,是以一九三六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Keynes)出版《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后為代表才正式形成的。宏觀經濟學是從整體上研究國民經濟的運行及其的。 一、西方宏觀經濟學內容: 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以為,由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形成的對商品的總購買小于整個社會所提供的商品價值時,它會導致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在相反的情況下,則會出現通貨膨脹。因此,政府要采取一定的經濟政策來減少失業,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從需求理論上講宏觀經濟政策包括兩個方面的政策即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是政府變動支出和稅收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進。在經濟蕭條時采用膨脹性的財政政策,即政府采用減稅、擴大政府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增加投資等措施;而在經濟高漲、通貨膨脹率上升太高時,政府會采取增稅、減少政府支出等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以控制物價上漲。 貨幣政策是中心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在經濟蕭條時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利息率、刺激投資,進而刺激消費,使生產和就業增加;反之在經濟過熱通貨膨脹過高時,采取緊縮貨幣供給量以進步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使生產和就業減少些或增長慢一些。前者是膨脹性的貨幣政策,后者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擴第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能產生增加國民收進的效果,而影響的效果不同,下表是擴張性政策對利率、消費、投資,GNP(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政策種類 對利率

    的影響 對消費

    的影響 對投資

    的影響 對GNP

    的影響 財政政策

    (減所得稅) 上升 增加 減少

    增加 財政政策 (增加政府 開 支) 上升 增加 減少 增加

    財政政策 (增加投資) 上升 增加 增加 增加

    貨幣政策 (擴大貨幣 供 給 ) 降低 增加 增加 增加

    二、我國現行的宏觀經濟政策及其含義 由于我國出口受阻、物價下降、內需萎縮,經濟運行處于低谷,失業下崗職員繼續增加,所以我國在一九九九年仍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當增加貨幣供給量"。 所謂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使財政政策在啟動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中發揮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一九九八年我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對啟動經濟增長,調整投資結構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我國加大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增發國債從而增加財政支出來實觀的。 "穩健的貨幣政策,適當增加貨幣供給量"。主要是為了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我國兩年連續6次降低銀行存款利率,現在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息率已低于美元的存款利息率。由于東南亞發生的危機對我國出口增加造成巨大壓力,國內消費需求不旺,啟動政府投資需求,對拉動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沒有采用減稅的辦法,本文后面會進行討論。 三、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及是否會引發通貨膨脹 我國政府決定今年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作用有以下4點:①能增加社會需求;②能帶來工資和利潤的增加;③能刺激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④能拉動相關產業,間接增加社會需求。根據西方宏觀經濟學中財政政策乘數效應,間接增加的總需求往往數倍于財政支出本身的擴張。擴張的財政政策,會產生一定的財政赤字,下表是我國98年及99年的財政預決算情況: 財政收進 財政支出 財政赤字 98年(決算) 9853億元 10771億元 918億元 98年(預算) 9679億元 10142億元 960億元 99年(預算) 10809億元 12312億元 1503億元 從目前的經濟和財政情況看,財政赤字是控制在國民經濟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的,1999年財政赤字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低于國際公認的3%的警戒線,99年的財政赤字占當年財政總支出的12.2%,低于國際公認的15%的警戒線,從上表可以看出1999年的財政預算赤字比1998年擴大43億元,在實際執行中有可能還會加大,對于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來說,不會造成新的通貨膨脹,由于現在的增長率還是一個負增長的態勢,全國產成品存貨很大,所以和財政赤字相比,不會造成通貨膨脹。采用這一措施是可行的,增加的支出主要是用于基礎產業的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因此這一短期的財政擴張措施并不影響我國長期財政政策和目標的實現。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應留意處理好的兩個關系: 1、謹慎處理好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財政收支平衡的關系。筆者以為現在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能作為短期措施,其赤字不能有太大增加。而各級地方財政除了治理好中心轉借給地方政策的5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外;應堅持"量進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不得編制赤字財政預算,更不得向銀行、單位借款周轉、虛收稅款、挪用專款、欠撥支出等,搞"假平衡、真赤字"這是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保障。 2、妥善處理好擴至公共財政支出與修養財源的關系。隨著國家職能的擴增,政府從事的各項活動不斷增加,所需的經費開支也相應上升。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加,人民日益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將增多的國民收進用于社會的公益事業,改善人民活。特別是市場失靈的情況下,由政府來提供財力保障。在著力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時,把加強基礎投施建設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結合,立足更大范圍和更多層次上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把增加財政投進與改進投進方式相結合,立足于引導社會資金擴大投資需求。 四、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我國不宜減稅 按照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當經濟處于不景氣狀態時,除了增加政府開支以外,還可以通過減稅政策刺激社會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加供給,從而使國民收進以稅收乘數增加。但我國在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時卻不宜采用減稅的政策,理由有以下5點。 1、減稅和增支固然具有同向擴張效應,但在實際運用中左右開弓的并未幾見。除非經濟面臨崩潰境地,出現極度恐慌,一般都不會二者并重。由于兩種政策并使要受到政府預算、債務及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制約。美國在30年代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政府為迅速擺脫危機采取的是政府支出擴張的政策,而沒有采取減稅政策。60年代肯尼迪傾向于減稅,而沒有采取政府支出擴張政策。所以我國已傾向于支出擴張,不宜再實行減稅。 2、我國稅制結構決定了當前不宜減稅。根據減稅效應理論,減少直接稅的擴張效應大于間接稅的擴張效應。"直接稅"主要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主要特點是累進征稅,稅負難以轉嫁;"間接稅"主要是流轉稅以增值稅、消費稅為代表,實行比例稅率,稅負輕易轉嫁。削減直接稅的結果將使公司和個人擁有更多的稅后利潤,使低收進者可支配收進進步,有利于刺激投資和刺激消費,向市場提供利好信號,又由于低收進者的邊際消費傾向較高,有助于整個社會邊際消費傾向的進步,使經濟擴張。而減少間接稅,首先使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相對下降,個人收進會降低,有刺激企業增加生產的作用對刺激消費的作用不大。所以當直接稅在稅制結構中的比重大時,降稅效果較為明顯。下表為部分國家1997年直接稅占全部稅收的比重。 ━━━━━━━━━━━━━━━━ 比重 直接稅比重 () 國家 ━━━━━━━━━━━━━━━━ 美國 55.40 加拿大 80.70 日本 65.50 中國 16.20 ━━━━━━━━━━━━━━━━

    從表中可以看出1997年我國直接稅占全部稅收的比重僅為16.2,其中:所得稅占13,個人所得稅占3.2,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占全部稅收的比重為65.4。所以在我國減直接稅效應較弱,而減間接稅又會使物價下降,在我國現在物價是負增長,長期物價不增將不利于增長。所以稅制結構制約我國不宜減稅。 3、我國稅收環境狀況不宜實施減稅的措施。我國多年實行計劃經濟,對稅收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稅收的剛性不強。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以后,重視了稅收的作用,但稅收執法環境尚未形成,全的納稅意識不強,偷、逃、騙、欠稅現象相當嚴重,對稅的執法力度不夠。在此種環境狀況下減稅,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4、我國財政收進主要依靠稅收,減稅后無法支撐財政。家財政收進應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20-30%,發達國家30-50%,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財政收進占GDP的比得一路下滑詳見下表: 我國財政收進占GDP的比重 年 份 財政收進(億元) GDP(億元) 財政收進占GDP比重% 1990 2937.10 18547.90 15.80 1991 3149.48 21617.80 14.60 1992 3843.37 26638.10 13.10 1993 4348.95 34634.40 12.60 1994 5218.10 46622.30 11.20 1995 6242.20 58260.50 10.70 1996 7366.61 67800.20 10.90 1997 865.57 7457 11.60 1998 9853 79459.67 12.40

    自90年代以來我國財政收進的90%以上依靠稅收,1997年這一比重達到95%。假如現在采取降稅,會產生三個方面的。一是降稅必然會降低財政占GDP的比重,就會增大赤字規模和中心政府的財務負擔;二是國家財力有限,降***度過大必然會沖擊正常的財政支出;三是運用財政支出拉動經濟,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明顯,過多的減稅不利于財政支出政策作用的有效發揮。 5、我國稅負不高,不好再往低處減。我國全部稅收占GDP比重僅11%左右,發達國家50%以上,發展中國家30%左右。如發展中國家一般所得稅稅負中企業所得稅率70%,個人所得稅率48%,而我國名義企業所得稅率33%,實際上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率不到15%,內資不到30%,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為45%,與世界均勻水平相當,但假如考慮稅收流失,實際稅負很低,所以無論從我國所得稅名義稅率還是實際稅率,都不宜再降稅率。我國企業往年超過一半是虧損,對這些無利潤的企業來講,降低所得稅稅率更加毫無意義。 五、我國國債及應留意的風險 彌補財政赤字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政府借債;另一種是銀行透支。用銀行透支的方式彌補赤字,會造成貨幣貶值和引出通貨膨脹,是不可取的。解決赤字的方式主要通過借債的方式解決。我國1994年頒布《預算法》,禁止財政赤字向銀行透支。國債太多當然不是什么好事,我國的國債現在是多還是少呢?下面進行。 1、赤字財政是凱恩斯經濟一個最主要的財政政策。彌補財政赤字主要靠發行國債。國債并不是任何人購買都有助于"醫治"蕭條,只有貿易銀行的錢放不出往時、只有居民和企業手頭有閑置資金而又不打算存進銀行或購買商品時,才有助于擴大總需求。 2、國債的適度。國際上公認累計國債余額占當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60%為警戒線。從財政支出上看,國際通常以為當年國債發行,不能超過當年財政支出的3%。 3、從居民的購債能力來分析國債。到1998年末,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3407億元,國債余額7771億元,兩者之比為6.9∶1。現在居民投資領域和渠道比較狹窄。從九九年年初國債發行的情況看,今年國債發行是供不應求。所以國債對居民的購債能力來說是少了。 4、從國債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進行分析。我國1998年底國債總額占GDP的比重為9.5%,大大低于國際公認60%警戒線。從這個意義上分析國債少了。 5、從財政收支進行分析。國際上以為當年國債發行占財政收進的比重在10%為宜,而我國98年國債發行3891億元,98年實現財政收進9853億元,比重為39.49%;國際上公認確當年國債發行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30%,而我國1998年的比例為36%(98年財政支出10771億元)。從國債占財政收支的比重來看,國債發行是多了。 6、債務增加,留意風險。自1981年以來,我國發行國債9000多億元,98年底國債余額7771億元。1999年將發行國債3415億元,比98年少發行476億元。盡管目前國債余額占GDP的比例和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都處于較安全的范圍之內。但中心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已高達50%以上。償債率很高,給中心財政造成了巨大壓力,財政風險加大。所以在國債發行規模上我們既要適時適度,又要慎重行事。否則中心財政風險愈來愈大。 六、實施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要留意的題目 從長期來看,實施積極財政貨幣政策要留意以下五個方面的題目: 1、要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及時、靈活地調整存貸款利率。應該看到,近年來我國實行的一系列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財政貨幣政策,力度很大,輕易引發經濟過熱。國家宏觀經濟部分尤其中心銀行要密切關注經濟景氣指標,及時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及時靈活調整存貸款利率,保證貨幣供給的穩定、有效,進步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出現經濟出現通貸膨脹和經濟"滯賬"的危險。 2、嚴密監控經濟運行,防范不可預見債務對財政的沖擊。 我國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盡管均在國際安全線以內,但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還存在著大量的隱性債務負擔和隱性財政赤字。如國有銀行的呆賬、國有企業的潛虧、糧食企業的掛帳、各級政府欠發的工資、失業養老金支付的缺口等,這些都構成巨大的潛伏債務負擔,宏觀經濟治理部分必須嚴密監控宏觀經濟的運行,把握不可預見債務的變化情況,切實防范不可預見債務對財政的沖擊,進步財政抵御風險的能力。 3、從長遠決策,我國不能靠運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大量舉債搞建設。我國財政目前很困難,大規模舉債和擴大政府開支,實施反周期調節,是財政為支持經濟發展作出的必要貢獻,筆者以為它只能是在特殊情況下實施的一項短期政策。在風險加劇和堅定推行國有銀行改革的情況下,為切實進步經濟效益和投資效益,必須發揮市場在拉動投資和消費中的作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堅持適度從緊的財政貨幣政策,防止爆發債務危機、金融危機、財政危機和經濟危機。 4、嚴格限制國債資金的使用方向。 除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進外,還應將政府投資與產業政策相結合、收進政策和地區發展政策相結合,如將部分財政債務資金投向刺激居民消費,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扶貧力度,增加公務員工資等,使國債起到杜桿作用或催化劑作用,通過財政的投進發揮"財政支出乘數"效應,將54000億元的居民儲蓄調動起來,推動經濟適度穩步增長。 5、實行積極地財政政策,較大幅度地增加財政支出,一定防止浪費,在重點投資中,盡不能花錢大手大腳,應以對人民高度的責任感,把資金用好,所有財政支出,一定精打細算,厲行節約,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的效益。

    參 考 文 獻

    1、財政部綜合司:中心財政和債務情況。 2、韓秀云,宏觀,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 .3 3、Samue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14th Ed.Mc Hill Inc, New York,1992 4、***《關于1998年中心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1999年中 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科研院所轉制中應研究的財務會計題目】相關文章:

    科研院所轉制中應研究的財務會計問題03-19

    存貨審計中應關注的幾個題目03-24

    勞動法中若干法律題目研究12-09

    采油企業預算治理中存在的題目及對策研究03-22

    關于民事執行理論研究中的若干題目01-12

    MRPII實施過程中若干題目的研究02-26

    債轉股審計應關注的幾個題目03-24

    證券跨國發行與交易中的法律適用題目研究03-24

    國際保理業務中債權轉讓法律題目研究1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欧美精品91欧美日韩操|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欧美|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777被窝午夜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12p|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精品调教CHINESEGAY|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