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案導學對地理教育的實用性
“反思使人進步,師生在課后都需要反思,學生可以提出疑問,可以反思自己的聽課效果,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等。教師可以反思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等,組織教學方面又用了何種方法,等等。”[2]在反思的過程中可以揚長避短,更好的總結經驗為日后教學所用。
學案導學對地理教學的積極作用
導學案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成為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載體。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高效完成。與傳統的教案相比,教案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只有教師本人能夠看見,最多在上課前給學生說說而已,印象肯定不夠深刻。而在導學案上學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課時的學習目標、重難點,一目了然,在學習時隨時可以回顧目標,學習的指向性更加明晰,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以往的課堂總是滿堂灌,教師不了解學生對于本節課的掌握情況,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任何針對性。自從實施了導學案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有針對、有層次地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并達到學習目標,課堂上更多的是讓學生去展示,教師只起到點撥的作用。學案導學重在“導”字,教師把“教”的重點放在興趣的激發、學生學法指導、思維的培養上,啟發、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分析問題,開拓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等。從此課堂不再是實施滿堂灌的一言堂,而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交流、教學相長、教學合一的課堂,也將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進行《工業的區位因素》的教學時,我翻閱學生的導學案,發現很多同學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問題。同學甲提出:什么是盛行風?同學乙提出: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如何布局?同學丙提出:工業區為因素除了有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嗎?這些同學能在自學的過程中,提煉出自己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帶進課堂當中,能大大提高課堂上的聽課質量。而我在教學中,也適當地調整教學策略,有意識地對這些問題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通過探索,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不僅學得好,而且學得快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創造性。“導學案”的使用,給了學生充分發揮的余地,“給他們一個舞臺,我們將收獲更多的精彩!”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宰。自從開展導學案學習以來,學生的課堂學習氣氛大為改觀,尤其是學案的使用,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了可能,使絕大部分學生變被動聽講為主動自學。學習過程中,“導學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老師”變“導師”,“學生”變“主人”由傳統的“教師——學生”的單向交流模式變成“師——生”、“生——師”、“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不同的見解,為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允許學生異想天開,無論什么問題,都不是把現成的答案捧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這種學習模式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秀生從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進行《地球的結構》的教學時,我設計的其中一個預習任務就是讓學生回家拿一個半熟的雞蛋觀察它的圈層結構進而類比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幫助其理解。這樣既節省課內重新找的時間,也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因此有了導學案的這個設計,學生的預習才從真正意義上落到了實處。學案涉及面廣,課時容量大,教學效率高,課堂氣氛活躍。以前老師上課拿的是教案,整堂課學生跟著老師走,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效率低下。實施學案導學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課堂上小組成員積極參與組內交流合作,小組間競爭意識強,從學生一開始討論的躍躍欲試到爭搶著回答問題,真正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老師適時適當地點撥,且點撥到位,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由于學生隨時會提出新的問題,老師可能課前難以預料,相對來說對老師知識方面的要求更高了,該模式對老師來說是個新的挑戰。同時老師還要調控好課堂,該討論時要讓學生動起來,學生上黑板后,要讓其他學生迅速靜下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互動,這對老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又是一個新的挑戰,教師只有做到動靜結合,收放自如才能真正駕御課堂。同時針對“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認識,極大的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目前學案導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思考
學案設計還有待改進,內容設置要有針對性。學生本身學習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導學案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體現學生的差異,不利于中等偏下的學生掌握課堂的內容,有很多學生也沒有參與到課堂中來,這也是一個小的欠缺。所以在設計學案時應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讓優秀學生從中感到挑戰,讓普通生受到鼓勵,讓學困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預習的真實性與實效性。通過前一段時間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觀察和批改導學案中卻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學生應付學案。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動腦習慣或者根本不去思考,只是一味地照抄同桌的答案,或者只是一味地亂填答案,使自學流于形式。照搬照抄答案嚴重。解答問題時,需要相關的參考資料和工具書,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問題是有的學生在不分析不理解的情況下,把所謂的答案照抄下來,只知其然,不知道所以然。“導學案”的知識不讀不記嚴重。“導學案”的“教學重點”“課堂反饋”、“知識拓展”等在學生自學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自學的臺階,又是形成知識條塊的鏈條,它凝聚著老師的心血。但遺憾的是,學生卻很少重視它,只是在課堂上草草看幾眼,匆匆讀幾遍,有很多學生連看都不看,這就與我們老師的規范和要求有直接關系。到底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前行中不斷反思,同組教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課堂環節多,不利于自主發揮。課堂環節多,不利于自主發揮。尤其是有些課型根本不需要導學案,有了導學案反而是課堂的累贅。用導學案進行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卻限制了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教師極具個性的激情講解在傳統教學中是最吸引學生的地方,而使用導學案后,由于過分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種講解是難得一見了,課堂雖不缺乏熱鬧卻總讓人感覺缺少一種激情,一種是學生畢生都難以忘記的激情。特別是千篇一律的導學案扼殺了老師的個性,使得一些“天才型”的教師受制于導學案的框框,教師個人的自主性、獨創性及個人的教學風格會大打折扣。針對以上種種問題,有待于在以后的地理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加以改進和提高,使導學案更貼近學生實際,大面積的提高地理教學成績。
【學案導學對地理教育的性】相關文章:
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利弊分析03-29
高中化學學案導學研究論文11-14
學案導學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15
淺談初三數學“導學案”的編制與應用03-29
談地理圖像投影導學法03-04
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4-22
質性研究方法在教育學中的應用02-28
臨床醫學解剖學教育的重要性05-06
研究性學習在地理教學11-17
探究公共教育學課堂教學的低效性原因論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