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現代企業對職業教育的期盼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們職業教育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對具體的狀況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呼吁人們重視職業教育工作,對于將來通過職業教育走向社會的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分析了企業對于未來員工的需求,就如何培養所需人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業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主要是面向職業的教育,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壓力下,職業教育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重要。但是中國固有傳統教學備受尊崇的傳統,對于職業教育,仿佛提起來就不如傳統教育如本科、普高、碩士等有吸引力,比人矮一截,社會上對于職業教育有偏見。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在當前經濟普遍不景氣,企業也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作為企業,最大的希望是培養出一批具有良好職業素質,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但是,企業更需要的是具有職業道德的職業人員。現在的企業用人有些所謂的黃金法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這與人們常說的,做事先做人是同樣的一個道理,這里充分說明了,職業品德及素養的重要性。所以對于我們職業教育者來說,要讓學生懂得,在當今的社會,要想獲得認可,首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好一個人,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分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處理好人際關系,理清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顧全大局。在以后走上社會時,能夠直面社會上的種種誘惑,不受其他競爭企業或對手的誘惑,能夠保持對于企業的忠誠。與企業共同發展和進步,使學生能在職業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一、素質教育,既是在未來社會工作中企業對于員工的要求,也是學生進行人生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學生的素質?當然主要依靠的是教育,在學校當中,進行的就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一種規范化的教育,是標準化的教育,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是具有強烈目標性的教育,這種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素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今世界,以人才素質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漸激烈,對于全民的素質提高成為當前最緊要的任務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職業教育作為大多數年輕工作者工作前的最后一課,更顯得尤為重要和謹慎。
(二)針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首先應該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學生正處于心理不成熟的階段,容易感情用事,比較急躁和毛躁地處理事情。因此在以后的職業教育過程中,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可以定期安排專業人士開辦講座,培養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素質教育受后天因素的影響較大,尤其是人的毅力主要來源于后天的培養,人的動力,主要來源于自我的追求。年輕人正處在可塑性很強的學生時代,正是這一點為素質教育提供了依據和可能。人的素質受環境的影響,這里的環境概括起來不外乎包括社會地位、階級屬性、時代背景等方面。從工業經濟時代到現在的全球化一體經濟時代,競爭越來越大,對于個體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們所身處的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國家要在全球性的經濟浪潮中站穩自己的腳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資金和技術,因為資金可以積累,技術可以發明和創造,但是人口素質無法引進,必須靠我們自己慢慢提高。所以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只有擺正自己的良好心態,才能在素質教育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全方位地發展,以提高自己的素質來適應時代的需要。其次要注意身體素質的培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制度,擁有良好的紀律性,正常的體育愛好和良好健康的體質,這不但是適應和改造環境的需要,也是人適應其他組織形成和發展的生理基礎。現代社會隨著最新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技術和新機器的應用大大減少了人們的體力勞動,但是無論生活還是學習工作,強健的體魄是必需和優先重要的基礎之一。而且,擁有良好的體魄才能全面地發展,也是人類獲得幸福的必要基礎。對于青年學生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學生時代也是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的時代。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注意智育的發展,同時也不能忽視體育的發展,要糾正教學當中單純注重對于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忽視體質的培養,要使學生的身體素質真正得到發展。最后就是要對道德教育進行重點培養和督促。普遍來講,現代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進行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進行道德教育,德育就是要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培養青少年具有遠大的抱負,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通過人的行為規范教育來提高自我的健康人格。學校中的校園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也是學生培養良好道德的土壤和外在環境。職業教育構建了當代中國國民經濟發展龐大的教育系統。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需要學有專長,訓練有素,作為各行各業最基本的力量,職業教育是專門為培養此類學生而成立的專業教育機構。職業教育的對象比較復雜,包括學生,社會青年,等等,要把這些人培養成有用的人才,除了教授必要的文化基礎和專業技能,更要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青年學生由于生活視野狹隘、人生經歷蒼白、道德價值觀不十分穩固等因素,在面對多元文化價值觀的沖突碰撞時,部分學生價值取向的天平就會搖擺,而他們的內心世界往往就會出現道德的困惑與混亂。再面對處于轉型期的企業經營當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暫時經濟困難,縮減福利,縮減員工,等等,就會使他們聯想到自己的未來,不禁茫然若失。不能夠堅定自己的信仰對企業缺乏信心。面對充斥利己主義、功利主義、物質攀比的世界,金錢至上、物質至上、享受至上的實用主義浪潮,他們不得不去思考,金錢與真理哪個更正確,孰輕孰重,而由于經驗的匱乏,他們往往分不清楚二者之間的關聯與矛盾。我們可以看到,當今社會有許多非主流或者是不勞而獲的人,通過欺騙和欺詐來實現自己的經濟目的,而且有些人看起來生活得還很好,他們通過自己的所謂聰明頭腦,不勞而獲,但是其本質注定了,它只是經濟發展中的沉渣,注定將在經濟大潮涌動中被淘汰。要加強教育,社會改革的全面成功才能為我們國家重建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加大加強教師隊伍的道德建設,師德是高素質教師的核心,只有不斷加強道德建設,教師才能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素質高的人才。教育工作做得再好,也需要學生的自我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完善和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注重加強提高學生的實用技能
(一)在職業教育中培養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指工作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具有相對專業的知識和文化及技術,能夠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處理出現的基本問題,并在實際工作中快速處理,是企業所需基本人才,要想成為企業所需要的高級技能型人才,要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所有的技術都要通過不斷的訓練和大量的實踐工作來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夠成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要針對特定的崗位掌握特定的技能,技能型人才是和工作崗位相聯系的,這就是所謂的專業技能,也就是職業教育工作當中的專業分配以及各種系別。在具備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具有職業遷徙能力,技能型人才不僅需要具有工作技能,更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沉淀、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所說的智力,因此在工作單位的大量實際工作中所積累的工作經驗,也適用于以后不同的工作崗位。所以,一般不會導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在無路當中找到出路。
(二)在職業教育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根植于生產一線的具有創新思維的高技能人才,是技術創新與科學成果產業化的關鍵人才。在制造業發達地區,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培訓大批高技能人才是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企業高速發展,建立制造業強國的關鍵因素。進入2017年以來,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要,促進了制造業向綠色制造發展,科技發展確定了以后的制造是基于科學的制造,是經驗型單一追求生產效率向可預測型未來行業發展的高科技含量產品的開發與生產,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完美融合。由于自動化和流水線的出現,對一線工人的技能要求相對下降,但對于產品的創新和理解能力要求增加,因而需要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不能夠只具有簡單的工作積累經驗,要能正確轉化,具備全面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生產技術的多種技能。由企業發展的被動者向主動者轉變,提高自己的綜合技術和創新能力,需要有高超的崗位技能和專業技術,同時還要具有腦力、心智技能的較強理解。能夠通過自己對于專業的理解和實際工作當中的發現,為企業提供實際可行的方案和方法,提升產品或服務標準,提高核心競爭力,既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也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擁有良好的素質,過硬的技術,來到企業就能夠勝任一般的技術工作,以優秀的內在素質為核心,以技術為手段,更好地為企業創造價值。我們希望通過職業教育工作者對于職業教育的深刻認識,讓人們普遍認可職業教育,成為民族富強不可缺少的途徑,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深入研究企業對于未來工作人員的需求,來確定未來的培養方向,以幫助企業獲得優秀稱職的專業人員,為學生的未來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晉銀峰.論成人教育的職業化[J].成人教育,2005(1):19-20.
[2]左家奇.職業教育要為先進制造業培養技能型創新人才[J].教育探索,2010(7):146-147.
[3]陳卉.大學教師如何履行育人職責的幾點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2010(6):14-15.
[4]楊艷.淺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11(6):20-21.
[5]田蕾.當前大學生誠信狀況及問題研究[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1(4):31-33.
【談現代企業對職業教育的期盼論文】相關文章:
談現代港口企業文化建設03-18
建筑論文-談優化企業現場管理11-15
職業教育論文11-17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07-20
現代企業車間管理論文05-17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0-19
談現代裝飾繪畫03-26
談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運用12-04
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融合03-18
現代企業管理團隊建設思考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