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對我國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的若干思考

    時間:2024-07-13 21:28:50 經濟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我國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的若干思考

       摘 要  在可持續理念的指導下,環境的核算范圍應該包括地理條件、資源、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這三者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進步和發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環境經濟核算的主體。
      關鍵詞 環境核算 經濟價值量 核算

    1 引言
      環境經濟核算已成為國際上的焦點,其基本思想是將環境因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測算出經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稱為國內生態產出或綠色產出(簡稱EDP),以彌補傳統GDP指標的不足。
      在經濟活動中,由于發展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處理得不好,已經出現了各種嚴重的生態,空氣污染、水質污染、森林消失、土壤沙化、資源枯竭等等,這些問題既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又嚴重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口、資源、環境、社會和經濟等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相適應,環境保護是發展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與資源和環境保護是相互聯系的,并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程度是區分傳統的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分水嶺。在傳統國民經濟核算中,經濟過程和環境系統是完全分離的,因此,它不能反映環境對經濟過程的貢獻,從而也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為了適應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統計核算的新要求,聯合國統計局和世界銀行在其聯合發表的題為《環境管理與經濟發展》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了傳統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未能包括環境資源因素的重大缺陷,并從1987年起聯合開展了《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研究》。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主體文件中明確規定,為了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會員國的主要目標為擴大現有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環境和社會因素納入該體系,至少所有會員國的核算體系應包括附屬自然資源核算制度”。
      挪威和芬蘭是歐洲開展自然資源核算研究較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同領域中處于領先行列。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學者還開始利用實際的統計資料開展實證。本文擬對我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的子系統———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進行研究。
    2 國外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基本思路
      聯合國統計局向世界各國公布的《社會和人口統計體系》(SSDS)曾對環境經濟核算的范圍作了推薦性界定:凡是影響人類活動的地理空間、地貌、土壤、動植物、礦物等都是環境經濟核算的范圍。按照其要求,環境經濟核算范圍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地理條件、自然資源、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這三者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影響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它們是環境經濟核算的主體。
    2.1 地理條件核算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條件,主要指某一地域內的地理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和氣候等方面的自然物質要素。在統計核算中具體指與社會人口生活息息相關的地貌、氣溫和干濕度。這些自然要素影響人類的活動,制約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能夠從一側面反映某個行政區域或一個國家人口的生存環境。從這三個方面設計指標構造核算表進行地理條件的核算。
    2.2 自然資源核算
      自然資源是指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將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它包括土地資源、地下資源、生物資源和水資源。自然資源用以下指標核算:自然資源儲量變化串、自然資源結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及消費量、礦產資源回采串、自然資源破壞成退化程度、資源進出口量。
    2.3 環境資源、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核算
      環境資源可分為大氣環境和生態環境,其中,生態環境包括土地生態環境、森林生態環境和水生態環境等。環境污染,指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所排放的廢棄物質超過環境的容量和自凈能力,致使環境質量惡化、生態系統失調的一種活動。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治理污染、改造生存環境、維持環境自凈能力的活動。
      環境指標核算包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及變化量,人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廢氣排故總量及變化串,廢氣處理串、工業污水排故量及變化串、森林覆蓋串、人均森林面積、水土流失面積及變化串,沙漠化土地面積及變化串、草原退化面積及變化串、自然保護區面積、野生動植物物種數量及變化率、受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量、森林覆蓋率增長率、格林綜合污染指數、“三廢”綜合利用量、城市噪音水平、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環保投資占GDP比重、抗災串、人均資源數員以及支撐的潛力、環境承載能力。
      上述三個方面構成了環境經濟的實物量核算。雖然實物量核算是環境經濟核算的基礎,但僅僅依靠實物量核算提供的數據,還不能全面地描述環境資源與經濟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是因為,不同的計量單位使各種實物數據無法綜合,而且也缺乏可比性。要想得出綜合并具備可比性的核算結果,必須同時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進行價值量核算。
      由于環境資源的使用大多屬于非貨幣交易,在難以通過市場行為確定其價格的情況下,對資源增減、環境變化的估價只能采用虛擬方法。現從上提出了三種虛擬估價方法:
      (1)市場價格法。它以經濟活動對環境資源的利用量和相應的市場價格來環境資源的經濟使用價值。從理論上講,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核算最適合國民經濟核算,但現實中的環境資源利用遠未市場化,這就為市場價格法的運用帶來了因難。一般認為,市場價格法比較適合于環境貨物(如開采的地下資源)數量利用的情況。
      (2)住戶意愿法。它就是以人們為了自己將來的健康和福利,利用和改善資源環境而愿意承擔的費用作為環境數量減少和質量下降的損失價值。由于該受主客觀因素,隨意性大,在的環境核算中,一般和市場價格法合起來。
      (3)維護成本法。環境經濟成本概念的提出,其基礎是環境的資源觀和價值觀。環境作為一種資源,是因為環境系統的各個要素及其組合方式是人類進步得以實現的基礎,離開這一資源基礎,人類將不復存在。
      (4)按照資源環境恢復到耗減和降級前的水平所需的費用來其價值。與市場價格法相比,維護成本法在理論上更加體現持續發展的思想,因為維持資源環境的數量和質量水平不變,也就是保證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用公式表示為:
       EC=(D-S)×I,
       其中:EC為環境成本,D為環境資源需求量,S為環境資源供應量,I為環境成本系數。
       環境成本表現為人類活動對周圍環境質量和受納體的不利影響所造成的全部損失,包括對活動地造成的損失和對活動地以外的其他區域造成的損失。從量的角度看,環境成本應等于受納體損失的總和。因此,國際上一些專家比較看重維護成本法。
      總之,國外價值量核算方法注重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的計算,主要考慮耗減。同資源實物量核算區戶相比,現在,價值量核算方法增加了對“外部”環境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它在以下兩方面擴展并完善了SNA體系:產品生產和最終需求對自然資源的使用;由于污染等因素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3 對我國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的思考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持續發展,必須盡快實行環境核算,以此強化人們的環境與資源意識。但是,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還不完善,環境統計資料也殘缺不全,要建立我國的經濟與資源環境綜合核算體系還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結合對目前我國環境經濟核算現狀的,目前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應該考慮以下兩個方面才會更為可行:
      (1)經濟信息與環境信息并重。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基于對環境因素的考慮,在核算上會產生兩個顯著的變化:一是計算增加值時,將考慮生產經營過程對自然資源的使用等因素,并把它們視同中間投入予以剔除;二是在認同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入地分析和考量經濟活動對環境資源的使用效率。這就需要在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時要將經濟信息與環境信息并重來考慮。
      (2)宏觀核算與微觀核算相協調。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的視野不能僅局限于單個,也不能單單從社會經濟的整體角度考慮問題。在企業環境核算內容與方法的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宏觀思維,以保障企業間環境核算信息的統一性、可比性和系統性,同時要根據單個企業的特質區分對待,這樣就會使得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考慮的層次更為全面。

      
    1 朱啟貴. 環境核算[J]. 生態經濟, 1996(2)
    2 薛偉.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經濟綜合核算[J].統計研究,1996(6)
    3 高敏雪. 適應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建立綜合環境[J].生態經濟,1997(1)
    4 高敏雪,谷泓.對環境經濟核算的總體認識[J].統計研究,1998(3)
    5 林娜. 建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的若干思考[J]. 福建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
    6 高敏雪,王彥.環境經濟核算再認識[J].統計研究,2000(4)
    7 劉紅艷. 環境經濟核算初探[J]. 江蘇統計,2000(8)
    8 陳杏根. 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經濟一體化核算[J].山東經濟,2001(5)
    9 常寧. 對微觀環境經濟核算的思考[J].統計,2004(4)
    10 彭念一,李麗. 環境經濟核算探析[J].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11 李金華. 對人類生存環境核算方法的研究[J].財經研究,1997(7)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

    【對我國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的若干思考】相關文章:

    對我國成本核算模式的思考03-22

    我國現行擔保制度若干題目的思考03-24

    完善我國所得稅會計核算若干問題的思考03-23

    對我國責任保險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03-22

    對我國資本結構理論與實踐若干問題的思考03-20

    對我國資本結構理論與實踐若干題目的思考03-21

    對我國企業債券發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03-07

    完善我國非壽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體系的若干思考03-21

    關于“生態建筑”的若干思考03-07

    對知識經濟的若干思考03-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 精品999在线|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www|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97精品国产手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性精品| 久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