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濟全球化我國服務貿易業的發展與思考
[論文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 服務貿易業 發展趨勢 對策建議[論文摘要]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服務貿易業也得到飛速發展,并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貿易已是影響、推動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過對我國貿易的現狀、發展趨勢進行細致分析,提出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機遇與對策建議。
服務貿易是將一個國家所具有的服務品生產能力轉變為可貿易的“無形商品”或“無形資產”,轉變為貿易的價值形態,以獲得增值價值的貿易形式,是占用較少資源實現更多財富的貿易途徑。當前,世界經濟正在向服務型經濟轉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可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從而推動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邁進步伐。
一、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伴隨著三十年改革開放,我國的服務貿易保持了迅速發展勢頭,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事實上,我國的自然資源和初級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以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為主,并且長期以來在國際旅游業、海洋運輸和建筑業等產業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但同時在咨詢服務、金融保險和專利技術等知識密集型的服務領域內卻還處于競爭的劣勢,發展稍顯不足。因此,我國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貿易大國,但從種種方面看,還不能被稱為服務貿易強國,其具體體現如下:
1.服務貿易規模偏小
據WTO統計,2007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占全球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3.4%,雖比2005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進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比重極不相稱。
2.服務貿易差額擴大
在我國服務貿易數量迅速增長的同時,服務貿易的逆差也成逐年擴大的趨勢。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運輸、保險、專利特許、咨詢和電影音像等服務項目中。一直以來,運輸業都是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服務貿易領域開放的擴大,以及保護知識產權力度的加大,我國保險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業項下的貿易逆差也呈逐年擴大趨勢,逆差的長期存在和擴大將嚴重影響到我國服務貿易未來的發展。
3.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競爭力較低
一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結構都是以勞動和資源稟賦密集型服務貿易為主。雖然近年來新興服務貿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服務貿易格局仍然呈現出低水平發展的態勢。以2004年的貿易結構為例:旅游、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的比重分別為33.35%、27.2%、18.15%,而保險、金融、計算機與信息服務、技術專利使用和特許費用等新興服務貿易產業比重分別為4.83%、0.17%、2.14%、3.54%。這種貿易格局與歐美發達國家正好相反,表明我國處于服務貿易國際分工中附加值較低的環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較低的現狀。
4.管理體制與法制建設不夠完善
管理體制不完善,我國對服務業的管理不夠統一;法制建設比較滯后,雖然我國先后頒布了《海商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等一批涉及服務貿易領域的重要法律法規,但卻未能形成完整的服務貿易立法體系,已有的法律法規和內部文件立法層次較低且缺乏協調性,與GATS的接軌也尚未實現;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還不夠,雖然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交通、電訊、文教、能源等基礎設施都有了較大的改觀,但總的來看仍與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二、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
1.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迅猛,增長速度高于貨物貿易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展.世界經濟復蘇增長,企業和個人對服務的需求更加強烈,服務的國際間流動逐步興起,使得服務貿易成為新的貿易增長點。1980年~2006年,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從3650億美元增至27559億美元,26年間增長了6.6倍,占世界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從七分之一上升到近五分之一。但與服務業的GDP占比相比,2006年,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仍較小,表明全球服務貿易還不夠發達,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還處于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的初始階段。同時也說明,服務貿易還是一片未充分開發的“處女地”,并注定成為各國競相圈地的焦點地帶。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
【經濟全球化我國服務貿易業的發展與思考】相關文章:
加快我國個人征信業發展的思考11-08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對策研究03-24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初探12-02
我國餐飲業的服務營銷及發展趨勢03-18
淺談我國餐飲業的服務營銷及發展趨勢12-07
探析我國餐飲業的服務營銷及發展趨勢12-05
進一步發展我國制造業的戰略思考03-24
經濟全球化企業營銷對策思考03-24
淺析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思路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