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
摘 要 就網絡環境對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影響,闡述圖書館在網絡環境中如何開展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及讀者服務等工作。
關鍵詞 網絡環境 圖書館 地方文獻工作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社會,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使人類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的發展如此之迅速,無疑給圖書館帶來了巨大沖擊。我國的各級圖書館都擁有數量不等的文獻資源,地方文獻作為獨具特色的文獻品牌,是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參與競爭的堅強后盾和主力軍,借助網絡環境下信息傳遞的超時空組合能力,地方文獻的影響比以前有了更大的拓展,地方文獻資源的濃厚地方特色使它在網絡環境中如魚得水。因此,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做好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是圖書館建設特色信息資源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贏得自己網絡空間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網絡環境及其對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影響
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是指對地方文獻進行搜集、加工、整理、開發和利用的工作。網絡環境的形成,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對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網絡環境下文獻載體的數字化,加強了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者的信息意識。21世紀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世紀,是大IT時代。信息經濟將成為社會的主要經濟增長點。網絡環境對圖書館人最深刻的影響就是信息意識、數字意識的覺醒。這種意識反映在地方文獻資源的建設上就是館藏資源數字化。在進行地方文獻采集時,不僅采集紙本文獻,而且要采集電子文獻、網絡文獻。文獻載體的數字化,擴大了地方文獻的采集途徑,豐富了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形式。
其次,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網絡化,為圖書館工作者樹立了合作意識,推動了地方文獻數字化的進程。目前我國地方文獻資源的分布存在著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情況。有限的地方文獻資源,分布在地方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方志館和地方信息中心等單位。網絡環境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各單位的特藏文獻獨家占有的問題,促進了特色文獻的上網,加強了各地圖書館的交流和合作,進而克服了各個圖書館孤立、封閉的狀態。網絡環境為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實現搭建了新的平臺。
第三,網絡環境為圖書館工作者提供了創新服務意識。以往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主要有到館服務、信函服務、電話服務等。由于網絡技術的出現,為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提供了新途徑,也使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這促使地方文獻工作者在進行信息咨詢時,學習新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網絡傳輸技術,并大膽采用新手段
二、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
1.網絡環境下地方文獻資源的構成與特點
從物理分布看,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地方文獻信息資源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本館的現實館藏;二是網絡上的信息資源(虛擬館藏),而且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相關文章:
網絡環境中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03-19
網絡環境下地方文獻工作模式的探索-從湖南圖書館“地方文獻長03-18
淺談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的素質03-02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女性館員的素質培養03-21
深圳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實踐談03-18
市級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思考03-19
淺談省級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12-04
地方文獻工作芻議03-18
關于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基本理論的幾點探索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