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公允價值在中國會計實務中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公允價值 對策[論文摘要]本文在論述了公允價值在中國應用的必要性,探討了我國實施公允價值計量所面臨的難點,并提出了相應的完善與對策。 2006年2月15日,我國財政部重新修訂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大量的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將公允價值作為會計計量的基礎之一。
一、公允價值的涵義和實施的必要性
。ㄒ唬┕蕛r值的涵義: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在1995年制定的國際準則第32號中指出,公允價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的金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借鑒了西方會計比較成熟的理論,堅持趨同的理念,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ǘ┕蕛r值實施的必要性。雖然中國市場的發達程度卻遠不及發達的資本主義市場,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仍有必要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 與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相比,公允價值計量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1.有利于保持企業的經營能力,實現資本保全。2.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合理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相關性原則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能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該會計信息與決策有關,有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公允價值反映的是在特定時點和特定經濟。(2)公允價值的引入是會計國際化的必然要求。加入WTO后,我國經濟日益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我國的會計制度與國際規則趨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努力使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是對我國當前發展市場經濟
和融入國際經濟生活這一現實的基本認同,有利于中國參加世界范圍內的競爭。
二、我國運用公允價值計量面臨的難點
(一) 缺乏成熟的市場環境。我國目前市場化程度不高,公平的交易環境尚在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對絕大多數資產和負債而言,很難找到可以觀察到的市場價格。同時缺乏公平價格的形成機構。作為行使中介職能的中介機構尚難以做到真正獨立、客觀、公正,還有一些中介機構缺乏誠信,對一些資產或負債的評估有失公允,資產評估的科學性還存在較大欠缺。
。ǘ┤狈刹僮餍。通常情況下,在確定所計量項目的公允價值時,首選的方法是市價法;如果找不到所計量項目的市場價格,往往采用類似項目法;如果所計量的項目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場價格信息,從而無法運用市價法和類似項目法時,則需采用估價技術法。當某些資產和負債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可供觀察的交易價格時,將未來現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在的現金價值進行現值計量,就成為估計公允價值最重要的技術手段。然而,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時點和折現率等都是不確定的,在操作上難度很大,因而現值計量的復雜性也成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不易推廣和運用的障礙之一。
。ㄈ┓ㄖ撇粔蛲晟坪捅O管不力。我國的新會計準則實施不久,在一些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相關配套的操作規范正在制定之中,尤其是公允價值內部控制規范沒有制定,各種法律、法規對會計舞弊行為沒有統一的定性,且懲處力度遠遠不夠。作為中介機構的會計師事務所不能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為了自身的利益,對一些問題知而不查,查而不糾,縱容了企業的違法行為。由于缺乏外部審計的嚴格監督,影響公允價值的準確獲取和會計信息的真實反映。同時也使公允價值推行收到了阻礙。
(四)會計人員素質需要提高。我國會計人員學歷、素質普遍偏低、應變能力差,而使用公允價值計量,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在公允價值的確定過程中,將未來現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計量,但因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時點和貨幣的時間價值等都是不確定的,會計人員的素質偏低,在計量的操作上往往難度很大,使公允價值計量的優勢難以發揮。同時,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在市場經濟條件,價值觀變化,作假成風,由于公允價值在確認和計量、披露方面主觀性增加,報表編制者的自由裁量權增強,會計信息可靠性的肯定會降低。。
三、在我國實施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的對策
(一)完善公允價值理論,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價值應用框架。我國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和會計理論界在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前提下,盡早推出一個具有操作性的公允價值計量的理論及應用框架。這個指導框架應對公允價值的細節問題予以明確規定和詳盡說明,以便于會計人員進行實務操作。同時將健全的理論在我國全面推廣,才能促進解決運用中出現的難題。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也可以進行創造性的工作。
。ǘ┘涌焓袌鼋洕l展,建立成熟的市場環境。公允價值得以運用的前提條件就是存在活躍市場,所以,要想保證公允價值的有效實施,必須努力構建一個完整、充分競爭的市場,要深化我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打破行業壟斷,引入充分的競爭機制。應加快建立與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相適應的全國市場價格信息數據網絡,大力推進信息資源公開化,形成良好的市場價格信息體系。同時大力發展獨立、誠信的中介機構。一方面需要我國管理中介機構的行業協會對其加強監管,制定更加嚴厲的措施對違規中介機構進行處罰;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培育公平的市場環境,促進中介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
。ㄈ┘訌姳O管。一方面,財政、稅務、審計等管理機構須強化監督,建立互動機制,發揮監管合力,充分發揮政府監督的職能和作用。另一方面,搞好社會監督機制的建設。深化會計師事務所體制改革,完善執業環境,制定相應的執業自律準則,嚴格遵守最新準則及其他執業標準,證監會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審查應形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證券市場民間審計質量,應借鑒國外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管理經驗,建立注冊會計師懲戒制度,加強監管。
(四)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和職業道德。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是獲取準確公允價值的有效途徑。因為公允價值的評估需要依靠專門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主要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既要從制度上約束、規范,如建立誠信檔案,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人員進行懲罰等,又要加強對會計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如增加收入、建立個人職業風險基金、嚴明獎罰制度等。強化法制教育,要求會計人員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基礎上處理會計業務。二是加強會計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其對交易和事項的確認、計量、報告進行復雜判斷和處理的能力,提高其職業判斷能力。
總之,公允價值的使用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只有不斷去完善準則,完善法律,采用充分發揮公允價值在會計計量上的優勢,更好的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服務,提供更加準確的會計信息。
參考文獻
[1]張瑞云等,《公允價值在我國運用的難點及對策分析》[J],事業財會,2008、1
[2]陳兆芳,《公允價值運用的障礙及對策研究》[J],財會月刊,2008、1
[3]陳琛凝,《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運用》[J],財會通訊,2008、1
【論公允價值在中國會計實務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現代會計中公允價值的應用研究03-10
談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中的應用及影響03-18
簡述公允價值在新債務重組準則中的應用03-02
探析公允價值在新債務重組準則中的應用03-18
論公允價值理論在新會計準則中的運用03-02
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應用的SWOT分析03-21
論公允價值的本質及現實運用03-25
論公允價值的發展趨勢03-21
公允價值在中國的特別性03-04
公允價值應用的成本效益分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