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歷史教學的講練結合模式

    時間:2024-05-23 04:24:52 歷史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歷史教學的講練結合模式

      

    一、講練關系及其設計

    所謂講練結合模式,就是把教師講授和學生練習,在教學目標的統帥下有機結合起來,使講和練互相促進,相得益彰,迅速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皮亞杰的“建構論”認為:主體的認識實質上是主體利用其原有的認知結構對外界客體進行加工、改造、整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體的認知結構也得到不斷建構和發展。美國某大學也有一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可見,講練結合模式的著眼點就是指導學生利用其原有認知結構,進行充分的主動實踐,使新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同步充分到位,從實質上內化為其新的知識結構,并成為以后重新建構、不斷發展的堅實基礎。

    根據講練模式的特征與實質,在把握講練關系及其設計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練習設計要針對知識點、重點、難點、理論、方法、思想教育等教學目標,或者說,要把所要達到的目標分解或綜合為特定的練習,以便在練習過程中,圍繞目標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再作精講分析。比如講一戰爆發的原因,我們要達到如下目標:①落實相關的基礎知識;②掌握分析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方法;③掌握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④提高對帝國主義本質的認識。這就可以把練習設計成問答題:“有人說,假如塞爾維亞的那個青年不去刺殺奧匈帝國皇儲,就可以避免一場人類的浩劫。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從中你有何認識?”這樣就把知識、能力、情感教育目標通過練習溶合在一起,使教師講解和學生接受也自然天成,入木三分。

    2.精講要突出知識的體系結構,練習要服從于講的體系要求。如今高考特別注重考查知識結構體系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特征,強調對歷史現象的立體分析,高中教材改革也突出了這一特點。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不論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掌握了它,就更容易理解、記憶學科的內容,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因此,教師講授的內容必須注重挖掘出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這個體系必須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歷史理論指導下構建起來的,具有內在聯系并體現學科特點的體系。它實際也成為知識、理論和方法的載體,成為對學生傳播和滲透能力要素的媒介。但在實踐中,許多人感到講練模式的一個突出矛盾是:練習容易沖淡教學體系,使整個教學顯得支離破碎。這實際上是沒有切實領會講練模式的核心,沒有正確把握講練關系的實質造成的。從內容上講,練習隱含著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應占一定地位;但從形式上說,練又只是講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步驟。二者都要在目標體系的指導下,統籌安排,達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這就要注意:①練習要依據所講體系體現出序列性、聯系性,使講和練在內容上能密切配套。不能見題就用,強加填塞。②在題型上可多選一些小型靈活的練習,如選擇、簡答、恰當的材料等,這些題針對性強,比較有利于體系安排。

    3.練習也不能完全成為教材內容的奴隸,練習可以拓展充實講的內容。高考歷史試題大多傾向于提供課本中沒有表述過的新情境,從新的角度考查學生。這種能力型的“活考”決定了我們在平時必須活教,加強知識的遞進、轉化和輻射,以增強學生的適應性。比如講新教材“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一節,可采用1994年高考43題(馬克思、恩格斯對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歷史發展的預言及后來的修正問題),本題依托教材創設了一種新情境,而且更能密切配合新教材,使課本知識得到擴展深化和綜合貫通,同時又可具體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去處理材料,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關于知識的遷移轉化,在各種材料型練習中都有突出表現,此不贅述。

    4.講練模式由于容量大,緊抓教學中心,這有利于高效益實現目標。但如果不能恰當運用,會造成教學中的松散現象。這就要求:

    ①設計練習要有一定的深度,盡量采用有啟發性的、生動的新材料,以激發學生練習的欲望。由于高中學生的主要興趣和需求在于理性思維,其獨立、批判和表現意識強,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特點,多給學生設置學習“障礙”,造成其迎接挑戰、不斷探究的主動心態。反之,像“一戰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分別是什么?”這類簡單的練習,就顯得千篇一律,不易使人振奮,也不能把學生認識推向理性高度。

    ②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性。一方面,習題類型要多樣化,以便根據需要靈活穿插使用,并注意借助小黑板、講義、幻燈、錄像、電腦等多種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廣義的練習不局限于習題,可采用師生問答、辯論、討論、質疑、演講、表演等多種形式,使整個課堂成為全方位的立體教學活動。這樣看似浪費時間,實際上不僅能產生強烈的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久遠的印象。這實際也是與高考注重能力考查導向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接軌的。比如講一戰的性質,可分別讓學生扮演幾國代表,從“本國”角度評論戰爭,進行爭辯,再以一個同學從正面角度進行評判、總結。這種歷史模擬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學生對歷史的現象和本質總是感到觸手可及,從而實現知識真正的內化、活化。

    ③講練的難度和形式要針對教學內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設計出解決該問題的最佳方案。為此,對一些重要問題、典型問題,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深入分析,設計方案,以便根據課堂發展變化靈活把握,盡量適應不同等級學生的需求,把能力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二、講練操作

    根據需要設計講練方案,只能說講練結合模式具備了工具和材料。它能否發揮巨大效益,就要看如何使之進行優化組合了。具體有如下幾種方式:

    1.接受式。即先精講史實、概念、理論、方法等,再以練習鞏固反潰講練模式側重于通過練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它絕不忽視教師的“精講”,有時甚至還以其發揮主要作用。但須注意,這里的“講”絕非回到機械的、填鴨式的講授,而是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啟發性的精講分析,引導學生思維,擴大其知識結構。比如講商鞅變法的內容:①引導學生從變法的社會背景入手,結合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等概念理論思考分析,變法措施必然在哪些方面進行?總結出:經濟基椽—廢井田,開阡陌;上層建筑——廢除特權,獎勵耕戰;建立縣制。②出示單項選擇題:《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A.允許工商業者入仕為官B.準許土地自由買賣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D.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本題通過新情境,可從反面檢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變法措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它又必然遭到舊的上層建筑的阻撓,這就檢驗落實了教學目標。

    2.發現式。即由學生通過練習,綜合運用新舊知識去探究發現規律、結論。比如講“壟斷組織對生產的影響”(新教材):①出示史學界的新舊兩種觀點傾向,讓學生思考討論。②出示兩個材料:一是課本的原始材料和思考題(恩格斯如何評價壟斷組織?他從其生產的計劃性分析了其積極意義)。二是單項選擇題:隨著向帝國主義過渡,出現了某些現象,如煤氣公司阻礙使用電燈照明,鐵路公司阻撓鐵路的電氣化等,這說明A.在壟斷階段,科學技術已不可能再發展B.壟斷組織已完全不適應生產力發展C.壟斷時期,科技的進步已不可能促進經濟發展D.為了保持壟斷價格,有可能人為地阻礙技術進步。(此題說明了壟斷組織對生產的消極作用)。③學生分析綜合這兩題,得出正確結論:壟斷組織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并從中總結體會,客觀全面地分析看待歷史的方法和精神。依據此例,也可大約確定此種形式的一般方法,即:設疑以激發動機——提供材料和途徑以分析論證——綜合提煉以得出結論、方法。

    3.指導發現式。即在教師指導下,以練帶講,以講促練,使講和練融為一體。它要求教師一方面要利用講練手段充分把學生推上主動者、創造者的地位,并在學生的創造性行為和關節點問題上扮演好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學生思維和行為發展方向,逐步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這是講練結合模式較高層次的體現,運用得當,會事半功倍。比如講一戰的結束問題:①讓學生讀書并做多項選擇題:促使一戰迅速結束的因素有A.美國參加對德作戰B.俄國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C.中國參戰D.戰爭后期,雙方都精疲力荊②變換角度,改為單項選擇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讓學生討論并思考理由。這樣學生答案可能出現四種。③教師再組織學生辯論,駁倒對方,論證自己的觀點。教師最后視具體情況引導學生正確作答。④由此設疑:可見戰爭和革命之間有什么關系?據學生回答情況,引導·歸·納出全面準確的結論:戰爭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戰爭。⑤再設疑:還有哪些歷史現象體現了這一結論?(或者降低難度,變為多項選擇題),檢驗學生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也使知識系統化(即日俄戰爭與俄國1905年革命;普法戰爭與巴黎九月革命;一戰與德國十一月革命等——這也是由抽象到具體的·演·繹綜合)。

    這種促使學生去探究、發現,步步深入分析思考的方式,對培養學生智能和理解記憶知識,都有積極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發現式或指導發現式,可以幫助和促進學生學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略,學會活用和有效地組織信息,并養成靈活而執著地追求的態度,“自主而自動”的學習習慣。

    4.創造式。即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提示讀書學習方法,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自己整理知識體系,并提出問題或設計練習。教師巡回個別指導、講解,把好的問題、練習再交由學生討論解決,或讓學生上臺講解。這種形式能挖掘出學生的深層潛能和創造性,學生對自己的練習興致也很高,但其要求高,難度大,應視具體情況適當把握,科學引導。

    總之,講練結合模式從整體來說是講與練的有機結合,而其具體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但須注意,它們并不是孤立的,要根據實際需求在課堂上靈活而綜合運用,才能“妙筆生花”。同時還要注意:

    ①對練習活動要及時講評,使學生得到成績的鼓舞,或者知道錯誤與缺陷以及出錯原因之所在,以便隨時調整和改正,步步落實,逐步推進。這就是現代行為學派的及時反饋調節的教學原則。

    ②講練要注意保護和發展每個同學的個性能力,創造民主的教學氣氛。課堂要鼓勵學生大膽創設各種問題,各抒己見。對不同見解和問題,教師要以科學坦誠的精神,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學生在積極愉悅的活動中充分發揮潛能,實現自我價值,提高自主自覺學習的積極性。

    三、講練落實

    講練模式的突出優點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直接針對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練習主線的教學要求。因此,一般來說,當堂效果十分明顯。但有一個問題:即課堂信息量大,容易削弱或忽略知識的落實,影響教學的長期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上、方法上予以重視:

    1.課堂練習要盡可能隨時動筆,培養學生書面表達的準確性和文字組織能力,對答案內容多的可以只寫思路、提綱。這也是強化記憶的重要手段。

    2.課前要指導學生預習,課堂或課后要留有時間讓學生消化、整理典型練習,改正錯題,建立錯題檔案,便于查漏補缺。

    3.課后及時聽取反饋意見,相應調整改進教學內容、方式,盡力使之貼近實際。

    綜上所論,講練結合模式是符合現代教育理論,能適應當前教改要求的教學模式。只要領會其中精髓,在實踐中靈活創造,揚長避短,科學設計運用,就能使歷史教學在不斷改革中取得成效。


    論文關鍵字:

    【歷史教學的講練結合模式】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PBL教學模式的論文07-30

    歷史專業實踐教學的模式轉換論文07-06

    淺談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做到精講多練05-29

    探討初中歷史教學中學講計劃的論文07-05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學模式的轉變論文05-13

    高等數學教學與專業結合模式的初步探索10-23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9-03

    初中歷史探究感悟式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8-25

    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數學教學改革08-10

    關于網絡學習與面授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探究07-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整片300页|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の精品合集|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99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欧美精品华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