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清骨傲 墨妙耐尋-小記萬家賓的中國畫藝術
畢業論文
萬家賓先生,出生于1947年,從事師范美術教育工作30余載。他不慕虛榮,淡泊名利。雖已年近花甲,在中國畫創作這條路上卻揮汗躬耕,求索不止。
數年來,萬家賓執著于寫意山水和寫意花鳥畫創作。靠1筆不茍的硬功夫,在濃厚中見清淡,嚴謹中見靈活,創作出了大量令人傾心養目的國畫作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頭就是生活。萬家賓5次參泰岳,憑險登華山,揮汗走峨眉,執筆問千山。身居北方,為畫好樹木,他多次赴大興安嶺寫生。耳濡目染,觀察體驗,收集了大量創作素材,變幻萬千的氣象爛熟于胸,大大開闊了眼界。他不局限于對繪畫知識和技巧的探索,對文學、哲學、地理、歷史都有學習和研究,多方面的文化修養豐富了其作品的內涵和格調。
萬家賓 清韻
萬家賓 飛流直下
萬家賓中后期的山水作品,多寫大興安嶺、黃山及千山印象。觀其作品,既有穆靜之美,又不失激動奔放,筆墨之間透出1種少有的大氣、渾厚、深沉。不管是畫面構成,還是形與色的皴染,都從扎實的傳統功力入手,在創新中完成創作。長線短皴之中融入水墨的沖染,既有意味又不失整體的渾然,墨肉線骨,統于1篇。并擅用空白煙云營造意境,可謂“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畫面上的1山1石、1草1木,都映現的是對藝術追求的嚴謹和對生活的積累。
萬家賓還擅作寫意花鳥作品,意境幽遠,用筆潑辣,酣暢淋漓。梅之風骨,荷之清蘊,竹之氣節盡現毫端,小品畫出大氣派!
藝術追求,不可能是1次終結。萬家賓現為黑龍江省美協會員、黑龍江省泰來書畫院院長、國家高級美術師。他現今的中國畫創作,正在尋找1種更加廣闊的視野和空間。或者,窮其畢生的努力,終能達到他所追求的境界。
來源:美術報 作者
【風清骨傲 墨妙耐尋-小記萬家賓的中國畫藝術】相關文章:
中國畫藝術創新之我見11-20
真骨傲霜:淺論蘇軾的文化性格內核03-21
淺析中國畫對學生藝術修養的影響03-19
中國畫藝術品市場的現狀及前景分析01-01
淺談中國畫線造型的審美意識及其個性藝術11-20
試析中國畫中水的運用12-07
優秀中國畫的必備要素02-26
淺析中國畫的白描線性03-16
淺談中國畫創作的主體精神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