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物教學滲透分析論文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教育部已經明確了學校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定,很多學校通過開展心理社團、心理咨詢室、心理健康輔導活動課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高中生面臨高考,學業壓力巨大,時間有限,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極其有限。另外,由于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不深,很少會有人去關注自己的心理問題,加之一些傳統的觀念,很少有學生會真正吐露心聲,表達自己的困惑。心理健康教育要想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心理上的幫助,必須滲透到學科教育中,在具體的知識學習中潛移默化的使心理問題得到預防和消除。
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生物學科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是高中生九大學科之一,它與自然的發展、人類的生活、健康以及社會的發展聯系密切。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入高中生物的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得到心理問題的啟示,從而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高中生物教學的措施
1.教師應提高自身心理知識水平,了解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滲透到生物教學中,生物老師自身也必須加強心理知識的學習,掌握基本的心理問題疏導方法,既要教好學科知識,又要教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必要時進行單獨輔導,化解學生產生的各種困擾。了解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夠使教師更好的理解學生,以適當的方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2.在生物教學的課堂中設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使學生正確理解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力度。教學不是簡單的將知識傳達給學生,而是將生物學科中的知識點結合以心理素質的培養,既要涵蓋所學的知識點,又要有能反映學生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目標,也就是說,心理目標不能脫離學科知識的目標。另外,心理目標需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好的目標的課堂是不合格的課堂,可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生物教學的課堂中是非常重要的。
3.在生物教學中尋找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使二者有機結合。
生物涉及到生理健康,與心理問題聯系密切。教師應該深層次挖掘生物課本的知識點當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將知識點的教授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授結合在一起。例如在教授“走進細胞”這一節中,講到人的生殖與發育時,可以在使學生了解人的胚胎發育的大致過程的同時,對其進行感恩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在講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時,在對科學史的分析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家們科學嚴謹的實驗精神,培養自己善于發現、認真求實的研究態度,學會在挫折中勇敢戰勝困難,調節不良情緒,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通過這些的結合,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心理健康滲透到了生物學科學習中,兩者相輔相成,形成一體,共同起作用。
4.營造自主探索、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自主發現問題,自己探索答案,不懂的問題結合課本或者向老師求助。學生不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根據內心的感受和興趣,探索與發現自己好奇的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自主創造,不束縛壓抑他們,才是當今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利用眼神、語言、肢體動作等來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例如以微笑點頭表達對學生的肯定。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消極情緒帶到課堂上,而是以積極地心態、語言等學會贊美學生、肯定學生,經常鼓勵他們的小的進步,使學生能夠有愉快的學習體驗,激發他們的動力。大多數學生可能都會有一種感受:他們對某個老師是懼怕、對立的心態,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學習成績下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民主、信任、平等、尊重的關系,充分的接納學生,熱愛學生,學生才會產生愉快、和諧、安全的情緒體驗,師生關系才會融洽的發展。
5.適當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高中生馬上面臨高考,而高考又被視為判定人生的法官,因此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另外,課業的繁忙使學生無法適當緩解心理壓抑的情緒。適當減輕學生的壓力,使學生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增強其他方面的技能,體驗學習的快樂,防止或者減少學業負擔過重產生的心理問題。教師應該多教授學習的技巧,引導學生“會學并活學”,避免大量重復機械的題海戰術,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機會。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物教學滲透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論文10-18
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論文08-24
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滲透分析論文06-29
研究初中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0-04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論文07-01
物理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初探論文10-26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的滲透論文08-23
語文教學中滲透理想教育論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