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小學數學課的導入語文論文
小學數學論文:淺談小學數學課的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對于整節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在上課伊始就應采用生動有趣、新穎、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導入新課,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那么,如何更好地導入新課呢?筆者認為要堅持正確的原則和選擇較好的方法。
一、數學課導入的原則
1.新課的導入應具有吸引力
注意力是學習的先導,它對學習的影響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無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課伊始,有經驗的教師都很注意利用導入新課這個重要環節,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通過談話或一些具體、形象、直觀的事物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講課走。
2.新課的導入要有趣味性
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愛學。因此,導入新課的主要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過程。
3.新課的導入應有針對性
新課導入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方法。切記不能只圖表面的熱鬧,追求形式花樣,甚至故弄玄虛,畫蛇添足,更不能占用過多的時間削弱其它教學環節。
二、數學課導入的方法
1.開門見山
教師在授新課前,直接向學生出示新的課題,這樣能使學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識記來對待他們所學的功課。例如:教學“多位數的讀法與寫法”時,上課伊始,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一個很大的數,比如:92600000、12億(用數碼表示)。然后教師指出:這種數的位數很多,讀好這種數和寫準這種數對今后學習與工作有很大幫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
2.創設懸念導入
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巧設懸念,以疑激學,促使學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先出示試題:小明今年12歲,過了12個生日,小華也是12歲,可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讓學生略加討論)此時,學生情緒高漲,產生了好奇,好奇又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隨即教師指出: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后就知道了(出示課題),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上。
3.以舊引新
以舊知識作為橋梁,使學生知識不斷遞進,增加知識坡度,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教學“百分數應用題”之前,先復習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及分數應用題,如“一桶汽油倒出2/5,剛好12升,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將題中2/5改為40%,讓學生計算,巧妙地把百分數應用題與分數應用題聯系起來,這樣導入新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4.創設情境導入
小學生思維活躍,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指出:3,7,5這3個數能被3整除嗎?學生一時說不出來。教師接著說,我能直接判斷任意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請同學們報數我來判斷,這時學生紛紛報數,教師對答如流,學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師說,今天,我就來教你們這個本領(出示課題),這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輕松地接受了新知。
5.類比遷移
利用知識間的遷移規律,對同類知識進行類比,獲得新知。例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可根據分數同除法的關系,從“商不變性質”推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新知,而且也強調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6.實物演示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感性經驗。因此,新課的導入可利用實物演示,變抽象概念為具體的實物。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可拿出模型,讓學生觀察模型的六個面,使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一個感性認識,為下面的教學掃除了障礙。當然,導入新課的方法不止以上六種,常見的還有演算發現導入和動手操作導入,這里不再例舉贅述。
【淺談小學數學課的導入語文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高效數學課堂論文07-18
職中數學課堂優化策略淺談論文11-25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評語的功能論文12-11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淺談識字教學11-19
談小學數學課的導入和課末的小結03-17
淺談小學教育的論文11-27
淺談數學導入教學策略03-22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01-01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06-07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