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傳統與現代的相遇,民間與專業的交融

    時間:2024-10-03 15:52:26 舞蹈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傳統與現代的相遇,民間與專業的交融

      摘要:進入高校課堂,成為安樂秧歌這一民間舞蹈文化知識的“科學”性得到確認,也是得以合法化的一個有效途徑。筆者通過對學生的調查訪談發現目前面臨著一些教學問題,并通過對其分析研究,探尋安樂秧歌這一民間舞蹈文化在高校傳承發展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安樂秧歌 調查分析 課堂教學

      安樂秧歌是流傳于衡水市桃城區鄧莊鄉北蘇閘村一帶的具有民間自娛性的一種歌舞表演形式,用于人們慶祝豐收,祈盼風調雨順,抒發歡樂情懷的喜慶場合。它歷史悠久,傳承有序,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輻射方圓百里。安樂秧歌在傳承過程中,結合各種生活元素,融東北秧歌的粗獷豪放和傳統秧歌的風趣詼諧幽默于一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安樂秧歌這一衡水地區傳統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作為記錄著歷史變遷的珍貴載體,具有極高的藝術研究價值。近些年來,安樂秧歌的發展處于瓶頸期,面臨后繼無人的境地,發展令人堪憂。2009年,安樂秧歌成功入選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將迎來它傳承保護發展的嶄新時期。

      衡水學院作為衡水地區唯一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及“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服務地方文化發展是其重要職責,因而對安樂秧歌這一地方性的傳統舞蹈藝術的傳承保護盡自己的一份力是在所不辭的。繼2014年3月25日,音樂學院邀請安樂秧歌隊“扭”進校園演出,為廣大師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舞蹈課之后,音樂學院2014年又將安樂秧歌作為針對舞蹈學、舞蹈表演學生在第五學期開設的一門民間舞蹈必修課程,這為安樂秧歌在高校學生中的傳承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針對目前的課程教學情況,筆者對開設該課程的2011級舞蹈學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訪談。

      教師是由秧歌隊扮演“老”角色的當地藝人擔任,學生習慣了現代教育手段的高度規范化、程式化的學院式教學,不適應秧歌隊教師的“口傳”教學方式。由于將安樂秧歌引入課堂,使其脫離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文化環境,同學們也難以領會其中的內涵韻味,只是反復枯燥乏味地對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因而,大部分同學會產生疑問,學習的意義也不明確。

      由于角色身份的轉變,當地藝人對這樣從未嘗試過的課堂教學顯得力不從心。習慣了原來的口傳心授的方式,面對學院式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講起,不知道用怎樣的語匯能夠使大家了解并掌握;在學校教學環境的強大壓力下,要逐漸適應借助文字、樂譜,甚至鋼琴等民間傳承原本沒有的形式和手段;在學期末,還要把培養考核捆綁在標尺化、量化的人才評價體系上等等,這些都是教師面臨的一個個難題。

      綜上調查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根源為學校教育機制與民間傳承之間是有很大矛盾的。引進到課堂里的安樂秧歌與其最初的來源和語境相分離,而與包容它的學校教學體制相融合。安樂秧歌進入課堂,便脫離其原生語境和當地持有主體,學院中的傳承行為已不再是民間口耳相傳、生活“濡染”式的自然傳承,而變成了有明確“授”與“受”角色方,有規范、有計劃地傳承。進入課堂的安樂秧歌,已不再是原生意義上的傳統音樂,學校里的傳承行為,也不再是民間生活“濡染”的傳承與習得,它變成了有規范、有計劃、有指向的教學行為。

      由此可見,民間傳承在與學校教學體制的磨合中,已經脫離了其原初形式,安樂秧歌走進課堂,成了一種技巧、技能層面上的選擇性傳承。民間傳承與課堂教學之間的這一系列差異告訴我們,學校傳承不能替代民間傳承,民間傳承也無法移置到學校教育體制當中。培養安樂秧歌的民間傳承人,學校既無法做到,又無必要。

      同時,安樂秧歌的課堂教學同時受到兩種力量的牽制,一種是民間固有的傳承機制,即安樂秧歌傳統舞蹈保護傳承的基本要求;另一種是學校本有的教育機制。如果完全按照學校教育體制和方式方法,就無法保證民間傳承的有效性;如果是一味地堅持、遵循民間傳承的方式方法,那就會使其與學校教育體制脫節。因此,安樂秧歌在學校的傳承十分復雜。

      雖然,將安樂秧歌引進高校課堂面臨著諸上問題,然而這將成為安樂秧歌這一民間舞蹈文化知識的“科學”性得到確認,得以合法化的一個有效途徑。將安樂秧歌引入課堂,除了發揮其傳承民族民間文化優秀遺產,培養安樂秧歌傳承人才的顯性功能外,還有兩個潛在功能。其一是安樂秧歌的價值確認功能;其二是安樂秧歌傳承生態的再建構功能。教育在社會中的主流地位以及知識傳承中的主導地位,使得被教育確認的安樂秧歌及其持有者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從而使其得到更廣泛的認同,這無疑對當下處于瓶頸發展期的安樂秧歌的保護與傳承十分有利。同時,安樂秧歌進入高校課堂,可以使其當地傳承主體看到安樂秧歌的當下價值和未來傳承希望,激發起傳承主體的積極性,對安樂秧歌的當代生存傳承建構新的生態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安樂秧歌進入高校課堂也是一種文化策略。

      從培養目標上來說,高校課堂培養的學生,既可以是安樂秧歌技藝與知識的傳承者,同時也具備了學校教育的知識和能力。技藝技巧傳承是音樂院校傳承的核心內容,但其目標絕不是以培養技藝傳承人為目標,而是培養具備“傳”、“承”、“演”、“用”、“研”等多種能力于一身的學院式傳承人。

      總之,在現行的學校教育體制中,如何調和安樂秧歌民間傳承與學校教學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關鍵性難題,這是一個涉及到課程、師資、方法以致教育理念、教育體制等諸多方面的復雜問題。衡水學院音樂系將安樂秧歌引入課堂是為弘揚當地民間文化的一個大膽嘗試,目前的教學僅僅處于探索階段,尚且有許多不足,突破了這些難題,相信必將迎來安樂秧歌傳統舞蹈在高校傳承的新天地。

    【傳統與現代的相遇,民間與專業的交融】相關文章:

    美術教學中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交融的論文06-23

    淺談民間美術對現代裝飾繪畫的滲透10-20

    民間美術的傳統和發展06-05

    從傳統人事到現代HR07-23

    從Newage看傳統與現代的對接10-28

    民間剪紙藝術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09-30

    探討傳統影視藝術與全新數字媒體的沖突與交融論文1200字10-01

    民間美術的傳統和發展淺析06-05

    傳統與現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邏輯起點10-21

    現代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內涵的融合探究10-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久久996热精品xxxx|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国产精品 91 第一页|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第3页|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国产精品91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十八18禁国产精品www|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99|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