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情感類真人秀節目敘事分析
引導語:情感類真人秀是真人秀節目的一種新生的節目樣式,它具備真人秀的原生態和平民參與等特點,同時又由于涉及愛情、金錢、婚姻等等敏感話題而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以下是YJBYS的小編為大家找到的情感類真人秀節目敘事分析。希望能幫助大家!
摘要:在真人秀節目飽受熱捧的今天,若想要觀眾對電視節目持續保持新鮮感,需要電視節目制作者在節目中熟練運用電視敘事話語,從而達到節目效果的最大化。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所包含的敘事元素將節目中特有的真情實感特色發揮出最顯著的效應,使觀眾從中得到情感的置換以及欲望的滿足。本文從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的競技游戲設置、節目劇本的敘事架構、節目參與者的角色定位以及節目矛盾的敘述來闡釋敘事元素在節目編排中的重要性,從而剖析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受眾的心理訴求以及此類節目的發展導向。
關鍵詞:情感真人秀敘事角色定位受眾
情感類真人秀是真人秀節目的一種新生的節目樣式,它具備真人秀的原生態和平民參與等特點,同時又由于涉及愛情、金錢、婚姻等等敏感話題而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將真人秀的元素包括紀實性、沖突性、游戲性融入欄目中去,無論是事件的選擇、環節的設置,還是主持人的控制、互動話題的確定,每個環節都明顯帶有真人秀的特征。近年來從中國本土的情感類真人秀節目《非常男女》到《非誠勿擾》,再到風靡中國的韓國電視節目《我們結婚了》,每個節目中的可操作環節都將制作者的思想雜糅進去,從而形成具有節目特色的敘事方式,觀眾將這種充滿期待感的情感思維隨著節目的情節發展而愈加深入,進而使情感類真人秀節目的敘事特征更加突出。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電視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的敘事元素。
一、懸念的追逐
游戲設置引發的觀看刺激。無論是哪一種真人秀節目,都會包含有制作人或編導附加于整體節目的故事構思,只有把握住節目的主要脈絡及走向,才能引導觀眾的觀看興趣,從而保證節目收視。從《非常男女》《玫瑰之約》以及《相約星期六》等中國最初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即當時所謂“婚戀節目”的播出開始,男女之間的私密情感在電視上的公開透明化使得這些節目的收視率居高不下,隨后由于其固定不變的節目規則令觀眾開始對節目的整體形式產生審美疲勞。
若想要使節目保持新鮮度,必須在節目中增加懸念機制,規則之上的未知刺激才是真正吸引觀眾目光的最佳選擇。隨后《愛情大挑戰》等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在節目的設置中加入了男女搭配參與游戲的環節,男女嘉賓在游戲中感受相互之間的契合度從而進行最終的雙向選擇。游戲碰撞出的趣味性使觀眾在捧腹之余增添了對節目配對結果的期待感,游戲的競技特征使得情感類真人秀節目的敘事框架得到了初步體現。
以節目劇本為基礎的故事架構。當簡單易操作的游戲設置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時,敘事元素在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的運用愈加純熟,使整個節目的設計懸念不斷,高潮迭起。雖說真人秀節目是以其紀實性而受到觀眾的極大歡迎,但若讓節目參與者根據觀眾已經知道的或者隱含懸念的情節設置來進行體驗,從而可以使觀眾觀賞到參與者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情感抒發。只有觀眾知情而參與者不知情或者觀眾及參與者皆不知情的劇本編排,才能最大發揮參與者的情感特征,也能夠充分調動起觀眾的參與熱情。
例如,韓國MBC電視臺在2008年首播的情感類真人秀節目《我們結婚了》便是在有劇本的情況下進行錄制的。節目將兩位互相不知道自己結婚對象是誰的明星安排在同一屋檐下進行假想結婚,嘉賓都是當紅明星,在利用明星效益保證收視率的同時,安排兩位明星的第一次見面。觀眾在觀看安排好的首次見面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緊張且興奮的好奇態度,在明星見面后進行假想結婚從而開始模擬婚姻生活。觀眾既可以看到明星在生活中的最真實的日常狀態,也可以滿足其對明星情感態度的獵奇心理,從而使觀眾在觀看對象即明星嘉賓身上得到情感對象化的情緒宣泄。節目制作組還安排“明星夫婦”去某個地方進行蜜月旅行,旅行的事件本身是節目的劇本編排,但是旅行途中兩個人的行動及情感表達則是明星嘉賓的真實反應。旅行途中會出現很多節目組也無法預料到的事件,比如無法預測到的天氣情況。其中某期節目中的一對夫婦在其蜜月旅行中碰到了毫無預兆的暴雨天氣,兩人在狂風驟雨中騎著“浪漫”的雙人自行車。在這種強烈對比下,明星滑稽而真實的反應吸引著觀眾一直保持著對他們旅程的關注,連貫而充滿驚喜的“情節”令觀眾陶醉其中。這種懸念感貫穿節目始終但不會脫離節目劇本的基本架構,使得節目的播出效果既保持著真人秀節目的真實感,也在既有的框架中突顯其懸念帶來的刺激效果。
二、參與者的角色定位
結合自身特色的形象塑造。要想在情感類真人秀節目的眾多參與者中脫穎而出,需要參與者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了解,從而結合自身最明顯的特征發揮其最大效果。電視這個“放大鏡”會讓觀眾充分注意并選擇性記憶形象鮮明的參與嘉賓,加深觀眾對節目本身的關注度。例如江蘇衛視《非誠勿擾》中的女嘉賓馬諾,對于她的“拜金女”形象塑造可謂深入人心。“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馬諾的這句“至理名言”一夜之間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從話題中引發的關于價值觀、婚姻觀等問題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大探討。而在人們對于這句“名言”以及馬諾這個“拜金女”形象議論的同時是對《非誠勿擾》這個節目的關注。不管是節目引來的非議還是馬諾導致的網絡熱評,都可以看出成功的角色塑造可以使整個節目保持其敘事的連貫性和穩定性。
恰到好處的形象反轉。電視觀眾的審美態度受到當下快節奏生活速率的影響,因而容易對電視節目產生疲勞感。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的嘉賓形象若是久久一成不變,很容易帶給觀眾毫無新鮮度的倦怠感。所以,恰到好處的形象反轉使得節目節奏感與之前保持一致的同時,還會在相對固定的游戲規則設定中令觀眾感受到一股新奇的味道。例如,在2015年播出的《天生緣分》的升級版《天生緣分歸來》中,從才藝展示到游戲競技都差強人意的韓國明星文熙俊,在和搭檔“約會”的過程中卻意外反轉,其暖男“大哥哥”的形象深入人心,形象反轉所帶來的意外之喜引發的連帶效應使觀眾和女嘉賓都沉溺其中而欲罷不能。只有符合邏輯的合理反轉才會成為節目的“點睛之筆”,而不會使觀眾產生“跳戲”感。
當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的參與者以真實形象出現在屏幕中,并且使出渾身解數“討好”觀眾時,觀眾才會將參與者自身作為觀看電視節目的角度,去審視節目帶來的全方位影響。人物的塑造是敘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而以人的真情實感為重的情感類真人秀節目更多展現給觀眾的是充滿個性、各具特色的歡樂感受。
三、矛盾的闡述
具有敘事話語的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在設定基本的劇本框架后,針對節目中的人物形象定位,從而引發出可以預測的矛盾點。一個成功的矛盾引發機制可以使節目將其作為最大的“賣點”,化解矛盾的過程可以作為電視節目敘事手段中的中堅力量吸引大批觀眾。但前提是,節目制作者只有清晰把控整個節目的主題及發展脈絡,合邏輯合思維地進行節目參與者間矛盾的引導,才能達到預期的收視效果。
例如在《我們結婚了》節目中,初次見面的兩位明星立刻就要開始一段“婚姻”,盡管是假想的婚姻,但是真人秀中所追求的紀實性使得參與者雙方都不可能瞬間全身心投入到接近真實的婚姻生活中去。因此,節目最大的看點是參與假想結婚的兩位明星是如何在陌生的婚姻生活中,既能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又可以和結婚對象產生默契的婚姻態度。在性格的磨合中,必然會產生不少的矛盾,但是如何化解矛盾或者說如何遷就對方改變自己,都會成為節目中最精彩的部分。比如有對明星“夫婦”,妻子對紅薯、山藥等的執著態度丈夫不可理解,節目組為此安排兩位明星去田野里親自挖紅薯,在共同勞作的過程中趣味連連,兩個人也因此更加親近,最終在辛勤的勞動后,丈夫源于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從而也對紅薯有了新的記憶和認識。
能夠激發參與者更加清楚理解節目主題的矛盾設置,會使節目變得更加有意義,而不是為了娛樂而脫離邏輯的隨意編排。因此,只有徹底掌握節目的整體走向,根據節目情節設置矛盾,將化解矛盾的出口引至更加積極樂觀的方向,才能制作出吸引觀眾眼球的、具有看點的情感類真人秀節目。
四、受眾的情感訴求
從情感的角度聆聽受眾是貼近受眾的表現。通過電視媒體滲入到表現私人情感生活的因素,既能夠讓私人情感生活頻繁在電視這個公共性的媒體中出現,又能調動起觀眾的觀賞熱情。目前的中國情感真人秀儼然“供求兩旺”的繁榮景象,其受眾大部分為女性觀眾,而女性觀眾對于愛情、婚姻等話題的情感訴求恰可以從此類節目中得到共鳴或者答案。
例如江蘇衛視的《為她而戰》,12個情侶組合要參與節目組精心準備的檢驗真愛的游戲。在游戲中明星夫妻會因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產生或大或小的摩擦,而觀眾在觀看的同時也會情不自禁代入情感參與到游戲中去。參與游戲的過程即是代入情感的過程,當這種情感在節目中找到契合點時,這種契合會轉變為一種情感的雙向投射,從而成為情感類真人秀節目的收視熱點。
“偷窺”欲望也會使觀眾期待收看節目,這種窺探不僅使觀眾保持好奇心,而且還會陷入到情感角色互換的代入感中,從而達到欲望的滿足。比如湖北衛視的《如果愛》節目,節目的參與者皆為當紅明星。明星們卸掉光環成為普通人開始“戀愛”“結婚”,節目中明星的真摯表達既能滿足觀眾對其生活常態的“窺探”欲望,又能使觀眾輕而易舉地將自身的情感附著于電視節目中的某個角色進行假想置換,最終使觀眾的情感間接達到宣泄,同樣也變相滿足了觀眾最真實的情感表達。
五、節目中的敘事態度
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對比其它真人秀節目的競爭并不激烈,它以節目中參與者的真情實感表達以及敘事邏輯中的故事感為最大看點。這就使得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在進行敘事話語的編排時走向極端,從而刻意創造出吸引觀眾的話題。如果電視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和制造輿論話題,情感類真人秀節目就會很快失去它的“真”。
例如《非誠勿擾》中屢次被熱議的女嘉賓價值觀問題,在“拜金女”馬諾離開舞臺后,便有“豪宅女”朱真芳出現。朱真芳拒絕和每個男嘉賓握手,她說:“我的手只和我男朋友握,別人的話一次20萬。”這種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悖的言論很快使《非誠勿擾》再一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盡管話題的熱議大多帶有貶義意味,然而節目的收視率卻一路飆升。
由于情感類真人秀節目最接近觀眾的情感表達,它所傳遞的價值觀較容易和觀眾達到心靈互動的雙向投射。節目中所傳達的關于愛情、婚姻、金錢等話題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不能以其特有的敘事手法只為博取觀眾的關注度,而忘記其身上所賦予的社會職能。節目制作者在保證節目新鮮度的同時要保持清醒頭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情感類節目中的敘事元素發揮出最大正能量。
如今中國本土的情感類真人秀節目發展得還不夠成熟,敘事話語在節目中的重要性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敘事的實質是講故事,并將故事元素中的懸念設置注入情感類真人秀節目中,電視完成節目的敘事結構的深層表述后,會使觀眾感受到最直觀的情感態度。情感類真人秀節目應該充分利用其蘊含的情感元素,通過電視節目的敘事語言特征,讓觀眾在笑與淚中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感悟。
參考文獻:
1.張坤:《我國電視情感類“真人秀”節目的真善美訴求》,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2.吳薇:《中國情感真人秀節目本土化探析》,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3.張詩琦:《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敘事學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年碩士論文。
4.趙旭東:《反思本土文化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情感類真人秀節目敘事分析】相關文章:
中國婚戀類真人秀節目的敘事話語研究11-21
廣播情感節目主持藝術03-18
我國舞蹈類綜藝節目發展現狀與思考03-14
兩類DSP芯片的引導過程分析03-18
音樂表演的心理問題與情感分析05-06
聲樂演唱中的情感因素分析03-10
非線性編輯在數字影視節目中的應用分析03-21
《遠大前程》中敘事技巧的分析03-11
試論非線性編輯在數字影視節目中的應用分析03-17
例談分析類地理綜合題的答題的技巧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