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設計開題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公路設計開題報告
一段忙碌又充實的大學生活要即將結束,學生們就要開始做畢業設計了,而我們做畢業設計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開題報告,優秀的開題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公路設計開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公路設計開題報告 1
一、選題依據(課題所具有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涉及領域的研究現狀等)
1、課題所具有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現代公路建設周期長,在公路施工中,規模大,技術復雜,分工細,協作面廣,占用著成千上萬的勞動力,使用著大量的構件,配件,半成品和原材料,采用越來越多的筑路機械和運輸工具。為了保證有節奏地和不間斷地施工,按期完成施工任務,且使人力資金材料機械發揮最大效力,就要求我們根據工程特點,自然條件,資源情況,周圍環境等工程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要使得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能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完成施工過程,必須不斷改善施工計劃和管理的組織工作。這就要求及時整理收集到各種信息,編制施工組織方案和施工計劃。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企業在工程施工企業在進行施工組織和指導施工全過程的技術經濟文件,是企業進行科學的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據
(2)鞏固本人四年來在校期間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鞏固、深化、拓寬所學過的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提高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獨立進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鍛煉自己畫圖、識圖能力。
(3)解決道路工程設計中各方面問題所需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初步了解與掌握道路工程實際工作內容和設計工作的方法與步驟。
(4)熟練掌握道路施工組織的基本原理和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編制方法,使之能夠解決在施工組織和施工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并能夠采用最佳方案保證施工任務的完成,具備獨立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能力;掌握道路工程概預算的基本理論方法,能夠獨立完成道路工程的概預算文件;熟悉工程結算竣工決算的內容和方法,具備一定的解決道路工程結算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涉及領域的'研究現狀
國外:目前世界各國的公路總長度約2000萬公里,約80個國家和地區修建了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已達20萬公里,其中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些主要經濟發達國家公路里程約占世界公路總里程的一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約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美國現有公路總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最長,分別約占世界公路總里程和高速公路總里程的30%以上和40%以上,已經形成了8萬多公里的州際高速公路網,公路已成為美國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西歐各國和日本,由于國土面積小,公路網基礎好,高速公路也逐步成網,公路運輸一直為內陸運輸的主力。相比之下,前蘇聯和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公路里程較少,道路質量差,汽車運輸在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遠低于美、日以及西歐諸國。 目前,許多國家的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連接的分散的線路,而是向高速公路網的方向發展,歐州正將各國主要高速公路連接起來,逐步形成國際高速公路網。總之當今世界公路基礎設施的發展趨勢是,發達國家以完善、維護和提高現有路網和通行能力為主,發展中國家則是普及和提高相結合,在增加公路通車里程的同時,大力提高干線公路的技術水平。
國內: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公路基礎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新世紀以來的幾年,無疑是我國公路運輸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2006年,我國公路投資高達6231.05億元,比2005年增加746.08億元,同比增長13.6%。2006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345.70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1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達4.5萬公里,比2002年末增長80%,位居世界第二。未來我國高速公路網有望形成7918的布局,即7條射線9條縱線18條橫線總里程約8.5萬公里,高速公路網將連接所有現狀在20萬以上的319個城市,包括所有的省會城市以及港澳臺地區。
二、研究內容、研究目標以及擬解決的問題
1、設計內容:
(1)選定路線設計方案,基本確定路線位置。
(2)確定平面曲線的形式以及設計方案。
(3)確定路基標準縱斷面的設計方案。
(4)確定路基標準橫斷面和特殊路基橫斷面的設計方案及沿線路基取土、棄土方案,計算所需土石方數量,并進行調配。
(5)路面結構層設計。
(6)路基路面排水設計。
(7)確定小橋、涵洞的位置以及初步設計。
(8)確定隧道的位置以及初步設計。
(9)擋土墻設計以及穩定性分析
2、擬解決的問題
(1)在地形圖上如何合理的選線。
(2)怎樣利用相關軟件準確的做出平面曲線圖、標準橫斷面圖以及標準縱斷面圖。
(3)如何合理的確定土石方數量以及調配方案。
(4)如何利用有關資料合理的確定路面結構層、路基路面排水的形式及設計方案。
(5)如何確定小橋及隧道的位置及初步設計。
(6)如何確定涵洞的設計方案及繪制相關的施工圖。
(6)如何利用相關軟件對擋土墻進行穩定性分析。
(7)怎樣合理的利用搜集的資料以及相應的規范。
3、設計目標和成果:
(1)設計總說明書。
(2)路線平面圖。
(3)路線縱斷面圖。
(4)路基標準橫斷面圖。
(5)路基一般橫斷面設計圖。
(6)路面結構層設計圖。
(7)涵洞施工工程圖。
(7)路基設計表。
(8)平面曲線數據表。
(9)豎曲線表。
(10)土方計算表。
(11)路基超高加寬表。
(12)路面加寬表。
(13)用地表。
(14)直曲表。
(15)逐樁坐標表。
(16)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
三、研究進程計劃及時間安排(計劃進度、預計完成的日期,階段性成果的形式)
畢業設計時間:2018年1月初——2018年5月初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1月初——3月1號:搜集相關資料以及撰寫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書。
3月1號——4月15號: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審核及畢業實習。
4月15號——4月21號:地形圖上選線、平面線形、線路標準縱斷面及橫斷面的設計。
4月22號——4月25號:路面結構層及路基路面排水的設計。
4月26號——4月29號:隧道的位置確定及涵洞的詳細設計。
4月30號——5月3號:擋土墻的穩定性分析。
5月4號——5月9號:各類數據以及圖紙的整理。
5月10號——5月15號:上交設計成果。
四、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
2、《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
4、《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
5、《公路勘測規范》JTJ061-99;
6、《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
7、《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砼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
8、《公路工程名詞術語》JTJ002-87;
9、《公路垢工橋涵設計規范》JTG D61-2005;
10、《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11、《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
12、《道路勘察設計》.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公路設計開題報告 2
一、本課題設計(研究)的目的:
1、目的
畢業設計是高等教育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相應學力層次的重要依據.畢業設計將總結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術的學習成果,鍛煉和開發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2、課題任務要求
(1) 要求綜合應用專業有關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課所學知識,依據部頒有關設計規范,獨立完成本設計中的各項設計任務,開題報告中的參考文獻必須要有外文文獻。
(2) 掌握公路勘測設計各階段的設計內容,掌握設計過程中設計原始資料的采集方法與內容,掌握路面設計參數的測定、選用及計算;基本掌握公路勘測設計的程序與方法;達到熟練從事公路專業工作的能力。
(3) 說明設計原則,考慮設計問題的條件與原因,說明材料規格、施工工藝、施工方法、程序、要求、質量控制標準等。設計圖表中要有總說明和各篇的分說明。
(4) 要求能獨立地、認真地完成畢業設計內容,設計思想正確、合理、圖紙清晰、正確,設計計算準確無誤,文理通順、字跡端正,對設計中一些問題有獨特的見解。
(5) 設計文件要求
①設計計算與說明書,內容包括:目錄、設計內容簡介、任務書、指導書、設計計算書、計算機程序及計算結果、英文摘要與譯文、專題說明、設計總結等,用A4紙裝訂成冊。
②設計圖表,包括:目錄、設計說明書(總說明書、各篇說明書)、設計圖表,用A3紙裝訂成冊。
二、設計(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文獻綜述):
1、當今國內外公路建設概況
(1) 國內概況
高速公路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出現的專門為汽車交通服務的基礎設施。高速公路在運輸能力、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對實現國土均衡開發、縮小地區差別、建立統一的市場經濟體系、提高現代物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高速公路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十五”期間建成高速公路2.47萬千米,是“七五”、“八五”和“九五”建成高速公路總和的1.5倍。2005年,全國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717千米。河南、廣東、內蒙古、江蘇、河北、浙江、山西和甘肅八省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均超過300千米。截至年底,全國有29個省(市、區)的高速公路里程均超過500千米。高速公路突破千公里的省(區、市)上升到19個。
到2010年,國家高速公路網總體上將實現“東網、中聯、西通”的目標。東部地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形成較完善的城際高速公路網絡;中部地區實現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東北與華北、東北地區內部的連接更加便捷;西部地區實現內引外聯、通江達海,建成西部開發八條省際公路通道。
國家高速公路網——“7918”網的含義 。2004年12月17日,國務院審議通過《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采用放射線與縱橫網格相結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橫連東西、縱貫南北的大通道,由7條首都放射線、9條南北縱向線和18條東西橫向線組成,簡稱為“7918網”,總規模約8.5萬千米,其中:主線6.8萬千米,地區環線、聯絡線等其他路線約1.7萬千米。具體是:
首都放射線:
7條:北京—上海、北京—臺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薩、北京—烏魯木齊、北京—哈爾濱。
9條:鶴崗—大連、沈陽—海口、長春—深圳、濟南—廣州、大慶—廣州、二連浩特—廣州、包頭—茂名、蘭州—海口、重慶—昆明。
東西橫向線:
18條:綏芬河—滿洲里、琿春—烏蘭浩特、丹東—錫林浩特、榮成—烏海、青島—銀川、青島—蘭州、連云港—霍爾果斯、南京—洛陽、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慶、杭州—瑞麗、上海—昆明、福州—銀川、泉州—南寧、廈門—成都、汕頭—昆明、廣州—昆明。
(2) 國外公路建設概況
國際上經濟發達、交通現代化的國家,出于政治、經濟、國防等方面的需要,都在一定時期內規劃建設國家高速公路主骨架,美國的“國家州際和國防公路系統”和日本的“高標準干線公路網規劃方案”是典型的代表。經過美國聯邦和州政府40年的合作努力建成的美國州際高速公路,其作用遠遠超過了創建者當初的設想,作為國家公路網的基礎,提供了快速高小的交通運輸,成為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大大改善了整個國家的機動性和生產效率。人們在評價州際公路的作用時指出:達改變了美國的面貌,多美國經濟的影響不可估量——在制造業和工程行業提供就業機會,鄉村更加開放。州際公路改變了整個美國。目前,美國州際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67萬英里(近7.5萬千米),雖然僅占全國路網總里程的1.2%,卻承擔著24%的公路運輸量
三、設計(研究)的重點與難點,擬采用的途徑(研究手段):
1、項目背景
1.線路概況
密涿支線高速公路諸葛店至段甲嶺段是河北省高速公路網布局“五縱、六橫、七條線”中“線3”(密云-平谷-三河-香河-廊坊-涿州)的重要路段,是連接三河市與北京市的一條快速通道,在北京市境內,密涿支線(北京段)與原規劃的的京平高速銜接,連接北京六環,達到與區域路網銜接的目的。在遠期可向東延伸連接津薊高速,或繼續向東沿邦寬線、三撫線構建新的京秦第二通道,成為北京連接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唐山、秦皇島,進而溝通東北地區的重要走廊。
主線長度32.820Km。路線起點位于燕郊鎮諸葛店村北,通過引線與燕順路相接;終點位于段甲嶺鎮大九百戶村北200m處,通過段甲嶺連接線與段蔣線連接。中間控制點有:高樓、劉家河、齊心莊、小羅莊、雙塔、尚莊子。
本項目呈東-西走向,全線位于三河市境內,沿線經過三河市七個城鎮,自西向東分別燕郊鎮、高樓鎮、齊心莊鎮、李齊莊鎮、泃陽鎮、黃土莊鎮、段甲嶺鎮。
路線經過的河流屬于北三河流域,主要河流有牛道溝、鮑邱河、泃河,此外路線還經過幸福渠、紅娘港等地方排瀝、灌溉渠道。水利設施主要有八百戶水庫,為人工小型水庫。
沿線交叉的主要道路為燕郊開發區的迎賓路、北外環、東外環和煤礦路、密三路、平香公路及未建規劃路。項目影響范圍內的鐵路有煤礦鐵路、三平鐵路、大秦鐵路,各與路線交叉一次。
2.設計標準
1)主要技術指標
本項目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8m。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為公路-I級,路基和大、中、小橋設計洪水頻率1/100,其余技術標準和指標均按現行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執行。
段甲嶺連接線新建段(1.541公里)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其余連接線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
3.沿線自然地理條件
1)地形、地貌
本項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中的三河市境內,地理坐標東經116°42′~117°20′,北緯39°50′~40°05′。三河市行政區劃上雖然隸屬于河北廊坊,但地理位置上卻被京津兩個直轄市所包圍。
擬建路線經過的三河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地貌類型主要有沖洪積平原區和山地丘陵區。K0+000~K27+700以山前沖洪積地貌和河流沖洪積地貌為主,地形起伏不大,分布有多條溝渠,路線設計標高在18~38m。K27+700至路線終點有小面積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一般山高海拔50~100米,采石場林立,陡坎、凹洼隨處可見,設計標高在28~52m。
2)區域地質穩定性評價
①區域地層與巖性
路線所涉及的主要地層按工程性能可分為兩大類,即第四系松散沉積物類和前第四系基巖類。按成因類型分為第四系松散沉積物與前第四系沉積巖類。按形成時代可分為新生界第四系、古生界奧陶統(O)、元古界震旦統霧迷山組。
②區域地質構造
本區域的大地構造位置為華北地臺的北部,燕山臺褶帶與河淮臺向斜的過渡地帶。縣境內可劃分孤山隆起區、大廠拗陷區、蔣福山隆起區3個地質構造單元,項目主要位于大廠拗陷區。
區內斷裂有夏墊—中潭—馬坊斷裂、燕郊—高廟斷裂、馬連口斷裂、靈山—黃土莊斷裂、趙河溝斷裂,以北北東向和北東向斷裂為主導,斷裂延伸方向和路線斜交。夏墊—中潭—馬坊斷裂和靈山—黃土莊斷裂位于互通區,設計時予以注意,其余斷裂位于路基上,對路線影響不大。
3)工程地質評價
沿線巖土類型較復雜,按其地質年代新老、成因 (沖積、坡積積、殘坡積等)以及顆粒組成(細、粗、巨)、特殊土類別(軟土、風化巖)和基巖的軟硬、風化程度等綜合因素劃分工程地質單元層。
區內粉土、粉質黏土廣泛分布,天然狀態多為半硬塑、可塑,局部地段軟塑、流塑,空隙比高、天然含水量大等。粉砂、細砂夾層等在平原河谷區厚度大、分布范圍廣,局部含卵石夾層。路線低山丘陵區下覆白云巖,上部有一薄層含角礫的紅黏土,白云巖屬硬質巖,強度大,物理力學性質較好。
4)水文地質評價
①水文地質條件
依據含水介質及水動力條件,路線涉及區域地下水類型有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基巖孔隙裂隙水和碳酸鹽巖裂隙巖溶水。
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
遍布三河境內整個轄區,主要由泃河、潮白河沉積的松散堆積物組成。該層埋深10~30 米,厚度70~160米,屬潛一承壓水,含水層結構為多層結構。富水性在全區變化較大,由弱富水~強富水,單位涌水量一般為10~55立方米/小時米。該層水質因埋藏較淺,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主要為重碳酸鈣鎂水,PH值7.7~8.2,礦化度為0.36~0.47g/L,總硬度3~5mmoL/1。第四系孔隙水是主要的開采水源,1996年實際開采量為1.07億立方米。1985至1996年淺層地下水平均水資源量僅為0.96億立方米。
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河水滲漏,排泄方式主要為人工開采、蒸發、補給河水及下部裂隙水。
基巖孔隙裂隙水
該層主要分布在蔣福山、靈山一帶山區,平原區埋藏較深,一般在50~450米,厚度108~357米,弱富水,單位涌水量僅為0.072立方米/小時米,利用量很小。
碳酸鹽裂隙巖溶水
該層主要是奧陶系碳酸鹽巖裂隙巖溶水,除在孤山直接裸露,其它呈現弧形帶狀展布于皮各莊至齊心莊一帶,埋深80~240米,厚度450米,單位涌水量16.6~217.7立方米/小時米,承壓水位埋深3.02~12.08米。水化學類型為重碳酸鈣鎂水,全硬度3.25~4.04,PH值7.4~7.9,礦化度0.36~0.41g/L,均屬中軟的中性、中礦化淡水,未進行開采,僅
作為三河電廠一期工程發電用水,日取水量6.4萬立方米。
②水質評價
據水質分析結果表明,路線區紅娘港渠和泃河地表水化學類型為HCO3-、SO42-、Cl-、Ca2+型水。水的全硬度550.0~599.0 p(CaCO3) mg/l、總堿度372~386.0p(CaCO3) mg/l、礦化度1255.0~1330.71mg/l、PH7.0、游離CO2 0.0、侵蝕性CO2 0.0。
地表水、地下水對水泥混凝土及鋼筋無腐蝕性。
5)不良地質路段情況
區內特殊巖土有:軟弱土、風化巖。
① 軟弱土
路線西段位于沖洪積平原區,地層受潮白河、泃河和鮑丘河沖積沉積影響,第四系地層較厚,以粉土、粉質黏土和粉細砂為主,局部夾有卵石,不均勻分布軟弱土夾層。根據地調、鉆探、原位測試和室內試驗分析,在K13+500~K27+300路段,不均勻分布有軟弱土,呈夾層狀,多出現在砂土上下的黏土或粉質黏土中,在地表以下3~5米和7~15米分布較多。軟弱土多呈灰褐色、黑色,有腐臭味,標貫擊數3~5擊;天然含水量高,達到30%以上;天然孔隙比高,超過0.9;液性指數大于0.5;內摩擦角3~8度。
路線沖洪積平原區,多處穿過或緊鄰塘區,地層長期受塘區水浸泡、滲透影響,土質情況較差。塘區邊側表層土挖去約80cm,下層土機械碾壓,有橡皮土現象。塘區水深一般2~3米,淤泥深30~50cm,紅娘港渠2號橋西為藕塘,淤泥較厚,約80cm。
②風化巖
路線K27+450至終點段和段甲嶺連接線段屬低山丘陵區,巖性為元古界震旦系白云巖,受地質構造、水文條件及人工開礦的影響,風化程度較深,強風化深度一般5~10米,局部甚至更深,節理裂隙發育,巖體穩定性較差,對于邊坡開挖不利,路基深挖方路段應設防護。
6)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并參照《地震烈度區劃圖》,項目所在區域的三河市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g,地震動反映譜特征周期為0.35s,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Ⅷ度。
7)氣象、水文
①氣象
項目影響區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少雨干旱,夏季光照充足,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氣溫下降迅速,冬季寒冷干燥。本項目沿線各縣市主要氣象指標見表。
沿線各縣市氣象指標表
地 區 三河市 大廠縣
多年平均氣溫(°C) 11.5 9.6
一月平均氣溫(°C) -4.6 -9.4
七月平均氣溫(°C) 25.2 23.6
極端最低氣溫(°C) -20.2 -24.5
極端最高氣溫(°C) 38 41.2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674.6 549
多年平均日照(小時) 2547 2785
無霜期(天) 194 150
標準凍深(cm) 110 110
多年平均風速(m/s) 1.8 2.0
2)水文
路線影響范圍內的各河流均屬于北三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泃河、鮑邱河、牛道溝。
按分支簡介如下∶
☆泃河
發源于河北省興隆縣青灰嶺,西北流折向西南流,經平谷縣城西,南流與錯河匯合,再南流于趙河溝鄉北務村西入三河境內,經城關、楊莊、埝頭等鄉鎮,至新集鎮芮莊子村東入薊縣界,與武河匯入薊運河。該河全長180km,流域面積3278 km2,其中三河站以上流域面積為1822km2。上游建有海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443km2,總庫容1.21億m3。北京市境內支流石河和錯河建有黃松峪水庫和西峪水庫,總庫容分別為0.104億m3和0.143億m3。泃河在河北省境內河道長51.2km,流域面積726 km2。三河東部299.5 km2的汛期瀝水由其下泄,水量比較充沛。天然河底縱坡l:7000,平均河槽寬度50~70m,年平均流量為11.9 m3/s。但由于河道多年未經疏竣,兩側樹木叢生,水流不暢,洪水對沿岸仍有一定威脅。河流水質較好,PH值7.35~7.85之間,礦化度O.27~O.32 g/L,屬低礦化度重碳酸鹽型水。
泃河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460m3/s,采用河道現狀河道斷面,主槽糙率取0.025,灘地糙率取0.045,100年一遇設計水位為17.12m,水面寬度為1306m,主槽最大沖刷4.27m, 河灘最大沖刷3.26m。
泃河涉及防洪問題的近期規劃設計有1998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編制的《泃河防洪除澇規劃》及2002年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北三河流域防洪規劃報告》。路線跨越處泃河規劃深槽寬60m,堤間距350m,左堤高程17.91m,右堤高程18.41m,頂寬6m,邊坡1:3,兩堤腳距離約40m。考慮為將來堤防工程施工預留2.5m空間,確定泃河大橋跨越泃河堤防的允許最小梁底高程為20.91m。
☆鮑邱河
發源于北京市順義縣李遂鎮以東的丘陵地區,匯集順義、三河、大廠、香河四縣瀝水,流經天津市寶坻縣于三河芮莊子村東匯入泃河,全長52.8km。目前鮑邱河控制排水面積465.8km2,其中自排面積374.3km2,機排面積91.5 km2 。河床上陡下坦,河槽寬25~55m。天然縱坡上游(夏墊橋至石官營)為1:l000,下游(大羅村至南趙各莊)為1:12500。平時間有水道,水質較好,PH值7.6,礦化度0.16~O.33g/L。
鮑邱河100年一遇洪峰流量180m3/s 。鮑邱河按規劃標準整治后,綜合糙率取0.035,由于河道挖深,設計水位低于現狀條件下水位,跨越處100年一遇水位為23.44m。最大沖刷深度3.44m。
鮑邱河是泃河的主要支流。鮑邱河存在的主要是排水出路不暢,排澇標準低。《泃河防洪除澇規劃》中在羅村倒虹吸處新建6孔排水閘一座。《北三河流域防洪規劃報告》中另對三順邊界以下至蘆莊跌水閘地下河段按縱坡1/8000、底寬10~35m進行治理,新建跌水閘3座,維修加固跌水閘6座。
建設項目所在位置位于鮑邱河上游劉家河村南,規劃工程均位于下游,距離較遠,建設項目實施對規劃工程基本沒有影響。
☆紅娘港
也稱紅娘港一支,系泃河支流,發源于順義縣大唐村北,為季節性河流。經三河市小五福、李旗莊、城關等鄉鎮,于城區東南匯入泃河,全長22km,三河境內流程18.1 km。總流城面積65.4 km2,三河境內流域面積50.4 km2,天然河底縱坡1:1000至1:10000。
☆ 紅娘港二支
發源于三河南聶莊東北,于大閻各莊東入泃河,全長7.9 km,匯水面積20.5 km2。這段河道已由當地鄉村按標準斷面疏挖,用以分段蓄水.
☆ 牛道溝
北起高樓鎮沈莊子南,至大廠縣北賈各莊東入鮑邱河,全長7 km,總匯水面積11.8 km2.1974年擴挖引潮干渠時,將此溝截為南北兩段。北段來水泄入灌渠后轉入鮑邱河,南段已被用作灌溉渠道。
4.沿線材料分布情況
本項目區內筑路材料比較豐富,品質、規格齊全,能夠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
(1)主要料場分布情況
①石料
項目區域內東北部山區,沿線石料極為豐富,可用石料大部分為石灰巖、白云巖,品質較好,抗壓強度高,可開采提供路面、橋涵工程和路基排水防護工程用片塊石、碎石料。
②砂料
項目區內潮白河東側燕郊西側,為河流沖積而成的中粗砂,砂質純凈,主要為石英顆粒,品質優良。三河東10公路段甲嶺鎮北山上,開采機制砂,砂質純凈、均勻,品質優良。
③石灰
主要分布于九百戶-段甲嶺一帶,產量豐富,質量優良,能滿足本項目公路建設要求。
④水泥
三河冀東水泥廠,三河市區西102國道南100米,公司擁有旋窯、立窯,兩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20萬噸,主產硅酸鹽Ⅱ型、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產品規格齊全;三河市彪牌水泥廠,位于三河市東平香公路西側,該料場生產各種規格水泥,產品質量滿足路基、防護工程所用;三河市大羅莊水泥廠,位于三河市北大羅莊,該料場生產各種規格水泥,產品質量滿足路基、防護工程所用;三河市三星水泥有限公司,位于三河市黃土莊段的平香公路左側,該料場生產各種規格水泥,產品質量滿足路基、防護工程所用。
⑤瀝青
三河瀝青庫有秦皇島生產的各種型號的道路重交通石油瀝青可供使用。路面面層SBS改性瀝青可根據要求向專業生產廠家按需要訂購.
⑥鋼材、木材
工程所需鋼材,木材等材料可從廊坊市或北京購買。
⑦料
本項目區內山前沖、洪積扇廣泛分布土料,所需路基填料采用就近設取土場取土并結合取用段甲嶺鎮荒山山皮土,開挖方縱向調配解決。
⑧水
可從沿線主要河流、水庫及沿線農耕機井中取用。
(2)主要材料采購及運輸等情況
石料、砂、砂礫料可向料場直接購買或業主組織自采,石灰可向廠家購買,土料需要自采,水、電需從當地接入工地,水泥、鋼材可就近購買,瀝青可從三河瀝青庫購買,木材可就近采購。根據地形、運輸條件,分別在K8+100和K23+300附近設預制廠和瀝青混合料及路面基層、底基層拌和站各1處。
項目區主要利用等級道路G102公路(30Km)、平香線(13km)、蔣福線(16Km)、燕郊東外環、北外環、燕靈線、三河市北外環、東外環、密三路等共計156Km,地方道路李大線(12Km)、X411(10Km),其它道路約65Km。
項目路線基本與G102平行,地方道路路網較發達,料場均有地方道路可通達,材料可通過既有道路及施工便道直接運輸到本路段各工點,運輸條件便利,材料運輸均以汽車運輸為主。
2.重點、難點
重點:道路平面設計——途徑:根據路線幾何設計要求,確定平面個要素及相互間的配合,根據地形條件選定半徑,確定超高,加寬,緩和曲線等各要素。
道路縱斷面設計——途徑:先確定控制點,依據地面線試定合宜的挖方高度,試定拉坡,然后按照“標準”確定縱坡度及長度,擬定豎曲線。即:控制點標注——試坡——調整——核對——定坡——設計豎曲線。
橫斷面設計——途徑:(1)確定并繪制本路基標準斷面圖 (2)繪制路基橫斷面設計線。
排水設計——途徑:路面及中央分隔帶排水,邊溝設計。
路面設計——途徑:確定結構層組合形式及厚度。根據公路等級,交通量情況,使用要求,筑路材料等選定經濟合理的組合形式。按照公路設計準則確定結構層厚度及驗算各結構層強度。
小橋涵設計,擋土墻設計,軟土地基處理,排水渠溝設計,路基穩定性驗算,工程量計算與概算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3、研究途徑
(1) 路基設計
路基設計前做好全面調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線地質水文、地形地貌、氣象地震等資料。改建公路設計時,還應收集歷年路況資料及當地路基的翻漿、崩塌、水毀、沉降變形等病害的防治。
①縱斷面設計--根據汽車動力特性、道路等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技術經濟特點等,研究起伏空間線幾何構成的大小及長度,以便達到行車安全迅速、運輸經濟合理及乘客感覺舒適的.目的。縱斷面設計方法和步驟有:拉坡前的準備工作(在斷面圖上點繪中樁位置、平曲線示意圖、寫出每個中樁的地面標高并繪出地面線)、標注控制點位置、試坡、調整、核對、定坡、設置豎曲線。
②橫斷面設計--橫斷面設計線包括行車道、路肩、分隔帶、邊溝邊坡、截水溝、護坡道以及取土坑、棄土堆、環境保護等設施。橫斷面的設計要先確定路基的標準橫斷面。并考慮由直線過度到曲線時須設置的超高和加寬。
③路基土石方調配—在土石方數量計算與復核完畢的基礎上進行,調配前應將影響運輸調配的橋涵位置、陡坡、大溝注在表旁,弄清各樁號間路基填挖方情況并作橫向平衡,明確利用填缺與挖余數量。縱向調配前,應據施工方法及運輸方式定出合理經濟運距。根據填缺挖余分布情況,結合路線縱坡的自然條件,本著技術經濟和支農原則,擬定調配方案。逐樁逐段地將毗鄰路段的挖余就近縱向調運到填缺內利用,把具體調運方向和數量用箭頭標在縱向利用調配欄中。經縱向調配,如仍有填缺挖余,應同當地政府協商借土或棄土點。調配后,應復核檢查:橫向調運+縱向調運+借方=填方,橫向調運+縱向調運+棄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棄方。
④路基防護工程設計--路基坡面防護工程應在穩定邊坡上設置,防護類型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邊坡高度、環境條件、施工條件和工期等因素,對路基穩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質因素的路段,應注意路基邊坡防護與支擋加固綜合設計。路基的防護措施主要有邊坡坡面防護、沿河路堤防護。坡面防護的方法有植物防護、工程防護兩種方法;對沿河路堤的沖刷防護主要有直接防護和間接防護兩種方法。為了確保路基的強度與穩定性選擇合理的防護措施。
⑤支擋工程設計--應滿足各種設計荷載組合下支擋結構的穩定、堅固耐久;結構類型選擇及設置位置的確定應安全經濟、便于施工養護;結構材料應耐久、耐腐蝕。據路基填挖情況,確定擋土墻形式,擬定尺寸,進行擋土墻設計,繪制擋土墻設計圖,并計算工程數量。
⑥路基排水設計--路基排水設計的任務就是把路基工作區內的土基含水量降低到許可范圍內。各種路基排水溝渠的設置和聯結應盡量不占農田并與水利建設相配合,必要時適當加大涵管孔徑或增設涵管以利于農田排灌。排水設計要因地制宜,經濟適用。排水溝渠應選擇地形、地質較好的地段通過,以節約加固工程投資,對于排水困難和地質不良地段應進行特殊設計。排水構造物的設計,要能迅速有效地排除路基“有害水”,以免影響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保證公路運輸暢通。
(2) 涵洞布置
主要是為宣泄地面水流(包括小河溝)而設置的橫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構造物。設計原則:應據所在公路使用任務、性質和將來發展需要,按照適用經濟、安全美觀的原則設計。橋型的選擇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養護。公路橋涵應適當考慮農田排灌需要。靠近村鎮城市、鐵路及水利設施的橋涵,應結合各有關方面要求,適當考慮綜合利用。
(3) 路面設計
①路面橫斷面設計--繪制橫斷面設計圖,根據資料需分別設計出瀝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②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擬定兩種干濕狀態下各三種路面結構設計方案。繪制瀝青路面結構設計圖,按規范采用專門計算程序進行路面結構計算和分析。設計內容包括原材料選擇,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設計參數的測試、路面結構組合與厚度計算,以及路面結構的方案比選等,瀝青路面結構設計除行車道部分路面外,對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還包括路緣帶、硬路肩、加減車道、緊急停車帶、收費站和服務區的場面設計,以及路面排水系統設計等。
③排水設計--進行路表排水設計和路面內部排水設計。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和中央分隔帶排水組成,路肩排水由路面橫坡、路緣帶和硬路肩、路緣石形成的集水槽以及將地表水排除路基的泄水口和急流槽等組成,過水斷面原則上限制在路緣帶、硬路肩、攔水路緣石之內(即集水槽之內)直線段的路基。中央分隔帶用現澆薄層水泥混凝土或預制混凝土小塊封面時,可不設地下排水系統;若采用種草皮或灌木時,視降雨量大小設置盲溝、帶孔排水管、橫向排水管、縱向排水管等地下排水設施,在有超高曲線段,應在靠近超高內側中央分隔帶設置淺碟式或凸形排水溝,在適當位置設置雨水口(集水井)和地下橫向排水管。
四、設計(研究)進度計劃:
1、熟悉畢業設計任務,收集資料,做好畢業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開題報告、翻譯好外文翻譯、做好選線工作 (第3-5周)
2、進行路基的平面、縱斷面、橫斷面的設計 (第5-7周)
3、 土石方計算及調配 (第7-8周)
4、 路面設計及防護工程設計 (第9-10周)
5、 橋涵設計 (第10-11周)
6、 交通安全設施設計 (第11-12周)
7、 環境保護和筑路材料設計 (第12周)
8、 施工組織設計 (第13周)
9、 專題研究、程序編制 (第13-15周)
10、文件檢查、編寫總說明、裝訂 (第15周)
11、答辯 (第16周)
【公路設計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高速公路設計開題報告07-20
設計開題報告08-08
室內設計開題報告-開題報告08-28
設計專題開題報告09-25
展廳設計的開題報告06-01
土木設計開題報告10-16
服務設計的開題報告09-03
家具設計開題報告09-13
賓館設計開題報告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