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需澄清的問題及對策
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無時不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希望家長同學校一同努力,解決孩子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需澄清的幾個問題
1、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開展教育活動。主旨在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恰當地有效地應付現實生活面臨的各種壓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進行情緒調節,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絕不是只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認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開展心理咨詢,為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幫助,這是片面的。心理咨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方面,它不應成為全部內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應當是“重全體、重教育、重預防”,而不是僅僅面對個別學生和家長的特殊需要。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搞心理測驗。學校設有專業人員的指導與訓練,許多心理測驗量表的選擇、實施、心理測驗的過程等方面都不能嚴格的控制和操作,表現出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對測驗結果缺乏科學的認識與正確的處理。這些都會有意無意地傷害學生和家長,結果違背了心理學的科學性和教育原則。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等同于心理測驗是片面的,甚至是危險的。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開設心理課。僅僅開設心理課難以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許多屬于非知識性內容,它需要通過實踐活動,訓練親自體驗才能獲得。它不在于學生掌握了多少心理學名詞和定義,更重要的表現為在受教育后,學生個體心理素質的發展水平的提高。所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向學生教育的全過程滲透,向學生日常生活滲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德育化。
二、若干對策
1、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其心理學知識的水平、心理的健康程度決定其教育的行為。心理不健全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方式上容易急躁、焦慮、缺乏責任感,容易在課堂造成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導致學生情緒不穩定。所以欲予學生健康的心理,為師者必先心理健康。當前,每位教師都應當學習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衫媒萄薪M活動時間為全體教師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印發心理健康教育資料,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發展。
2、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與學科教育活動相結合
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各科課堂教學活動,是學生心理品質形成的基本途徑,也是心理健康教學的基本途徑,各種教學活動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各科教師能動地挖掘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生心理發展的因素,盡可能地消除各種不利因素。所以只有各科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行為滲透到每天的具體教育教學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例如:班主任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個學生犯了錯誤,你批評他,他不但不承認,反而跟你頂牛。這時,教師如果大動肝火,不耐心啟發,就造成僵局,既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收不到教育效果。如果從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換種方法,為學生尋找“臺階”,一分為二地評價學生,學生從感情上接受批評愿意改正,教育效果較好。再如講健康教育課《學會交友》時,為了讓學生體驗到誠實的情感,組織了“助盲行動”的游戲。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扮演盲人,一組學生扮演幫助盲人的領路人。讓學生領盲人在樓內行走,然后兩組交換進行。游戲結束后,讓學生談談自己有哪些感受。扮演盲人的學生說:“開始時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心里很緊張,腳不敢邁,路不會走,我的領路人是不是熱心誠實,他能幫助我走嗎?開始走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的領路人對我細心周到,扶著我不停地說著:路很平,可以放開點走,向左拐,慢點;注意上臺階了,抬腳,小心點。我的心里熱乎乎的,也踏實多了。我這才體會到什么叫真誠、什么叫助人為樂。領路的同學說:“我幫助盲人行走。感到有一種責任:只能把他領好,不能出現閃失。既要負責安全,還要讓他感到生活的美好,除了領路還和他邊走邊聊。真誠地幫助別人,我感到很高興。在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繪畫、想象、演講、表演、游戲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親身體驗中獲得成功,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3、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
心理咨詢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手段。心理咨詢要面向全體學生,采用集體輔導和個別咨詢相結合的形式。
(1)集體輔導
集體輔導以全體學生為對象,關注學生的未來,注重預防和發展。根據學生中的共性問題,確定集體輔導的主題。如開學時,依據學生信心缺乏的問題,設計了以“學生與家長交流”為主題的講座。依據學生對失敗體驗多而對成功體驗少的實際情況設計了“發明就在你我身邊”為主題的講座等等、通過集體輔導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請看幾封學生來信:一位學生在信中寫到:“我能行”的講座后,我從自己身上找出了好多優點,我的自信心大大增強,相信我能行,努力就能行。”另一位學生寫:“聽了《發明就在你我身邊》后,同學們談了許多自己的發明,李龍同學發明了抽拉式抓癢搔,便于老年人旅游時隨身攜帶;王凡改進了放風箏的繞線器等,原來發明真的就在你我身邊……”
(2)個別咨詢
針對少數學生有心理困擾的問題,可通過書信、指導性談話進行個別輔導。
例1:“我愛集郵,而我從來不私自拿別人信封上的郵票。但是樓里一位阿姨最近丟了兩封信,就懷疑我偷走了。為此,我很苦惱,有口難言。”一位高年級學生滿腔痛苦的樣子來到咨詢室,我熱情地接待了他并認真聽他訴說。我同情地說,誰遇到這樣的事也和你一樣痛苦。世界上完全不被人誤會的人是沒有的,而誤會遲早都是可以弄清的。我們應該經得起誤會,不要把它當做什么了不起的事、要一如繼往該怎么做就怎么做。時間長了,就會真相大白,誤會就會解除。該學生同意我的分折,帶著解脫后的喜悅走了。過了約兩周,我遇到這位同學,他對我說咨詢后心里好受多了,現在沒事了。
例2:有位三年級女生來咨詢說:“最近我發現自己學習上的一個毛病,有了問題不敢問老師和同學。為此,我很苦惱。”聽了這位學生的講述,我首先表示很同情。接著對她說:你提的問題其實許多同學都遇到過。提問題是孩子的天性,老師最喜歡提問題的學生。只要你不把它看作是一種負擔放在心上、自然就會像其他同學一樣有問題就大膽提出。學生聽完后心情大有好轉,帶著微笑離開了咨詢室。
4、家長、社會的參與
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無時不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所以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重視家長的參與,利用家長會和日常與家長接觸的機會,主動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的知識。利用《家長必讀》報向家長介紹現代教育觀、減負減什么、創造性能不能教、建立家庭民主氣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等有關知識,幫助家長建立現代育人觀、人才觀,讓學生有實踐的機會、參與的機會、體驗的機會,還給孩子一個平等的、寬松的、自由的生活空間,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需澄清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分析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6-19
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論文01-14
企業員工培訓問題與對策分析03-27
淺析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的教育理論論文03-26
護理記錄中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11-14
國企薪酬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論文02-26
大學生創業問題與對策分析12-11
閥門泄漏的問題及設計對策分析論文02-24
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的論文01-1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