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高職會計課程的運用
微課對傳統的教育結構進行了改革,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對時間的掌握有了新的認識。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機構開始了創新型教育模式的廣泛探索,微課作為一種實現新興媒體為載體的教育方式,漸漸開始在各大高校中流行起來。高職院校作為高校中最重視職業教育的機構,在進行實訓課程時也無法直接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實踐指導,課本上的知識往往都是落后于實際的企業應用的,因此需要職業院校的老師通過使用微課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擴展和鞏固。文章從微課在高職會計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為微課的發展前景和對策提出理論依據。
關鍵詞:微課;高職;會計
微課是目前高職院校應用較為廣泛的教育方式,也是能將傳統教育模式進行補充、可以為學生自主吸收的教育資源。微課教育和課堂教育的最大區別是微課能從課程的角度將知識點和關鍵點進行具體解析,從脫離課本的框架中遵循知識教授的流程,從最直觀的視頻展示方式將課程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可以一再的進行復習和實踐,完成課程的吸收過程。由于會計課程的特殊性,學生不僅要掌握整套賬務處理各個環節知識,學會會計憑證填制和賬簿的設置及登記、會計報表的編制等,還要取得相關職業職稱證書,微課的出現為高職會計課程的信息化實踐應用范圍和前景提供了具體手段和方式。
一、高職會計課程的發展困境
會計專業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也是高職經濟管理專業的基本課程,學生對于課程的了解和吸收直接影響著今后在企業中的工作能力以及今后的深造學習。傳統的會計學習方式還停留在以教師作為主體學生負責聆聽的教育模式,并且二者的關系也沒有進行良好的互動,導致了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的學習中一度陷入瓶頸。
(一)課程講解不到位
會計專業的課程理論性很強,但是教師沒有適當的講解方式進行課堂開展,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不是很高。會計課程的專業術語和職業算法很多,一部分的知識都是需要進行死記硬背的,但是沒有適當的理解方式學生也會很快將記住的東西忘記,這是思維的固有規律,也是教師不能做出課程分析的結果。教師雖然在會計課堂上進行了長時間的理論灌輸,但是由于沒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仍然無法達到課程要求的標準,讓學生感覺會計知識的枯燥乏味,從學期伊始就失去了對于會計專業課程的興趣。
(二)實訓效果不明顯
由于會計基礎理論課程的時間僅僅在第一和第二學期開展,去掉半個月的軍訓時間,只剩下很少的理論課程學習時間。另外,高職院校因為上課時間比本科院校少一年的情況,在課程的安排通常都比較復雜,而且還要因為直接輸送到企業進行實習的原因,理論課和實訓課都被大幅度的縮減。高職院校應當加大實訓課程的比例,讓學生在進行財務數據處理的同時理解理論課程教授的專業名詞和算法,但是目前高職教育體系兩種課程的比例有一定的偏差,導致學生沒有辦法在實訓課堂上對會計知識進行吸收理解,教師也不能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安排課后任務,只能靠學生的自學,因此學生的實訓課程不足也是導致會計專業不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原因。
二、微課在高職會計課程的應用情況
(一)有利提升教師水平
教育體制的改革為當代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講的授課方式進行優化,以適應當前的媒體網絡數據時代。微課的應用為教師的知識點分析能力提升做出了基礎,微課是要求授課人員在有限的時間內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講解,要求的是授課的效率和實用性并存的授課方式。目前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將微課應用教學大賽和日常課堂之中,能讓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和理解課程內容。在一些高職院校的職稱評定標準中也提出了教師需要具備信息化授課能力和成果的要求,因此微課教學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授課人員的專業發展趨勢,也是有效鞏固和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的策略和手段。
(二)符合學生學習特點
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讓校園成為網絡覆蓋的先驅場所,現代的學生擁有智能手機已經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而微課的學習就是利用了移動端的方便快捷。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對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能有效提升學生對時間的利用能力。教育專家指出,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部分只有十五分鐘左右,每一個微課視頻的時長最好在十分鐘左右,用微課進行短暫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和學習效率,而且移動端最好的優勢就是緩存視頻之后可以不限地點的進行觀看和學習,既符合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也迎合了新時代對于快餐文化的應用,是結合學生特點的碎片式學習方式的體現。
三、微課在高職會計課程的對策分析
(一)微課設計流程
微課的設計過程通常分為七個步驟,選題、教案、素材、課件、拍攝、后期、反思,其中課題的選擇是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的核心內容,只有適當的選題才能體現出教師的授課能力。選題過于簡單就會讓微課的本質作用被削弱,而過于復雜就會讓十分鐘的講解仍然讓學生不足以理解,因此就需要教師對知識點進行合理選擇,盡量是比較常見但是仍然還會出現錯誤的部分,也就是典型案例。例如錯賬更正法的知識點,其中包括對賬本的等級和更錯的基本技術,也是財務數據處理的核心內容,作為微課選題的應用就會很合適。
(二)微課教學過程
微課通常只通過一條流暢的主線進行知識點的分析,因此在進行教學應用時需要進行由淺入深的剖析,從每個層次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講解。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程序中來,形成友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性和熱情。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主題和情節的安排,完善課程結構,語言準確鮮明,將微課視頻和課本教學進行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實用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手段。利用微課視頻的模擬性和仿真性,完成傳統授課過程中不能體會到的真實感,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三)微課資源利用
微課課程的最大優勢就是資源的可利用性極高。學生完全可以在任何實踐用手機下載視頻并觀看學習,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形成直播教學班,并將錄制好的課程在網絡平臺進行分享以供學生學習。學生可以根據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針對的進行教學資源的搜索,形成自主積極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形成系統的微課資源數據庫,實現學生碎片化的高效率學習模式,還可以增加網絡班級的在線答疑環節,讓學生能充分享受到微課帶來的高效率學習成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對傳統的教育結構進行了改革,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對時間的掌握有了新的認識。微課資源的豐富也為未來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理論依據,學生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對知識進行反復的吸收和練習。微課的時限控制可以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對實訓的每個步驟進行了解,再通過結合理論知識的基礎,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采用微課的形式來實現高職會計專業的實訓課程是十分可行而且具備廣闊前景,專業教師應當根據專業的特點進行微課的制備,為更高的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于玲燕.基于學生視角的微課在高職院校的應用效果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01:64-67.
[2]黃波蘭.以高職“基礎會計”課程為例的微課設計探討[J].中國職工教育,2014,18:182-183.
[3]謝春苗.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高職《基礎會計》實訓課為例[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05:60-62.
[4]周青松.高職會計專業出納實務課程微課教學應用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6:42-44+51.
【微課在高職會計課程的運用】相關文章:
試論高職英語教學中微課的有效運用論文02-21
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12-09
中級財務會計的課程微課設計論文03-08
體驗式教學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2-27
高職《基礎會計》課程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12-09
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探索03-28
談高職網絡課程的優化02-26
高職院校展示設計課程11-24
微課在中醫診斷學教學的運用論文02-2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