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公路養護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中厚度偏差發生的原因
無論是瀝青路面厚度偏差還是基層(底基層)厚度偏差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如財力、物力和人力等,除此之外,承包該項目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摘要:在路面施工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大中修路面瀝青面層和基層(底基層)的厚度偏差,其對路面施工的進度和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本文主要分析在施工過程中為何會發生厚度偏差,并根據原因給予可行性措施,避免今后在開展路面施工的過程中出現厚度偏差問題,旨在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厚度偏差;大中修工程;公路養護路面
0.引言
在路面施工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路面厚度偏差,其主要包括瀝青路面厚度偏差和基層(底基層)厚度偏差兩個部分。無論是瀝青路面厚度偏差還是基層(底基層)厚度偏差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如財力、物力和人力等,除此之外,承包該項目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1.瀝青路面出現厚度偏差的原因
1.1施工方法方面
1.1.1環境方面施工人員必須重視在處橋面的標高,如大型互通立交、特大橋和大橋等,但是如果直接按照標高來進行控制,將會更加容易產生厚度偏差,所以在對該地區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必須采取合理的厚度控制方法。
1.1.2調平方式改變方面在采用基準鋼絲調平的過程中,若是未處理好其過渡段,就可能會出現厚度偏差。
1.1.3碾壓方法方面通常在鋪筑瀝青路面之前就已確定壓路機鋪筑的速度、遍數、程序、碾壓方式和組合,且已經做過實驗。因此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若是改變了壓路機的碾壓方式、組合或者是類型,就需要相應的調整松鋪的厚度,否則就會出現厚度偏差的現象[1]。碾壓程序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改變,都會對鋪筑的厚度產生一定的影響。
1.1.4鋪路方法方面通常情況下,攤鋪瀝青路面有兩種方式,即采用兩臺攤鋪機形成梯隊進行鋪筑、采用一臺攤鋪機使用半幅全寬的方式進行鋪筑。但是鋪筑的過程中若僅僅采用一臺攤鋪機極易產生離析現象,所以相關規范也進行了一定的修改,不允許采用此種方式鋪筑。若兩臺攤鋪機采用不同的方式鋪筑,就極易產生橫坡偏差,導致鋪筑層出現厚度偏差。
1.2原材料方面
現階段我國建筑市場并未得到規范,但是在鋪路面的過程中需要用到較多的集料,經常會出現市場材料不夠的情況,且項目部未對此方面做好把關工作,導致料場里還摻雜著一些不合格的材料。
1.3攤鋪機異常方面
①采用兩臺攤鋪機形成梯隊進行鋪筑的過程中,兩臺攤鋪機可能存在一些機械性能方面的差異,導致出現厚度偏差問題,此外如果兩個攤鋪機并非同一個機型同一個規格,也可能導致厚度偏差問題的出現。②一旦攤鋪機熨平板反拱或是下撓,就容易產生偏差,且該偏差在成型之后無法修正,因此在鋪筑瀝青路面之前,相關人員必須及時調整并檢查攤鋪機是否完好無損。③若攤鋪機出現短時間內的異常,如突然降低或突然升高熨平板,必須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糾正,否則就會出現厚度偏差問題。
1.4施工人員方面
1.4.1無法確定松鋪系數通常在試驗路段就會確定松鋪系數,偶爾也會采用統一結構,例如采用經驗數據,再進行校核,但是無論使用的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具有代表性的鉆取芯樣,否則就會出現厚度偏差問題。因此,必須控制采取正確的測量松鋪系數的方法,還需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較多的點進行測量。
1.4.2未按程序進行施工一旦下承層出現偏差,必須及時將半成品檢測結果上報現場施工工程師、質檢部長和總工程師,便于日后施工中對其進行合理的調整,不允許私自進行處理。
1.4.3測量人員勘測失誤勘測人員需要嚴格勘察基準鋼絲,否則會直接影響本層厚度以及整個路面鋪筑的總厚度。
2.基層(底基層)出現厚度偏差的原因
2.1環境方面
在基層(底基層)施工完成之后,如果未對其進行封層處理,施工車輛在上方通行就會導致基層表面出現松散現象[2];必須在強度形成之后才能夠開放交通,否則一旦通過重型車輛,就會凹陷部分基層表面,產生厚度偏差。除此之外,若施工過程中雨水較多,可能會由于配比的問題出現厚度偏差,因此,若是集料較為潮濕就需要檢查各料斗的下料情況。
2.2施工方法方面
①若采用人工整平方法則極易造成偏差,因此必須首先確定松鋪系數。②拌制混合料采用路拌法容易造成偏差。③采用一臺攤鋪機,混合料采用廠拌法拌制容易出現厚度偏差現象。
2.3原材料方面
2.3.1石灰方面采購人員必須保證石灰的質量,若是石灰具有較長的存放時期,可能會降低其MgO和CaO的含量,則需要用到更多的石灰,且若其未得到充分的消解,容易出現“放炮”現象,嚴重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
2.3.2粉煤灰方面對于二灰碎石強度而言,粉煤灰的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基層(底基層)在成型之后也與粉煤灰含水量的多少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參拌粉煤灰和石灰,使石灰能夠加速消解同時使粉煤灰的含水量大大降低。
2.4機械方面
2.4.1攤鋪機方面未及時對熨平板的反拱、下撓現象進行調整,就會出現一定的厚度偏差。
2.4.2設備計量系統誤差方面穩定土廠拌設備的計量系統主要可通過電子計量裝置或各機械裝置進行。若是采用各機械裝置,其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進而產生一定的配合比誤差,最終出現厚度偏差現象[3]。
2.5施工人員方面
2.5.1無法確定松鋪系數在確定基層(底基層)的壓實度之后,若是改變了骨料的粒徑卻未及時調整松鋪系數,就會發生厚度偏差現象。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松鋪系數。
2.5.2施工人員未仔細檢查在鋪設的過程中若檢測基準鋼絲不存在問題,可能在施工的過程中未對其產生重視,只有在事后才發現基準鋼絲不完好。因此,必須有人及時對基準鋼絲的完好性、正確性進行檢查。
2.5.3測量人員勘測失誤勘測人員需要嚴格勘察基準鋼絲,否則會直接影響本層厚度以及整個路面鋪筑的總厚度。
3.結語
綜上所述,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及時總結施工經驗,對于一些出現的厚度問題進行總結,吸取教訓,繼而使操作人員、施工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業務素質得到有效提高,使現場施工技術管理程序得到進一步的規范。除此之外,還需要強化控制整個施工過程,尤其是控制現場施工質量及施工原材料。
【談談公路養護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中厚度偏差發生的原因】相關文章:
談談公路工程施工中泡沫混凝土的應用12-06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維修對策11-24
談談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要素及質量控制12-06
談談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的應用03-15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防治論文06-13
高速公路路面優化設計論文11-30
論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應用11-22
談談眼科感染危險原因與控制03-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