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合肥某交易中心大樓設計理念
論文關鍵詞:綜合建筑 建筑設計 綠色建筑 生態環境
論文摘要:為適應合肥市房地產事業發展的需要,滿足人們更快捷有效的進行房地產交易的要求,擬在合肥一環路與與四里河立交橋橋交界一帶建一座房地產展示交易中心,主要有各部分交易空間和高層辦公樓等組成。
本設計是集展示和辦公建筑于一體的綜合建筑,建筑基地位一環路旁邊,景觀優美,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建筑外觀的現代,也要考慮周邊的歷史因素,形成一個尊重歷史,崇尚現代的建筑。
一、綠色辦公建筑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辦公建筑在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絕大部分的辦公建筑依然保持著傳統的建筑形態,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使辦公群體陷入了窘境。人們開始將一些不令人喜歡的辦公場所冠以一個自然的,充滿休閑意味的“園” 字,并開始運用“綠色”來點綴辦公和生產環境。在現代辦公建筑中,綠色建筑成為人們所青昧的一種建筑形式。辦公自然環境的結合必將大大提高辦公效率。
所謂“綠色建筑”,簡單的說就是定義了辦公集群中各個集團劃分一要通風換氣:二要綠化;三要盡量用綠色資源和可循環再生資源。
綠色建筑對室內環境品質給予相當的關注,致力于協調室內環境和室外生態環境,并注重節能和環保,從這種角度看,綠色生態建筑正是以自然主導建筑設計的有力實踐,它將有效克服“寫字樓綜合癥”,成為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
要創造適合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辦公環境,其建筑本身應該具備以下特征。一要有足夠的層高、開闊的視野通透和開放的空間,使人身在其中沒有壓迫感:二要有足夠的新風量,有宜人環境和景觀設計: 三是建筑內部要有充分的公共空間適宜自由活動及交流; 四是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對外部環境的污染。建筑是與人的行為緊密聯系的。建筑首先滿足了人們的使用功能, 這是建筑的第一個層面;第二個層面是,建筑還必須滿足人們心里的需要, 比如空間感受.建筑與人體的尺度關系等等。現在,建筑有了第三個層面的含義。那就是建筑與綠色的有機結合。
二、生態辦公建筑設計
在人類社會剛剛跨入21世紀的今天,生態危機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由于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和生態觀念淡薄,一味以犧牲生態資源為代價,顯示出更加可怕的破壞力。在辦公建筑領域,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尤其是那些以強大的技術手段為依托的現代化辦公樓,在看似繁榮的創作環境中,擯棄了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貫通的傳統:邏輯理性的空間代替了自然人性的空間。
辦公建筑與自然環境共生在整體生態建筑觀看來,建筑系統是作為整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存在的,他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自然環境容納建筑的容量其實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出了它的域值,其內部的生態系統就會受到較大的擾動以致失去平衡,環境質量就會下降。因此建筑必須與自然共生,才能共榮。于是,尊重自然環境成為生態辦公建筑設計的前提。正如我們所知,建筑設計是直覺感受與理智分析的組合過程,只有處理好建筑與周圍環境以及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感性與理性的完美結合。對自然環境的關心是生態辦公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種環境共生意識的體現。它首先要求建筑師調整自己的心態,正確地認識到建筑作品僅僅是環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種謙遜的姿態處理與環境的關系,給予自然環境以更多的關心。這種關心主要體現在:
①地理環境與造型。考慮到神態環保的重要,則無論是單體建筑還是群體建筑,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在功能上都應與周圍的環境取得和諧。它要求設計者具有環境意識,對設計場地要充分考慮,設計時保持地方和區域的生態地理環境,即保持生物多樣性,水文、土壤、大氣及景觀等環境要素不被破壞。
②結合氣候條件設計。除了地理條件之外,氣候是自然環境中唯一最具有地方特征的因素了。社會、經濟、政治以及人們的視覺品位都在變化,但氣候條件幾乎沒有大的變化。結合氣候的設計可使辦公建筑更能適應它所處的環境和文脈,有機地融入地方生態系統中。
③引入自然元素。在生態原則下,生態辦公建筑不再是隔絕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厚重屏障,不再是冷漠與遠離自然的代名詞,它將提供給人們的是一種嶄新的工作環境:空氣來自綠樹與花園而非風扇與盤管;光線來自于亙古的太陽而非從各種發光頂棚與熒光燈管中灑落。
三、展覽建筑——信息的集散地
我們可以想象。在人類文明之初,以物易物的時代。人們不會需要展示博覽交流的空間。代意義上的商業展覽建筑由工業革命催生,在全球貿易迅速發展的刺激下成長。時至今日,隨著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商業展覽展示活動在經濟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展覽建筑的地位也日趨重要。這類建筑一般擁有較大的規模,需要完成復雜的功能;又因為在其域內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往往也成為地區內的標志性建筑。這樣,展覽建筑的設計就帶有相當的特殊性。需要高度綜合的設計藝術和建造技術。
四、結語
在現代建筑的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強調了功能這一基本要素,其中流線是最基本的組織元素。在平面設計中力求緊湊合理,安排組織好人流、車流,充分注意方案的經濟性,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盡可能縮短交通路線,以提高平面的利用系數。同時也需注重使用上的靈活性,使內部分隔自如,以創造出良好的辦公條件,從而反映出現代辦公建筑的高效率、快節奏的特征。在規正的平面布置中設法增加一些活躍元素,是打破平淡、增強其活力的一條捷徑。創造性是建筑設計的基本精神,建筑設計既要注重科學性,同時又要體現藝術性。
參考文獻:
[1]齊康.空間•時間•建筑.中國科學A 輯:技術科學.2009.
[2]劉先覺.城市建設與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及其解決策略.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2009.
[3]段進,雒建利.王興平.等.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建筑環境保護與發展研究.技術科學.2008.
【研究合肥某交易中心大樓設計理念】相關文章:
城市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探索研究02-21
談酒吧的設計理念01-18
綠色建筑理念超高層建筑設計研究11-16
英語教育理念與實踐研究論文11-13
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研究03-20
高職計算機教育理念研究論文02-17
高職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理念研究02-24
全球化環境下的企業先進理念研究01-18
現代路橋設計研究03-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