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與大學英語實用教育相關性
論文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實用性 大學英語教學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教育是高等教育將英語基礎教育轉向實用教育的關鍵階段,大學生是否能將所掌握的英語水平應用于生活與工作中一直是人們對于英語教育所關注的焦點。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被看做大學生英語學習是否達標的標準,已被社會承認多年。高校在重視英語的實用性教學的同時更強調大學英語四級的過級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這幾年一直在試圖改革,力圖達到既測試出英語基礎水平又能體現大學英語的實用性,是四級考試改革的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在大學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不但有基礎的英語課程,還有專業英語,計算機英語等等。隨著社會對大學畢業生英語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大學教育也把英語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在有英語課的學期,英語所占的課時往往是最多的。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我國對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最權威的認證考試,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學校本身,都十分重視。有的用人單位把是否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看做學生是否在大學階段好好學習的標準,有的學校甚至將是否過四級當做本科生是否能順利拿到學位的標準。
對大學英語四級越來越高的重視程度,使英語教育容易偏離大學英語應用教育的初衷,有的高校甚至在考試前的一個學期放棄了大學英語教材的課程,主要輔導學生應試。有的學校居然還告訴學生:考過四級就不用來上英語課了。這樣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受教育的效果,還使四六級這本應屬于一個科學的標準話考試顯得毫無價值,既不能反應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還帶來了作弊作假等不良風氣。
1、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概述
面對英語等級考試越來越應試化的缺點,我國大學英語考試改革從未停止過。2004年的四六級考試改革變化最大,全國開始停發四六級證書,改發成績單,成績單上不簡單寫及格或是不及格,而是清楚的記錄了該考生的成績,各部分的成績。改革100分制為720分制,425分為一般意義上的合格線,不同學校或用人單位,可以根據需要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合格線。在題型上,04年最先開始的改革將聽力的比重加大到了30%到08年加大到了35%,傳統的閱讀理解改為了快速閱讀與傳統閱讀結合,并且聽力中的聽寫與翻譯題型變成了必考題型。
08年開始全國四六級考試改革又有新辦法,并開始了試點研究工作。國家要全面推行網絡考試,增加考試次數,計劃在未來將半年一考的四六級考試變為一年四次或每月一次,網考四六級的題型只包括聽力、閱讀與寫作,其中聽力比重提高到65%,不但延續了04年改革以來的聽力題型,還增加了情景視頻的考試內容,聽寫的比重繼續加大。新的考試方法對受試者主觀和客觀能力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多高校為了配合大學英語考試改革,也紛紛提出畢業不以過四級為標準。減輕了學生在英語應試方面的壓力。
2、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對英語實用性教育的影響
在語言測試中,國內外學者會提到“反撥效應”這個詞,反撥效應指測驗對教學產生的效果。以往人們都說測驗是教學成果的檢驗。而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就明顯感覺到了反撥效應,很多老師潛意識中注入了應試的思想,這樣的教學只能把英語的實用性教育轉換成應試教育。而這種反撥效應,不容易扭轉,四六級的這幾年頻繁的改革,目的就在于把英語考試帶來的反撥效應,有效的利用,將應試的方向往實用教育的方向轉移。其改革對英語實用性教學的影響有:
首先,英語成績單代替了證書,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就不只是“過”與“不過”兩種選擇,學生會努力的考高分,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第二,成績單中顯示各部分的成績,學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全方位的提高,不再是以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做好閱讀就過關”的應試思維。
第三,增加聽力書寫的比重,并且增加翻譯等題型,使學生在準備考試時要多注重聽與寫,不再是一味的復習閱讀,做選擇題。這點很重要,可以說是四六級改革的最精華的一筆。
第四,改革考試只是手段,改革教學與改變學生的學英語的態度才是關鍵。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大學英語教學不會一味的應對考試而輕視實用性的聽說讀寫的教育,即便是準備考試,老師也會多讓學生準備一下聽力與寫作的內容。
“反撥效應”已經被教育界認可,我們在改革應試教育十幾年的路途上,總是要廢棄一些考試元素,但如果沒有考試我國的選拔人才工作將是一個龐大,甚至無效的工程。我國是這樣,國外也是這樣。大學中的托福(TOEFL),雅思(IELTS),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TEM),包括高考,我們只能拿這些考試的成績或證書評判一個學生的英語水準。但這個水準很大意義上也是造成我國的學生大部分只能看懂英語但是不能應用英語的原因。因此,學者看到取消考試是不可能的,不如利用考試,這就是反撥效應理論的應用。四六級改革將測試英語教學多個方面,甚至以后還要測試口語等等實用技能。
3、結語
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尚處于初期,反撥效應的效果還不明顯,目前大多數學校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成熟的教學模式與網絡考試條件,在部分大學英語課堂,聽力大部分還來源于老師的發音,閱讀經常就是翻譯原文,應考也是做卷子與模擬考試。這樣考試改革就失去了他的積極意義,教師應該理解到四六級考試改革帶來的深遠影響,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要以四六級的考試作為自己提高實用英語教學的動力,而不是簡單提高過級率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
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最終目的不在測試本身,而在通過改革,引導師生共同關注英語教育學習中實用能力的培養,并以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為突破口,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學習。而考試與教學之間的互動關系,使得大學英語在教學中必須關注考試的反撥作用,充分利用好網考聽力改革的正面影響,組織好課堂教學,并引導學生提高課外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實際的聽的能力。同時,對于考試改革的一些問題,教師也要給予必要的關注,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把應試的消極的影響減到最低。
參考文獻:
[1]桂詩春.談當前的外語教學[M].中國外語,200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 黃大勇.楊炳鈞. 語言測試反撥效應研究概述[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與大學英語教育相關性】相關文章:
論大學英語教育與后續教育理念的整合12-04
論大學英語教育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12-01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現實困境與對策論文03-07
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11-30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與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11-24
大學英語教育藝術思考論文02-25
從大學英語改革看大學英語課堂的互動11-30
論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看英語教師自身的轉變11-24
試論高職英語教育的現狀與改革11-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