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多模態視角下大學英語閱讀課的構建

    時間:2024-08-29 22:53:2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多模態視角下大學英語閱讀課的構建

    摘要: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超文本形式也進入了大學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課堂,探索在大學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中利用超文本進行多模態教學,調動學生多模態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多模態地閱讀英語教材,實現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多模態教學  英語閱讀  學習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課堂交互活動中教師話語特征的分析”(12514046)的階段性成果。
            一、引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交際話語已不僅僅以文本模式體現,而且以圖畫、動畫、聲音、圖標、顏色等多模態同時體現。
            多模態教學是國內外外語界專家通過長期的教學科研實踐,摸索創立的全新教學理念。在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學實踐中運用這一新理論,形成多模態化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以促進大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提高大學生的多元閱讀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本文對構建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思考。 
            二、進行多模態教學的多模態語篇分析理論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許多學者(Halliday;Halli—day&Hasan;O’Toole;Kress&van Leeuwen;VaN Leeuwenl都嘗試從社會符號學角度出發分析多模態語篇,探索和構建描述各種符號模態(如語言、圖像、聲音、色彩、印刷版式等)的“語法”,以解釋各種符號模態如何在多模態語篇中和諧并存以及人們如何在特定的情景語境和社會實踐中有效利用多種符號模態構建意義、傳達信息、達到交際目的。尤其是Kress&vail Leeuwen在《多模式教學——科學課課堂的修辭》(2001)一書中探討了在科學課堂中如何構建多模態意義,認為圖像等是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內一些學者(李站子2003;胡壯麟2007;朱永生2007;張德祿2009;)對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進行了一些介紹,部分學者運用這一理論對廣告、詩歌、PPT語篇等進行分析(胡壯麟2006;韋琴紅2008;王紅陽2007;張旭紅2010),也有學者意識到了這一理論將對教學研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將其應用于教學方面的論文極少。如李站子指出,這種分析方法對英語教學具有積極意義,可以引起人們關注圖像意義與語言的關系。胡壯麟(2006,2007)討論了多模態符號學和多媒體符號學的區別,介紹了具有媒體和模態雙重特性的計算符號學,討論了多模態語篇在課堂中的應用。  
            多模態化教學這一概念是由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的新術語,它作為一種教學理論,主張利用網絡、圖片、角色扮演等多種渠道、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協同運作參與語言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多元讀寫能力。那么在教學中,老師要調動學生盡可能多的感官親歷教學活動,參與教與學的互動。 
            三、多模態特征及在英語閱讀課程中的應用
            在今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仍然是大學英語教師們熱議的討論議題。搞好大學英語教學,特別是讀寫課教學,首先應弄清當今語言教學所處的大環境。語言的中心地位已經被移動,一種全新的多模態(multimodal)表達形式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Kress,2000:182)。在人們傳統習慣中被認為是副語言的圖像、音樂、顏色以及一些視覺符號等,逐漸處于突出、甚至是優勢和中心地位。這給語言教學提供了一些啟示。在語言教學中,應利用一切符號手段促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背景下,多模態化的英語閱讀課教學方式,以及培養大學生的多元閱讀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必將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首先,現有的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的需要,構建多模態化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必要性。現在的大學英語讀寫課仍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致使大學生普遍認為英語學習單調乏味,同時也很難達到培養學生多元讀寫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因此,在讀寫課教學中急需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以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自身對英語學習的需求。教師也有必要通過構建這一新模式,達到大學英語教育的培養目標。 
            其次,應充分利用多模態教學的優點,提高大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大學英語讀寫課的教學效果。多模態具有許多優點,例如它強調多感官并用,以幫助學生克服單詞、語法等記憶難的問題,在多感官身體力行后,便可達到牢固記憶。“多模態教學方式通過使用不同的媒介把靜態的資源,包括服飾、發型、臉型等和動態的資源,包括語言聲音、表情、動作、姿勢、目視等納入教學過程,給學生以全方位的多感官充盈的體驗,引起多層次的聯想。實踐已證明,大腦記憶東西與聯想密切相關,聯想越多記憶越深刻”(顧曰國,2007)。可見,多模態教學在語言教學中可以起到強化記憶的目的。此外,多模態教學還提倡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交際法、沉默法、互動聽說法、全身反應法、折衷教學法等兼收并蓄。這就要求我們在讀寫課教學中對于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也要隨之改變。相同的教材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教法,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也應采用不同的方法;對于不同學生應委以不同類型的任務。在此期間,教師要充分發揮好主導者的作用,對于同一項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采取講解、師生互動交流等多樣化手段。通過利用多模態這種多種教學法兼收的優點,使多種方法相輔相成,以克服單一模態的片面和僵化,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再次,多模態教學還主張,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多種資源,以及各種視覺、聽覺手段,以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并能激發學習興趣。此外,多模態化教學還要求教師在利用現有資源的同時,用好自身資源。教師上課時要情緒飽滿,表情和肢體語言要豐富,以喚起學生的共鳴,最大限度地優化各種可利用資源。 
            多模態教學中,學生通過多模態的轉換來建構知識。其基本原理是在影視觀看過程中,通過多模態的圖像、聲音、觸覺體驗刺激學習者的感官,強調多種感官互動,內化體驗到的信息,促進聽力、記憶力、理解能力提高。
            如在英語閱讀教材中的名著名篇對學生來講有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需要通過改編電影同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和模態的配合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使學生對信息的吸收由于不斷強化而更加精確和徹底,同時對話語從多方面提供輔助信息,使學習效果更好。從改編電影的使用、模態意義再現及交際效果的角度講,使用多模態教學模式歸根結底是對教學內容的多模態意義構建,豐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著名語言學家Litdewood曾經指出,課堂外語教學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難以創建一個真實有效的語言環境,而缺乏真實的語境是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原因之一。

          四、結語 
            采用多模態教學理念,促進教學和學習模式的多樣化是相當必要的,它可以滿足不同個性的學生對大學英語閱讀課的需求,以培養多模態復合型的現代化人才。當然,在高校全面徹底的開展和實施多模態教學還需要一定的技術和教學設備的支持。但隨著經濟發展,技術和設施的提高,以及對多模態教學理論與實踐進一步研究,多模態化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將必然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的主流趨勢(見圖1)。  
            

            圖1多模態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 Williamson, Ben. What are multimodality, multisemiotics and multiliteracies. NESTA. Futurelab,2003. 
    [2] Kress,G.& 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London: Arnold,2001. 
    [3] 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分析,外語電化教學,2007. 
    [4] 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 2008(1).
    [5] 朱永生,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 2007(5)
    [6] 張旭紅, 視覺詩 “Me up at does” 的多模態意義構建[J],外語學刊,2010(1)
    [7] 徐畔, 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的形體詩研究[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8] 徐畔,中西形體詩的多模態話語解讀[J],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9(1)
    [9] Baldry, A.Multimodality and Multimediality in a Distance Learning Age[M ]. Campobasso: Palladino Editore, 2000.
    [10] Baldry, A& Thibault, P.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 A Multimedia Toolkit and Coursebook[M]. London: Equinox, 2006.
    [11] O’Toole, M.The Language ofDisplayedArt[M]. London:LeicesterUniversity Press, 1994.
    [12] Le vine, P. & Scollon, R. (eds. ).Discourse and Technology: Multimodal Discourse[ C ].Washington D. C.:
    [13] GeorgetownUniversity Press, 2004. Royce, T. & Bowcher, W. (eds. ).New Directions in theAnalysis ofMultimodal Discourse[C]. London: Lawra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7.
    [14] Van Leeuven, T,Speech, Music and Sound[M]. London: MacMillan, 1999.
    [15] Van Leeuven, T& Jewitt, C. (eds.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16] Ventola, E., Charles, C. &Kaltenbacher, (eds. ).Perspectives on Multimodality[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多模態視角下大學英語閱讀課的構建】相關文章:

    多模態英語報刊閱讀教學研究05-26

    互文性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12-02

    淺談語篇分析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12-08

    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語篇教學03-17

    關于生態視角下大學生德育的探討12-12

    探討新形勢下的英語閱讀課教學12-01

    認知策略視角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閱讀策略淺談11-13

    探究美學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策略03-29

    美學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策略探索12-11

    •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日本欧美韩国日本精品|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1视频国产精品|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