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競賽式教學法引入中職語文課堂的嘗試
論文摘要:競賽式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等精神。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的作用,筆者從競賽式教學法的可行性、方式以及競賽式教學的功能等方面進行闡述,對較少用于中職語文課堂的競賽式教學法進行新的探索。
論文關鍵詞:競賽式 教學法引入 中職語文 課堂嘗試
競賽式教學法是指教學中采用競賽的方式組織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特點是,寓教于賽,寓學于賽,寓樂于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學情分析
中職學校的學生素質較低,嚴格說來部分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根本沒有達到一個優秀的初一學生的水平,原有的語文基礎差,語文能力偏低;語文學習目的不明確,興趣不濃厚,缺乏學習動機,沒有進取心,部分學生厭學情緒嚴重。
二、競賽式教學法的可行性
我們應當看到中職學生學習上的優勢: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活潑、開朗,自我表現欲望強,樂于實踐;對感興趣的事物愛思考。
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對200名學生做了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0%的學生愿意教師采用競賽式教學法來上課。鑒于以上兩個方面的認識,我們認為將競賽式教學法引入中職語文課堂是可行的。
三、競賽式教學的方式
競賽式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選擇不同的競賽教學方式,以下就筆者嘗試過的教學方式進行初步的闡釋。
競爭答題。有的學生可能平日學習成績不太突出,但某一節課涉及的問題,他或許知道,此時他就會有一種表現自我的沖動,合理地引導他參加答題,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有利于增強其自信心和上進心。例如,筆者在教基礎模塊上冊《大自然的哀歌》時,由于這是一篇保護大自然的散文,學生對大自然比較了解,筆者便出了這樣一道題:大自然遭受破壞很嚴重,你能把你聽到的大自然唱的哀歌(大自然遭到的那些破壞)告訴大家嗎?我們看誰羅列得最多!班上語文水平較差的同學也不甘落后,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競賽講課。即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要當好小老師,學生首先要解決害羞、語言障礙、組織能力缺乏等問題。但正因為難,才更具有競爭意義,對學生的發展才愈有益處。再者,筆者相信,每位學生都有強烈的上進心和自尊心,如果擔心講不好,他就會下功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在做這些準備工作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了,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教學實踐中,筆者經常抽出時間讓學生講一些條理比較清晰的課文,每人每次15分鐘,訓練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的口才。每月評選“優秀小老師”一次。實踐證明,此項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又激發了學生學語文的濃厚興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語文教師,如果能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那么,學生就會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就會有“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之欣慰和喜悅。
競賽背誦。外研社出版的新編中職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要求背誦,每次學完一篇課文,如果要求背誦的就要求學生當堂背誦下來,能背出的給加5分平時表現分。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古詩文的教學,因為古詩文簡短、易背,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搶分的積極性比較高。據統計,筆者所教的班級中,有的班級大部分同學為了加分背出了課本中的所有古詩。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學素養,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收效顯著。
以上各種競賽方式要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積極性及其水平靈活選擇,也可交替綜合使用。此外,這幾種競賽均可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必答或搶答等競賽,可使課堂氣氛更加熱烈,相得益彰。
四、競賽式教學的功能
。ㄒ唬┘ぐl學習動機,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一種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因人因時因地采用不同方式因勢利導地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內外動機彼此強化,互相轉化,培養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根據中職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問題,讓學生比賽回答,看誰答得快、答得對,答得快且對的獎勵分數,以此激發其參與學習的動機。競賽的優勝者可以借此證明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尊和自我提高的需要。在合理的競賽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往往比平時更強烈,克服困難的毅力也大大增強,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二)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實踐證明,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有強烈的表現欲。競爭是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魏書生也認為:“大腦處于競賽狀態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即使是毫無興趣的智力活動,學生因為希望競賽取勝而產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睘榇,我們很有必要引入競賽式教學。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表現欲,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學生今后走入充滿競爭性的社會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ㄈ﹦撛旌献鳁l件,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個體之間相互獨立,創造合作條件,個體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合作和相互依存的關系。每個小組為了取得最優異的成績,小組成員能自發地互相探討、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小組成員之間是“榮辱與共”的關系,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了組與組之間的競爭。當小組在競爭中獲得勝利時,小組中每一個成員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而當小組失敗時,每一個成員都來分擔失落與焦慮的痛苦,減輕了失敗所帶來的個體所承受的痛苦。這就更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深刻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認識到要想“泰山移”,必須“人心齊”的道理。
。ㄋ模I造競賽氛圍,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的作用
教育教學的基本框架結構是教師和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課堂教學研究的永恒話題。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德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要求學生必須學會用手、用舌、用頭腦去工作……”那么,如何“激勵、喚醒、鼓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還其課堂“主人”的地位呢?筆者經過長期探索發現,運用恰當得體的“競賽式”教學,營造競賽氛圍,對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有較好的作用。競賽式教學,因其形式新穎、氣氛熱烈,可使學生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注意力,積極地參與活動;在宣布比賽規則后,同學們閱讀課文,查資料,看注釋,展開討論,互相請教,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此外,競賽式教學使課堂呈現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以及學生自身的多向反饋結構。強烈的競爭機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并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ㄎ澹┨岣弑磉_能力,加強學生思維訓練
競賽答題、講課、背誦、表演等活動都是在全體同學的“監督”下進行,學生對表達或扮演的正誤進行評判等,不但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而且促使學生改掉存在的錯誤。學會正確表達、正確扮演,從而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得以迅速提高。競賽式教學法的競爭性、趣味性,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辯論式搶答,促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想出維護自己觀點、反駁對方觀點的理由,理由要充分、嚴密、無懈可擊。這就使學生的思維更敏捷、更具有邏輯性。競賽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流暢,更具有批判性。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曾說:“讀書使人博學,會談使人敏銳。”科學研究也表明,多講話會使人靈感涌現和增加創造力,從而變得更聰明?梢姡囵B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
。╁憻捫睦硭刭|,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競賽式教學法所具有的競爭性和協作需要,增強了學生為集體獲勝而學習的動機。失敗、勝利的交替出現,優勢的展示和缺陷的不斷暴露,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了學生健康的自尊心、進取心。一個人代表集體的小組賽更顯示出團結的力量,使學生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逐漸增強。競賽使學生的心理更具自制性、堅持性。這能滿足學生影響他人的需要和歸屬的需要,有利于轉變學生自私、冷漠的心理。并且,當小組在競爭中獲得勝利時,小組中每一個成員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而當小組失敗時,每一個成員又不必獨自忍受失落與焦慮,從而減輕失敗所帶來的不良心理反應。我們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失敗和成功,教育學生“生活中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使學生對人生、逆境有正確的認識,對經受挫折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看待得失,保持樂觀精神。這樣,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鍛煉,心理健康水平亦得到了提高。
上一頁 [1] [2]
【競賽式教學法引入中職語文課堂的嘗試】相關文章:
語文課堂探究式教學法實踐的論文12-07
中職電工電子專業課項目式教學法初探12-11
在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課程11-18
嘗試初中數學情趣教學法03-26
談引入軟件工程思想的C語言案例教學法11-16
試析中職體育教學法的和諧實施11-18
高中地理疑問式教學法12-09
如何把目的性閱讀引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12-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