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學語文情感教學的特征和內涵
論文摘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強調,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論文關鍵詞:情感教學;情境創設
一、情感教育的定義來源
所謂情感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或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學生透徹理解教材、心理機能得到健康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二、情境教學法運用的必要性
語文教育應該重視“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為了達到使學生迅速學會有關語言和文學知識,又使學生陶冶情操的雙重目標,要觸動學生的真情實感,誘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就必須創設相應的情境。情境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能讓學生注意力持久,思維活躍;并能引發學生聯想,激發學生情智,催動學生的靈感,也能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是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學科,語文中的作品包羅萬象,各種體裁都有,而且篇篇有它的獨到之處,如果教師把這些內容一個個肢解,那么課文中那些美妙景致將不復存在。做為一名有經驗的高中語文教師.這時的主要任務應是挽救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新課程改革下的“人本”教學,也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性關懷。我認為,在此前提下,進行情感加情境的教學模式將使學生有一個幸福歡快的語文學習環境。要達到此效果,首先要把情感教育作為教學的切入點。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是學習的原動力。只有當學生有了輕松、愉快、樂觀的良好情緒,才會戰勝剛上高中時對語文的厭倦情緒。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鑒賞美,并進一步體味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就著這個教學目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用情感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外,更需要創設一種學習情境來完成這樣的教學目的。
三、高中語文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谂囵B情境的過程中沒有傾注教師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投入的不是自發誠摯的精神。一些教師因為重復授課等原因,情境創設和課堂駕御已經非常熟練,在重復授課時情境的創設就只注重過程而不注重感情;還有某些教師因為過于追求情境的渲染,創設出的情境很虛假、不自然。以《祖國呵,親愛的祖國》為例,有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朗誦過于莊重,朗誦的預期和感情都不自然,過于追求氣氛的渲染,反而氣氛過于凝重,因為過于追求情境的渲染,有些課堂情境教學中出現了“情虛假浮漂、境淺薄空俗”的現象。
(二)在實施過程中不自覺的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
某些課堂教師在建構情境后,急于讓學生體悟到正確的理解,而忽略個別學生對情境產生自己獨特的理解。有些情境教學課堂,教師仍存在著師生等級觀念,而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教學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被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創造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
。ㄈ┌語文情境教學只局限在小課堂環境中
在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有些教師過于注重語文的學科知識,而沒有與生活、社會這個大環境相聯系。比如《雷雨》,教師創設了情境,在情境中把要掌握的知識點分析的比較全面,但卻僅限于此,不能在情境中加以聯想,沒有聯系當時社會生活,所以這堂課的教學效果和意義難以得到升華。
【中學語文情感教學的特征和內涵】相關文章:
談中學語文教學的情感教學03-05
智慧教育的內涵與特征論文03-05
體育生態化的內涵、特征與功能03-21
淺議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的運用12-09
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12-03
淺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情感教育12-09
探析中學語文中的情感教育12-09
中學語文情感教育研究論文02-17
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影視作品的價值和策略03-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