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英語單詞是一切英語學習的基石,只有打好詞匯基礎,英語學習才能更省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關于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僅供大家參考。
詞匯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材料,是人類思想交流最基本的工具,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如果沒有詞匯,任何形式的交流都無從談起。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在《語言與語言教學》中說:“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可見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最近兩年的新目標與新標準都有一個共同點,詞匯多又難記,讓很多同學在學英語方面打了退堂鼓,兩極分化嚴重。所以老師在教學詞匯方面需要下點工夫。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詞匯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一、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語言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藝術。講解詞匯如果教學語言單一枯燥,學生必然會覺得索然無味。如果把講解詞語與適當補充的相關知識、幽默、笑話、習俗諺語及詞語典故相結合的話,不僅可以活躍氣氛、開闊學生視野,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1)直觀教學法。利用實物、圖片、簡片、簡筆畫、幻燈片等作為輔助教具開展教學活動,經濟、方便。(2)用模擬、示范動作或面部表情貼切介紹詞匯。(3)適當利用多媒體手段,圖畫與聲音相匹配,會激發學生的熱情。(4)恰當運用習語,如教perfect這個單詞的時候,我給了學生一句話:Practice makes perfect.學生很容易記得它的含義和用法。
二、 語音教學法
對于初學者,我們經常在早自修的時間領讀,但第二天讓學生自己讀,往往很多同學又不會了。他們基本上是死記硬背,還有些同學在英文句子上寫了諧音的中文。所以我下狠心向他們灌輸48個音標,并訓練他們拼讀單詞,慢慢地他們就能自己拼單詞,并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 利用構詞法擴展詞匯教學
(1)教師要盡早向學生滲透構詞法方面的知識,如前綴、后綴和詞根等。如我在教初二第八單元的advantage和disadvantage時就告訴他們如何記憶其相同的部分,讓他們自己觀察單詞組成,了解了其構成就非常容易記憶。
(2)利用相關的詞匯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新課標這套教材也很好地體現了這方面。如第七單元我介紹了關于服裝的一系列單詞:hat,pants,socks,shirt,sweater,而第九單元介紹電影的類型:action movie,thriller,comedy,documentary,cartoon。相關的詞匯集中到一起,學生又感興趣又容易記憶。
四、 語境教學法
語言作為人類思想交流的工具,是在運用中不斷完善和發展起來的。無論在講解、練習、檢測中都應把詞匯放到一定的語境中,學以致用,讓學生感覺學到的東西是有用的。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時堅持說英語。第一次學生不懂,那你一個學期說下來學生肯定就懂了。如上課五分鐘了,一個學生跑進來,你剛好教late這個單詞,那你馬上可以說:She is late for class.這種語境的效果是無與倫比的。
而在做閱讀訓練中,碰到生詞那是司空見慣的事,引導學生不要忙于查字典,根據上下文猜測詞匯的含義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下面這句話:Yesterday when I went home, I was all wet, because it rained cats and dogs.當我們第一眼看到cat and dog,馬上就想到貓和狗,但上下文聯系起來就不難看出是“傾盆大雨”的意思。
五、 用比較法進行教學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它包括英英比較和英漢比較。這種教法可以使學生對一些易混淆的詞匯有個清楚的概念,以便較快的鞏固掌握。
六、 加強對學生學習詞匯方法的指導
詞匯學習一直是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最大的障礙,如何能增加詞匯量和正確使用所學的詞匯,成為詞匯學習中必須解決的兩個問題,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在詞匯學習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1)教師應幫助學生端正學習詞匯的態度,克服心理障礙
在詞匯學習中,學生因為急于大幅度地增加詞匯量,往往產生了很多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厭煩心理、焦慮心理和輕視心理。在詞匯學習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排除這些心理障礙,端正學習詞匯的態度是學好詞匯的首要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到端正學習詞匯態度的重要性。
(2)熟練掌握積極詞匯,妥善處理消極詞匯
詞匯學習可分為積極詞匯和消極詞匯的學習。積極詞匯就是指要求會讀、會拼、聽得懂,知道其基本詞義,而且能夠在口頭或書面表達時靈活運用的詞匯。而消極詞匯則指僅要求能聽懂、會讀、知道基本的詞義就可以的詞匯。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對那些復現率很高而又常用的詞匯有意識地進行學習和記憶,掌握其讀音、詞性、意義和搭配情況等。
(3)有效地制定詞匯學習計劃,同時增加課外詞匯量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掌握2000個左右的詞匯,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要求,為了達到這一標準,教師應指導學生制定詞匯學習的計劃,有效地學習詞匯。學生可通過制定一個詞匯學習的計劃給自己以一定的壓力。計劃里應具體規定每天記憶多少個詞匯,有了壓力就會有動力和目標;有了目標,就會努力去實現,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產生興趣,這種學習的興趣又會激發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產生良性循環。
(4)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學習完詞匯時及時地進行復習
要在大量遺忘之前就開始復習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學習詞匯時要做到持之以恒、形式多樣。合理地分配時間學習,做到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5)準確地使用所學的單詞
怎樣準確積極地學習單詞也是詞匯學習中的又一個問題。學生在學習一個新詞時教師應要求學習不僅要認識這個詞,能夠把它和某個物體或概念想聯系,同時還應準確地使用它、讀寫它、掌握它和其他詞的適當搭配,以及了解使用的場合和它的內在涵義和聯想意義。
除此之外,還應要求學生注意詞的社會和文化涵義。任何語言都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內涵。所以,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所容納的文化內涵也不一樣。從文化氛圍著手,看透詞匯的文化內涵,才能透徹地理解言語交際的每個詞。
七、 音形義結合的多媒體教學
音、形、義是構成一個單詞的三要素。三者合一是詞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三者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它們是相互關聯的。在現今的中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多運用多媒體課件來教單詞。多媒體詞匯教學方式將音形義結合在一起教學,既能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又能使學生在一個很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詞匯,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生會更多地參與,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
八、 應用反復循環法及時鞏固詞匯
“學得快,忘得快”,這是所有外語學習者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的通病,因此和遺忘做斗爭是詞匯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的規律,為了減少單詞的遺忘,最大程度地提高記憶效率,教師應當根據艾賓斯遺忘曲線,科學安排單詞的重視再認,及時鞏固。培養學生養成當天的學習內容當天晚上就要復習的習慣,以后每隔2、4、8、16、32、64天……都應當按時重現、再認,只有這樣,才能使所記單詞保持長時記憶。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記憶效果,教師還要講求科學記憶方法,充分分析記憶的特點并結合詞匯學習的規律,多層次、多角度、多樣化地對詞匯進行記憶,優化記憶流程,用各種循環方式,達到重現再認,使單詞記憶不斷鞏固。
九、 通過“寫”來鞏固詞匯
盡管口頭進行了大量練習,但沒有筆頭練習就很難鞏固,可補充默寫單詞、翻譯短語,并用短語造句。聽寫也是綜合性很強的練習形式。還可讓學生根據所給的幾個關鍵詞,自由發揮編寫故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很多同學在寫的過程中碰到不會的都會自己去查字典,這樣就不自覺地掌握了更多的詞匯。
初中英語教學方法與技巧:
一、基本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教育部,2001),因為任務型教學被認為是在培養學生運用能力方面“現有的最有效的方法(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currently available,P.Skehan,998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英語教育最新發展成果,是“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最新發展。
對于任務有著不同層面的定義,總的來說,任務是一種教學活動,“是一件以意義為中心的活動,使學習者使用目的語參與到理解、處理、輸出和/或互動之中。”(D.Nunan,1989依據對D.Nunan,J.Yalden,P.Shek輸人的著作和《英語課程標準》等文獻的閱讀分析,結合對按照任務型教學思路編寫的小學教材《新標準英語》、初中教材《新目標英語》的分析,我們可知,任務型教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任務型教學是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一種新的形態,是交際法的發展,而不是交際法的替代物。(J.Yalde)
(2)任務型教學強調教學過程,力圖讓學生通過完成真實生活任務而參與學習過程,而讓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任務型教學克服了以功能為基礎的交際教學法不重視過程的不足。(D.Nunan,P.Skehan)
(3)任務型教學仍然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從更廣泛地層面強調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P.Skehan)
(4)任務型教學強調以真實生活任務為教學中心活動,修正了以功能為基礎的教學的活動中存在的真實性不足的問題。(D.Nunan)
(5)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學活動要有利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也就是說,任務型教學并不反對語言知識教學,而是倡導以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的語言知識教學。因此,任務既有真實生活任務,也有學習性任務。(D.Nunan,J.Richards,S.Gass)《新標準英語》是遵循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編寫的全新的初中英語教材,因此,已經按照任務型教學思想在教材中設計了相應的任務,供老師在教學中使用。我們就任務型課堂教學的程序給您提供以下建議。Nunan(1989)和Willis(1996)都曾經探討過任務教學程序,這些探討總體上都是任務呈現、教學、任務完成這樣的三段式的程序,這是任務教學的task-driven是任務呈現、教學、任務完成這樣的三段式的程序,這是任務教學的task-driven 的基本理念的體現,同時也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
因此,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教學程序就是
1、任務呈現
這是任務型的課堂教學所特有的教學環節,任務型的課堂教學一開始就呈現出任務,讓學生從課堂教學一開始就明確要完成的任務,然后在任務的驅動下去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任務驅動的(task-driven)過程,有利于強化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有利于體現任務的真實性。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一開始不呈現任務,而只是在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結束后再呈現任務,并完成任務,但這不是任務驅動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動力不如任務驅動過程那么強。
2、任務準備:知識與技能教學
任務準備過程實際上就是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課堂教學就是為完成任務而進行知識與能力準備的過程。我們在課堂教學一開始把運用任務呈現給學生之后,學生能夠感受到沒有足夠的知識、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任務的要求與他們目前的知識與能力存在著明顯的知識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因此,學生就在任務的驅動下,通過學習教學內容來獲得完成任務所必需的知識、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然后才能完成這個任務。這個學習教學內容的過程就是通常的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的過程。
A.知識學習這是我們通常的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句、語法等)和文化知識教學,但任務教學強調知識教學與任務相關,也就是:知識本身應該是完成任務所必需而學生在此前所缺乏的(即屬于知識差距),在知識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關照任務本身。
B.技能訓練這包括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的教學,也包括學習技能(學習策略)的教學。當然,任務型教學更強調技能教學與任務相關,也就是:技能本身應該是完成任務所必需而學生在此前所缺乏的(即屬于技能差距),同時在技能過程中要不斷關照任務本身。這與常規的課堂教學的程序并無本質區別,但教學過程必須是圍繞任務的完成而進行的,也就是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都是完成任務所必需的,同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將正在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反照到要完成的任務之上,也就是在新學的知識、技能與運用任務之間建立直接的關聯,使學生既掌握知識與技能,更形成運用這些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3、任務完成
任務的完成是任務型教學程序的最后環節。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將在前一環節中學
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轉化成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這一環節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在老師指導下在課堂上完成,如可以安排在教學內容完成之后,或是課堂教學的最后階段,也可以安排在課后完成。一般短期任務直接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完成,而長期任務則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最好不超過一學期)完成。對于那些能力要求較高的任務可以要求學生集體完成,一些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務可以要求學生單獨完成。
具體教學方法與技巧如前所述,任務型教學中包含了學習性任務,也就是訓練技能與學習知識的任務。為此,我們就知識教學和技能教學的相關層面為您提供以下一些參考性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二、語法教學方法
我們中國的中小學生學習英語不可能不學習語法,語法教學能讓學生對英語語言規則有明確系統的認識,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起語言規范。不過我們在語法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我們教給學生英語語法,不是為了培養他們用語法分析英語語言的能力,更不是為了把他們培養成英語語法學家,語法教學是為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服務的,語法教學從屬于運用英語的能力的培養。現在有的英語老師和英語教育研究工作者過分強調語法分析,總想培養學生進行語法分析的能力,這實際上是本末倒置的語法教學方法。以下語法教學方法可供老師們在語法教學中參考。
1、歸納的語法教學
歸納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學習方法。歸納要求我們先給學生一些含有語法教學內容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材料中接觸這些語法現象,然后引導學生從這些語言材料中歸納總結出語法規則。歸納法能夠讓學生先獲得語言材料,從感性認識中獲得理性認識,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法規則,但需要一定的教學時間,需要老師做比較多的語言材料的教學規則,而且在語言材料教學中需要從語境、語用進行教學,而不是直接從語法概念和語法規則進行教學。
2、演繹的語法教學
演繹是從已經形成的概念出發,直接將概念講授給學生,然后再用例句和語言材料來說明概念。演繹法讓學生首先接觸語法規則,可以避免出現規則誤差,但演繹法過于理性,需要學生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強烈的學習興趣和一定的學習毅力。歸納法與演繹法相比,歸納法更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降低學生學習困難,弱化學生學習焦慮,演繹法更有利于縮短學生學習時間,減少學生學習錯誤。歸納法更利于學生的學習,演繹法更利于教師的教學。筆者認為,歸納法比較適用于起始教學和新知識的教學,演繹法比較適用于發展教學和舊知識的強化。不過老師們仍然應該根據自己任教班級的動態真實的教育因素和教學因素選擇教學方法。
3、比較的語法教學
這里所謂比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英語語法本身中的相似但不同的英語語言現象進行比較,如一般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的比較,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的比較,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名詞性物主代詞的比較等等;二是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的相關的語法現象和結構規則的比較。比較的語法教學可以在學過可比較的一種語法現象之后,學習另一種語法現象之時,就兩種語法現象進行比較,如學過形容詞性物主代詞之后,在學習名詞性物主代詞之時,就已經學過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名詞性物主代詞進行比較,來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名詞性物主代詞。比較的語法教學也可以用在語法總結復習之時,比如學習了五種動詞基本時態之后,就五種時態在用法、語義、語用等方面的區別進行比較,以幫助學生鞏固掌握。復習時,比較方法的語法教學應該是在足夠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的比較,而不是單純的語法概念、術語的比較。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與技巧】相關文章:
淺析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技巧及方法01-16
英語詞匯教學的技巧分析11-26
農村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激勵方法02-25
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技巧11-30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探討03-27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初探12-01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及考試技巧研究03-12
談高中英語詞匯有效教學方法02-24
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芻議02-2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