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農村低壓普通工業用戶私增容量探索
論文摘要:當前農村低壓電網一般工商業私增容量的情況非常普遍。文章就新時期農村低壓一般工商業用戶(普通工業用戶)私增容量展開分析和探討。介紹了一般工商業用戶私增容量的現狀及后果,闡述了其存在原因,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論文關鍵詞:新時期;工商業用戶;私增容量;探索
一、一般工商業用戶私增容量的現狀
在當前新的農村經濟形勢下,小規模的企業不斷發展,農村低壓電網一般工商業私增容量的情況非常普遍。由于低壓電網容量不斷增加,直接影響了農村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用電,影響了供用電和諧和企業的優質服務工作。
二、私增容量造成的后果
第一,由于企業用戶私增容量,使變壓器負荷急劇上升。變壓器的增加不及用戶設備的增長,經常造成變壓器過載運行。在用電高峰期間,經常造成低電壓,變壓柜內設施燒毀,變壓器燒毀,零克跌落的嚴重后果。私增容量,不僅造成電力設施的損壞,而且因為這些企業用戶在低壓電網上接電,首先會直接影響該配變下照明用戶的用電環境,發生電燈暗,空調啟動不了的現象,造成照明用戶不滿,增加了用戶對低電壓的投訴量,直接影響供用電的和諧,而且對供電企業的供電可靠性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二,電能表經常燒毀,直接造成國家財產損失。電能表燒毀后,電量無法抄錄,只能按前幾個月估算,往往在這種情況下用電戶便宜,國家損失電量。如果因過載損壞個別的元件,計量系統損壞,而還能繼續供電,此時用戶以近期不生產為理由,損失電量將更加巨大。如果給該用戶采用電流互感器計量,那么將更加無法控制超容用戶,甚至出現導向作用,專變用戶專變不用,重新申請回到農公變上用電的情況。
第三,現在實行營銷精益化管理,考核分臺區配變的線損,不僅考核配變線損低,而且對配變的每月線損小于零和線損大于10%的配變臺區占所有臺區的比例進行考核。超容量使用計量表計,往往計量不準,對配變的臺區線損管理影響非常高。由于企業用戶每月在正確交納電費,向用戶追補電量,非常困難。
三、存在原因
第一,農村低壓一般工商業的企業用戶,在建設初期,由于規模較小,資金短缺,從小打小鬧開始,創業初期用電容量較小。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后,將增加設備,擴大再生產,增加用電量。如果在成形的第一時間進行控制,將很有可能遏制一些小企業的發展,從而間接影響到當地農村經濟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從實際情況來看,私增容量嚴重的情況一般是經濟非常發達,特別是家庭企業非常多、小規模企業較多的地區。
第二,《供電營業規則》急需完善和修正。以用戶的裝機容量區分用戶的設備容量有失合理性,很難從根本上、源頭上控制。農村低壓用戶中,有的用戶裝機容量100kVA,由于負載率和同時率較小,實際用電負荷很小,需量只有在10kW左右,雖有的用戶裝機容量只有10kW,但屬于電阻性一類,負載率和同時率較大,實際負荷很大,需量較大。從這一點看,從用戶設備容量上來定義用戶使用負荷,缺乏合理性,《供電營業規則》的規定有失科學性。而且由于在《供電營業規則》中,對采用低壓供電的允許容量是100kVA,而對100kVA以下的用戶拒絕供電,將受到電監會的注意。如果這樣的話,供電企業在電力設施的投資上,兼顧生活照明的情況,投資將非常巨大,最終將直接影響居民的用電水平和生活質量。
第三,用電檢查管理不到位。首先由于管轄員工不具有檢查資格,其次迫于電費及時回收的壓力,電費要求月底清零,怕用戶故意刁難延期交費,不愿做難人,同時由于優質服務的需要,怕用戶以態度不好惡意投訴,從而往往缺乏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通知的機會,成為事后諸葛亮。而且由于容量貼費取消后,用戶私增容量的成本降低。雖然按照供用電規則第一百條規定,私增容量承擔每千瓦(千伏安)50元的違約使用電費,但因各種原因,實際情況處理并不樂觀。
第四,用戶私增設備造成后果后,處理難。當發現用戶私增容量后,發放違章通知單,用戶不予理睬,處罰難。除非按照相關規定,嚴重違章的給予停電,否則,用戶照常用電。如果過分增容致使表計燒毀,企業主來申請表計調換,供電企業將非常被動。如果不批準,將直接造成該企業訂單完不成,職工放假,企業停工等情況,甚至會發生企業破產等極端個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增設專用變壓器,在企業主的軟磨硬泡的情況下,從建設和諧社會、國企承擔社會責任、人性化等角度考慮,供電企業一般都會屈從。
第五,電價標準和申請專變的復雜性不利于用戶申請專變的積極性。其一,申請時間長,費用高。高壓線路投資,購置變壓器和配電柜等費用較大,對一些初期的企業來說在時間上等不起,在經濟上受不起,畏難情緒大。而且申請專變時,供電企業為避免電費回收難的困境,一般要簽訂電費質押協議,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增加了企業的重擔。其二,現行的電價標準不利于企業主的積極性。專變屬于用戶投資,最少在10萬以上,但投資315kVA較小容量的專變用戶用電價水平成本卻要高,得不到實惠。按浙江省的現行電價水平,專變用戶要承擔銅、鐵損的電量,電度電價不滿1千伏低壓電網供電0.904元/度,而專變為0.866元/度,相差僅0.038元/度。在不考慮銅、鐵損的情況下,以每月3萬度計算,每月節約1140元,十幾萬元的投資將要經過十幾年才能回收,如實行三費率電價,平均電度電價將可能更高,直接影響企業主的積極性,能低壓供電盡量低壓供電。
第六,電力電源性缺乏,直接打擊低壓大容量用戶的專變供電熱情。由于近期電力供應的相對缺乏,經常實行有序用電,專變用戶由于電量相對較大,先進技術控制方便等原因,專變用戶將實施計劃用電。在輪休期間用電或超過上級的用電指標用電,將通過遠程的負控總端進行限電處理。
四、解決辦法
通過堵、疏結合的方法進行解決。
第一,組織規范的用電檢查人員隊伍,結合2012年居民用電服務質量監管專項行動全國實行的居民用電滿意工程,進一步確立供用電合同的重要意識,規范合同的簽訂,進行長期超容量用戶的專項工作整治。按照供用電合同規定,開展用電檢查工作。對私增容量用電量,嚴肅查處,限期拆除私增設備,并按照合同規定進行處理,減少大負荷用電對居民用電電壓合格率的影響。
第二,修正《供電營業規則》,對用戶申請容量重新定義,可以有效的促使電力用戶降低負荷電流,使用就地的無功補償,有效使用有功電流,起到降損節能的綜合作用,實現低碳經濟。
第三,加大電力供應,實施低壓電網建設,縮短供電半徑,進行變壓器的經濟配置,以適應低壓電網農村經濟的發展。政府部門要引導農村企業,對一般工商業(普通工業用戶)進行規劃性的發展,三合一企業,實現一般工商業用電與農村居民生活用電的分區供電方式,生活區與企業區分開。浙江省海寧市實行的“兩新”工程建設提供了有效的示范。
第四,改革電價機制,對低壓一般工商業用戶實施力率考核,符合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降低10kV專變供電用戶的電價水平,實現使用專變供電比低壓農公變供電電費成本低,從經濟角度引導大容量用戶10kV供電的積極性。對于容量較大用戶,督促其使用專變,供電企業對這些用戶轉為專變在變壓器的申請和建設方面需提供綠色通道,在辦理專變的申請過程,對供電方案的答復、驗收等過程主動配合,提高效益,縮短時間,給予一定的優惠,提高大容量用戶對專變供電手續的畏難情緒,從而引導其提高使用專變的積極性。
第五,充分使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無線集抄、載波集抄和遠程負控等先進技術運用于低壓用戶電能表進行現場管理。通過用戶實時信號的收集,及時發現用戶的用電狀況,必要時實現負控停電。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同時,對表計的電量情況每日進行保存,避免表計燒毀電量無法計算,避免國家利益的損失。
【試析農村低壓普通工業用戶私增容量探索】相關文章:
試析工業品品牌營銷11-29
試析涉外職業培訓模式實踐探索11-29
試析高職學院專業設置及辦學特色的探索12-02
試析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03-05
試析初中化學有效課堂的研究與探索12-08
試析“數字電子技術”教學與實驗改革探索12-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