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上好新課程的思想品德課
一、帶著愛心走向學生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在所有的東西中間,人最需要的東西是愛。”學生最需要教師的愛,需要與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和理解。教師要熱愛學生,就要做到“理智公正”、“不挖苦學生”、“不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不心罰學生”、“嚴愛結合”。
在課程改革理念的支撐下,教師要帶著鼓勵,帶著微笑走向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要善于運用鼓勵性評價,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氣和學生說話,激勵學生,鼓勵學生,寬容學生,等待學生,賦予他們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翱翔的藍天。
二、要引導學生學習
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引導可表現一種啟迪,當學生迷失方向時,教師不要輕易告訴他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引導也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畏懼時候,教師不要拖著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比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下冊第一課《珍惜無價的自尊》一文時,根據學生生理變化突出、身體成長快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從心理上尋找自己的位置,關注自我形象以及自尊的需要,認識自我,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優缺點,懂得自尊和知恥,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小組展開討論,在全班進行交流與評選,評選出“樂觀之星”、“自信之星”、“助人之星”。由于引導正確,方法得當,學生自主參與,解決了學生面臨的問題。
三、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學生在經驗儲備、發展水平和個性特征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教學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采用適當“調試”的方法和各種“差異教學”的策略,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獲和提高,使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
四、實行開放式教學
1.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礎上與教師傳授的信息在互動中建構和發展起來的學習。這種互動和建構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要特別注意學生學習的接受性。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為教而教,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這種灌輸式的單向互動,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師與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學生在相互啟發和感染中獲取知識,促進他們知識、能力、情感和覺悟的健康發展。比如在教學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一文中,可以先讓學生閱讀引言中的案例,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并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現象進行互動學習,分組討論并剖析學生身邊較常見的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指出避免和矯正這些行為的有效方法。通過互動合作,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從小學法、知法、懂法、守法。
3.突出探究式學習。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是“鼓勵學生在實際的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根據這一理念,教材在每個單元安排了一個探究活動。圍繞主題,展開探究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發現問題開始,分組活動揭示主題。然后根據主題進行教學,層層展開。讓學生結合生活,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掌握運用,最后歸納總結,得出結論。這種探究式的教與學過程,從發現問題開始,展開一系列的分析研究,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
【怎樣上好新課程的思想品德課】相關文章:
新課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課學習方式轉變的探討11-23
淺談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生活11-18
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12-04
思想品德課核心思想與整個初中教學的探究12-10
在思想品德課上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11-21
試探中學思想品德課中的美育教育12-04
信息技術在思想品德課的應用論文03-16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12-11
淺談思想品德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12-05
思想品德課的道德概念教學分析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