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淺析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專業人才培養

    時間:2024-07-10 14:55:17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淺析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專業人才培養

      論文關鍵詞:民族高等院校 材料化學 人才培養

      論文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原則和經驗,調查我校往屆畢業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對社會的適應性,提出了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形成了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的基本規范,這將為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的發展以及提高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力保證。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材料的發展水平始終是時代進步和社會文明的標志,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創造材料的歷史[1]。同時,材料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也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當代,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并列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其中新材料更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先導[2]。因此,對于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如何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體現民族高等院校的特點,體現“面向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服務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辦學宗旨,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1 材料化學學科發展狀況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建立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現已發展成為一門完整的獨立學科[3]。我國的材料教育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正遵循著從寬廣到細分又從細分到綜合的科學發展普遍規律,體現了社會需求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素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4]。新中國成立初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制約和前蘇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行業培養通曉某一專業技術的工程技術人才[5]。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迅速發展和不斷完善,幾大類材料之間呈現出更多的內在聯系和共性,各學科之間相互交叉和滲透,材料科學技術及人才培養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20世紀90年代,教育部將原20余個工科材料類本科專業整合為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四個二級學科專業,并提出了綜合性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引導性專業,在理科方面設置了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兩個專業,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6]。
      2 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定義是:研究有關金屬、無機非金屬、有機高分子等材料的組成/結構、測試/表征、制備/合成、性能/應用四要素及其關系的科學技術與生產[7]。對材料基本四要素的認識和理解要有動態的觀念。材料的結構與成分著重在于研究包括原子的類型及所觀察尺度范圍內原子的排列組合;材料的合成與加工則使原子、分子可得到特定的排列組合;而由不同原子、分子及其排列組合所得到的材料具有所需的使用性能;對材料性能的各種測試和微觀層次上的表征構成了材料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正是因為材料化學專業是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從細分到綜合而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專業,各學校在設置這個專業的課程體系時各有側重。由于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往往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本文提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建設[8]:分析國內外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基本原則和發展趨勢;調查我校往屆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調查我校畢業生工作單位對他們的滿意度,征詢用人單位對材料化學專業人才的要求;調查主要的少數民族生源地區對材料化學專業人才的要求;調查主要的少數民族生源地區的產業發展規劃;分析我校現有的材料化學課程體系,分析該課程體系與畢業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之間的關系,找出目前課程體系的不足并提出改進的措施;提出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確立主干課程;研究主干課程的基本內容,確立主干課程的銜接關系。
      3 材料化學專業人才培養
      專業課程的教學可采取多元化手段,鼓勵教師將其科研成果進行精選、提煉并轉化為本科生大型專業綜合性實驗[9]。根據培養計劃,學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間完成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化學基礎實驗,在大三期間完成了高分子化學、材料化學等專業基礎實驗,那么到了大四上學期,學生經過三年的實踐訓練,應該說具備了開展大型綜合性實驗的能力,教師就可以安排專業綜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可以作為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專業實踐選修課開設,設置20個左右學時,這樣不僅規范了綜合性實驗的開設,同時也通過課時費等形式給了教師一定的激勵機制。綜合性實驗的基本流程可大致設計為:學生查閱資料→學生選擇指導教師并提交實驗申請→教師審查答復→學生做實驗→學生提交實驗報告和結論→教師評閱給分。教師可根據各人不同的學術專長分別擔任不同實驗項目的指導,但實驗報告的最后評閱應當由實驗指導小組集中進行,以保證客觀公正。另外,綜合性實驗還可以和本科生畢業論文進行良好銜接,這樣使得學生在某個課題上有機會真正深入下去,最終達到培養專業創新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松林,阮建明,劉繼進,等.中南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35-136.
      [2] 柳云騏,張曉云,葉天旭,等.材料化學專業的定位及其課程體系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5(2):60-63.
      [3] 陳曉剛,袁毅樺,陳純馨,等.地方高校設置材料化學專業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化工,2006(10):103-105.
      [4] 周靜.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專業實驗創新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3):48-50.
      [5] 陳東初,袁毅樺.關于材料化學專業材料化學課程建設的一些探討與實踐[J].廣東化工,2006(10):105-107.
      [6] 錢力,鄭懷禮,趙會明,等.材料化學專業開放性實驗教學的設想[J].高等建筑教育,2003(2):76-77.
      [7] 鄭懷禮,錢力,賈曉燕,等.材料化學專業分析化學實驗課探索[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137-138.
      [8] 羅志勇,趙會明.材料化學專業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27-128.
      [9] 李琳,張愛清.關于科研融入材料化學本科教育之創新機制的建立與實施[J].科技創新導報,2008,34:103-104.

    【淺析民族高等院校材料化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專業人才培養】相關文章:

    淺析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03-26

    淺析高師音樂專業民族民間音樂教學改革12-10

    淺析關于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11-20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索01-16

    淺析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12-12

    淺析網上針織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03-26

    農業類專業適應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的研究11-19

    淺析關于民族預科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分析研究論文11-22

    關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應用型翻譯課程體系建設探析11-20

    •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精品欧美激情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xxx|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产精品素人搭讪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suv |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久久精品成人|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丁香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