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名著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思考與探索
新課程指出,中學生要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提高認識,形成思想,樹立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因而,讓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名著,背誦一定數量的名著,對于提高人文素質頗有幫助。結合自己指導學生經典閱讀的教學實踐,談一談“以名著閱讀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這個話題。一、以名著閱讀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意義
名著,是“具有推崇價值的有名的作品”。《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學會制定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讀物總量不少于260萬安,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從現行語文新教材可以看出,已加大了名著閱讀的重視程度,一些地區的中考、高考試卷中也出現了名著閱讀的題型,引起了廣大語文老師對名著閱讀教學的高度重視。經典名著,魅力永恒,常讀常新。正如赫新斯所言“經典著作是每個時代都具有的當代性書籍。”中外名著斗奇爭艷,燦若星河,大多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創的個人風格,有利于開拓視野,領略古今中外世界的五光十色,一覽中外各國風土人情的生活畫卷,吟味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理解作家對人生深邃剖析的思想哲理。經典名著的價值在于典范語言的熏陶,在于心靈的滋養,在于對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在經典名著的殿堂里徜徉,可以汲取智慧,凈化心靈,豐富精神,愉悅人生。而名著閱讀之于語文教育,可便學生打破時空的界限,與文學、思想大師進行心靈的溝通、生命的對話,以便使學生在生命與語文學習的起點時就占據精神和生命的制高點,為終身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二、以名著閱讀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1.依據課標,精選書目
青少年時期多讀名著,讀好名著,是一生受用的。由于初中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畢竟是緊張的,因此我們務必引導學生選好書。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閱讀經驗,制定了合理的閱讀順序,教師可以根據這個循序漸進地安排。同時我們還可以補充相關的閱讀作品。如閱讀完《湯姆歷險記》可以插進《魯濱遜漂流記》;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以插進《老人與海》、《熱愛生命》等作品。這樣的相關閱讀,可以拓寬他們的閱讀視野,也可以加深他們的閱讀體會。
2.集中閱讀,營造書香氛圍
集中閱讀有相當大的好處,學生能夠在老師創設的氛圍中認真深入地閱讀,可以在師生共讀的情景中提高閱讀的興趣。而專題研究則讓學生從泛泛而讀走向深入,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一點自己的思考。專題研究還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合作探究中進行思想的碰撞,體驗的交流。 3.引導誦讀,精泛結合
熟讀成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傳統學習方法。在熟讀的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地把前輩大師的思想、內容,文章的節奏、語言的精美、語匯的豐富等等都嘗到了,這樣積累多了也就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成為自己的東西。這是學習語文進而提高 語言水平的最好方法。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通過熟讀,記住文章的全部,今后會在實踐中不斷地消化。有的文章可以受用一輩子。有很多文章可以讓同學們背誦,,如課文中的名篇。在背誦的同時,要求學生通過查字典、看注解,自己理解,不懂的再提出來。沒有廣泛的閱讀,精讀得來的知識能力無法得到鞏固,更無法得以遷移,而泛讀有打開眼界、擴充知識、培養興趣、提高能力的各種功效。此外,還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摘抄資料。
4.課外拓展,向社會延伸
經典名著往往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能反映社會百態。因此在名著閱讀中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當今時代特征進行解讀,從而讀出名著的深層含義,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名著均已拍成電視,老師可引導學生看守了電視再來欣賞優美的文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總之,學生的名著閱讀對學生增長知識面,培養語感,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高尚的品德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讓名著成為名師,全面提高學生讀寫思行的素質,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閱讀名著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思考與探索】相關文章:
高級研修中提升校長科研素質的思考12-02
淺析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學生創新素質教育的探索與思考論文03-10
淺談利用社團活動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思考03-04
企業人文管理的若干思考03-30
美術教育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影響11-23
提升哲學素養的思考03-13
小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03-30
淺談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論文06-20
高職院校學生環保素質培養的思考與實踐11-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