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方法研究論文
引言:隨著2015年1月1日我國新環保法的實施,我國的環境保護意識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環境保護成為了我們社會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水質環境監測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眾所周知,水是人們能夠健康生活的保障,沒有了健康的水資源,我們全人類都有可能面臨著很大的威脅。隨著人類進入工業化的步伐,人類的生產生活對江河湖海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傷害,水質環境嚴重惡化。水質環境監測主要是為了利用科學技術對各地區的水質情況進行實時的了解,并根據數據環境監測狀況找出該地區的水質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從而保障水環境的安全。四十幾年來雖然我國的水質環境監測已經在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相較于發達國家來說,我們的發展還是比較落后,另外工業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重金屬、氮、磷等多種危害水質的元素進入水體,所以為了能夠更有效地掌握水環境存在的問題,我們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水質環境監測技術,并要求各個有關部門制定詳細合理的污染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同發展。
一、水質環境監測的內涵
水質環境監測就是監測水體中各種污染物的比重以及他們的變化趨勢。另外,在監測江河湖海的水質狀況的時候還需要測定水流的速度和質量。這項工作是環境監測中比較基礎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能將這項工作做好我們就可以根據數據有效地進行水資源的保護,還能為整個環境系統提供切實有效的數據支撐,而且它還能為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依據。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在監測的過程中做好布點、采樣、分析、數據處理、綜合分析這五個方面。
二、水質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水質環境監測是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的基礎,也是直接關系到人們身體健康的具有戰略性價值的要素,是實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全球水資源污染越發地嚴重,所以水質環境監測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目前,我國水質環境監測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缺乏科學統籌管理
在水質環境的監測中很多還存在著分工不明確的現象,這種現象會導致各部門之間不能協同合作,因為監測路線比較復雜,所以也會是監測路線變得比較混亂,在行政管理中,網絡管理是按照行政隸書管理來運作的,這會導致在水質環境監測中出現嚴重的條塊管理現象,也會使各個區域中監測到的數據出現差異。
2.2有機污染和無極污染的監測力度不協調
因為在我國的發展道路中,有機物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目前我們對各大中小型河流監測的項目主要是以無機污染物為主,這種現象會導致水質環境監測不能得到全面而準確的數據,所以就不能準確測算出各個水域的污染程度,達不到監控的效果。
2.3縣級環境監測站硬件和軟件配備跟不上環境監測條件的要求
現在我們對各個地方水環境的日常監測管理工作還是落在各個地方縣級環境監測站上,而目前縣級環境監測站普遍存在人員素質不高,人員流動性大,人數不足,設備老舊等問題。隨著我們整個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對我們環境監測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往往存在基層環保監測條件跟不上要求。
2.4缺乏科學有效的分析方法
我國的水質環境監測分析方法還在發展中的道路上,所以我們在水質環境監測方面的技術還比較低,分析方法的適用性也相對較低,還沒有達到水質監測的最低要求。
2.5缺乏科學有效的調研
從整體來看,我國很多部門的辦事方法都過分依賴于以前的經驗,環境監測部門也不例外,我們在進行環境監測的時候大都缺乏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調研。
2.6不能滿足環境預警的要求
水質環境監測預警系統是多種技術混合運用的系統,它需要科學系統地管理模式,但是我國的環境部門的管理模式還缺乏科學性,所以不能完全滿足環境預警的要求。
三、優化水質環境監測的方法
3.1加大水質環境監測的力度
環境監測部門應該加大水質環境監測的力度,使監測結果更真實更科學。針對有機污染物和無極污染物監測不協調的問題,應該要適當增加對有機污染物的檢測項目,以增加水體中對有機物化驗數據的準確性。
3.2加大檢測儀器的研發
因為我國的水質環境監測技術還處于發展中的狀態,所以我們需要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加大對水質檢測儀器的研發,從根本上增加水質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3.3國家應該加大對縣級三級監測站的政策和資金投入
縣級環境監測站是環境監測的基礎,上級環保部門應該加大對縣級站的政策傾向和資金投入,給縣級站配備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員和先進的設備,從而讓我們縣級環境監測站更好地應對目前越來越繁重的環保工作中。
3.4建立科學有效地分析方法
科學有效地分析方法是水質環境監測的基礎,我們應該參照國外的分析方法,針對我國各個水域以及水的種類的不同,制定一套合理的標準分析法,進一步完善整個水環境監測程序。
3.5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為了能夠合理利用并努力讓人們使用健康安全的水資源,我們需要努力做好水環境的監測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水質環境監測的成果。
3.6為環境預警建立模型
為了滿足環境預警的要求,需要利用各種模型建立環境預警體系,實現高效的水質環境應急機制。
四、總結
我國在整個發展的進程中都比發達國家晚一點,水質環境監測也相對較落后,雖然我們發展比較快,但還是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所以我們肩上的責任仍然比較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要積極地提高我國水質環境監測的技術,并對水污染元素進行系統地分類,特別要重視有機物對環境的污染。我們需要借鑒并在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加強高新技術的提高,并堅決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以此來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貴寶.我國水環境質量標準的發展.水利技術監督,2003,11(3):15-17
[2]曹鳳中.國外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的進展.國外環境科學技術,1986,(3):19-20
[3]劉曉茹,周懷東,李貴寶.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中國水利,2004,(9):51-52
【水質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方法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論文11-28
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06-18
教學的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11-14
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論文06-18
績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論文05-27
大學課程評價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研究論文11-19
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研究論文12-19
誦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論文12-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