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企業財務思路加強企業會計管理
【摘要】近年米,適時管理思想傳入我國,并逐漸為會計理論界的人士所熟悉。 業財務風險適時管理的本質,是通過分析、計暈企業所面對的財務風險,采取財務和非財務的方法和手段,降低、規避財務風險或者實現與所承擔的財務風險相對應的財務收益的過程。
【關鍵詞】財務管理 方法
近年米,企業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理念逐步成為業界的共識。這一觀念的轉變,有利于企業及時發現繹營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水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尤其是隨著金融市場和企業組織形式的不斷完善和創新,企業牛產經營過程的社會化程度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財務活動越來越復雜,財務管理也逐漸由單一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其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一、企業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性質分析
(一)企業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客觀性在合法經營、依法納稅的前提下,企業盈利越多,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這就要求企業須把傳統計劃繹濟條件下的事后算賬轉為事前預測。那么,把財務管理擺在企業管理的中心位置,加強財務內部控制,便是存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客觀要求。
(二)企業以財務管琿為中心的必然性從財務活動的綜合性而言,企業經濟活動包括使用價值運動和價值運動,價值運動由財務活動表現,企業其他經濟活動均屬使用價值運動,價值指標可以匯總,可以全面反映使用價值的生產與交換過程,綜合反映牛產經營活動,綜合監督各項經濟活動的運行。
從財務管理目標的全局性而言,企業管理須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而財務管理的總目標恰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其他各項管理目標均為財務管理目標服務,是圍繞總目標的具體目標。
從財務管理職能的控制性而言,財務管理的職能有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其中,財務決策與財務控制起著關鍵作用,甚至關系著企業的興衰成敗,決定著其他各項管理活動的產生、變更或消失。
從財務風險的制約性而言,企業的供應、十產和營銷活動,除了考患需求的變化,還應考慮能否以較低成本籌措所需資金,能否進行分散風險的組合投資,能否在進出口貿易中減少外風險等一系列問題,從防范和化解風險角度出發,企業理應加強財務管理。
(三)企業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現實性企業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改革企業產權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資本經營的基本要求,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經過實踐證明的。
現代企業最重要的組織形式之一的董事會的摹本職權包括制定財務預算、計劃,決定投資、利潤分配方案和注冊資本的增減,而其他管琿的決定權下放到了董事會的委托機構——經理層,財務籬理在企業中處于全局性的地位。結合我 市場經濟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企業必須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合理安排資本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本成本,實現資本增值。
二、適時管理在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1.企業財務風險適時管理的組織 礎,即:董事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琿部、業務部門。
董事會主要是確定集團的經營目標和經營政策,風險管理委員會的建是為了確保企業存資本運營中實行有效的風險管理,它承擔董事會的日常風險管理職能,定期向董事會報告風險方面的有關問題,確保集團有完善的內摔機制,并對內控和風險管理狀況進行評估;清楚地反映集團所面臨的風險,指出主要風險;批準風險管理策略。
風險管理部是以總經理為管理主體的風險管理層,是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的風險管理機構,其組成人員包括經營管理層和總經濟帥、總會計帥。
風險管理部通過制定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策略,報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批;實施風險評估,全面評估公司的風險狀況;將公司指定的風險管理戰略和政策付諸實施。同時,監督業務經營管理部門的工作,監督促使其嚴格遵循風險管理程序;審查各業務部門的風險報告并評價其風險管理業績。
業務部門是風險管理工作的基礎,是集團整個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職能是執行風險管理部制定的風險管理戰略和政策,協助并支持風險管理部的工作,并且需要及時向風險管理部匯報和反饋有關信息。
2.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具體策略。主要包括風險回避策略、風險接受策略、風險防范策略、風險轉嫁策略和衍生性工具的避險策略。
風險回避策略是一種最徹底地處置風險的方法。通過回避風險,可以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完全徹底地消除某種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而不僅僅是減少損失的影響程度。然而,回避風險終究是一種消極控制風險的方法,為此要放棄或改變正在進行的經濟活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風險接受策略的適用條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企業財務能力足以承擔風險損失的極限值;其二是采取其他風險管理技術的費用大于自我承擔風險所付出的代價;其三是風險管理缺乏處理風險的知識和經驗,疏忽處理或沒有意識到風險的存在,無意識地承擔風險。風險接受策略通過將企業自身承受的風險以及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財務風險承受下來,并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以減少風險或減少不利事項的發生。企業可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特定財務風險的關鍵變量并加以控制,以減少風險程度或減少不利事項的發生,使財務活動朝有利于企業的方向發展。
通過制定適當的防范措施,將企業面臨損失的風險單位分離,而不是將它們集中于可能遭受同樣損失的同一地點。對于同行企業所發生的風險損失進行分析研究,探尋事故成因,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為應付潛在的嚴重損失環境制定應急計劃,并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教育與培訓,使他們了解風險、防范風險,知道在風險事故實際發生時如何處置風險。
風險轉嫁策略主要包括財產轉嫁策略和財務成果轉嫁,前者可以用有經營管理特長或經營經驗豐富的人員經營,完全避開風險。即使有風險,也可以通過合同得到合理處理,避免造成聲譽上的損失。后者是將存在風險及其損失的財務成果進行轉嫁的方式,但這種轉嫁方式是在轉嫁的同時可能付出一定的代價。
衍生性金融工具既可用于防范商品價格風險,也廣泛應用于防范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貨幣購買力風險、信用風險等。這些衍生性工具為投資者提供了保值投機和套利的機會。利用衍生性工具管理財產風險,可以對資金進行套期保值。
三、結束語
財務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經營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和分配以及貫穿于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進行的全面管理。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一則企業管理必須由計劃經濟中的以生產計劃為中心,轉變為市場經濟中的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二則財務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既是企業管理的突破口,又是企業運行的控制點,更是企業發展的落腳點。
【改變企業財務思路加強企業會計管理】相關文章:
企業會計管理現狀及思路03-28
談談企業會計管理現狀及思路12-05
輸血醫學教學改變思路的論文02-16
試論對加強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思考02-28
淺談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優缺點03-01
探討新形勢下加強企業財務管理01-18
加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12-06
加強醫院后勤倉庫管理02-22
企業加強資金管理思考01-1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