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木建筑的歷史文化論文

    時間:2024-07-15 11:20:19 文化藝術 我要投稿

    木建筑的歷史文化論文

      一、大唐佛教寺院建筑特點

    木建筑的歷史文化論文

      唐代寺廟建筑的基本特點是:

      (1)寺廟的屋頂平緩,而屋檐延伸深遠,柱子比較粗壯,斗拱的比例大。寺廟使用板門、真欞窗的地方比較多。單體建筑呈現出來的是莊重樸實、美觀大方的風格。

      (2)木質建筑是唐代佛教寺院藝術加工和結構統一的結果。唐代寺院木建筑的特點是氣勢宏大,規整而統一。

      (3)唐代佛教寺院的柱子、斗拱結構、梁木等構件,其承載壓力的狀態與構建存在內在聯系,從而達到了力與美的高度融合。

      (4)寺廟的色調簡潔明快,屋頂四角舒展、平遠,門窗的設計效果樸實無華,整體呈現出來的是莊重大方的形象。

      二、兩座僅存的唐朝寺院建筑文化分析

      佛教歷經規模龐大的滅法運動,多達四次,此后,中國的佛教藝術和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筑也因此走向沒落。在悠遠的歷史遺留下來的古建筑里,人們很難再看到唐朝以前的地面建筑了,也許是自然災害、滅法、戰亂和木建筑壽命短等原因,導致唐代異常輝煌的佛教建筑永遠消失。然而,就在1937年的一個夏日,清末建筑學家、思想家梁思成抵達五臺縣城,他沒有去臺懷鎮參觀五臺山寺廟集中的地方,而是北上,潛入那些偏僻的荒山野嶺,在達豆村鎮附近發現了佛光寺。這里就是梁思成曾經考察過的敦煌石窟第61窟圖中呈現出來的唐代五臺山“大佛光之寺”。過了若干年以后,梁思成在回憶起這次經歷時,講到自己在黃昏的時候來到豆村,在附近見到佛光寺時,他驚喜若狂,他說“:我們一向所抱著的國內殿宇還必有唐構的信念,在此得到一個證實了。”[3]

      五臺山遺跡佛光寺的建筑文化。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也即471年至499年間。位于五臺縣豆村鎮東北的佛光山中。在隋、唐時期,佛光寺的游客很多,香火興旺,長安、敦煌等地的人慕名而來。佛光寺在日本、東南亞等地區的影響力也頗大。唐武宗曾下令消滅佛法,佛光寺因此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此后,唐宣宗于大中十一年重新建造東大殿,現存的殿內壁畫、塑像、石刻,以及殿外的經幢、墓塔均為唐代遺留下來的建筑。此外,佛光寺內還有唐代壁畫、石幢、塑像、墓塔、漢白玉雕像等建筑物流傳后世。兩座石幢為平面八角形,一座位于東大殿前,是唐大中十一年前重造的;另一座石幢的位置在東大殿的前院中,卻是唐乾符四年(877)重新建造的。佛光寺在寺內坐東面西,東、南、北三面則是群山環繞,松柏蒼翠,景色秀麗。佛光寺最大的特點是因勢造寺,寺院的西面開闊,一走進寺院,展眼望去,能觀望到層層升高的屋檐,13米高的臺基上是東大殿。大殿有七間房那么大,里面的深度占據四間的距離,環境清幽。單檐,無廊頂。前檐的五間設有板門,兩間安置了直欞窗,另外的三間以厚壁圍起來,錯落有致,和諧而不單調。大殿內設置檐柱和內柱各一周,柱礎為寶裝蓮瓣的石雕,十分精美,且罕見。后檐柱和后槽金柱因地制宜,巧妙地設置在了所開鑿的山崖位置上。內外柱頭上和柱與柱中間設置了碩大的斗拱以支撐梁枋在柱頭上的壓力,且承載屋檐的重力。大殿的柱頭斗拱分擔著大梁上面的負荷,后尾壓在四袱椽兩端的下面,作用不小。大殿內供著“華嚴三圣”等37尊形象生動的彩塑,大殿內的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還有少量精美唐代壁畫,壁畫、板門和立頰背面的唐人題記,被后人稱作“唐代四絕”。佛光寺的東大殿占據七間大小,東大殿內部的結構布局顯得比較精巧,但從外看去,則是穩健壯觀。大殿內的塑像、壁畫有不少是唐代時期所作,這些塑像、壁畫與建筑設計結合,渾然一體了。唐代的佛塔不在寺院中心,而在院外,但佛塔仍是寺院建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佛光寺外形呈現出來的是樸實的特點,比如寺廟的柱子、門窗、斗拱、墻壁等,并沒有什么艷麗的色彩,而是涂成了土紅色,符合佛教自身不張揚的特征。佛光寺的大殿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卻被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佛光寺出色的設計,打破了日本學者“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筑”的斷言,給后世留下一道建筑的風景。

      2.五臺山遺跡南禪寺的建筑文化。南禪寺位于五臺縣李家莊西側,名氣頗大,寺院卻不大,由東、西兩院組成。就位置而言,東院給僧人居住,安靜深曠;西院則是由菩薩殿、觀音殿、十王殿和大佛殿這四座院舍組成的四合院落。大佛殿重建于唐建中三年,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之一,又是歷經千年烽火而保存下來的一座罕見古寺。從結構上看,大佛殿的面較寬,深三間。大殿建在了一米來高的臺基上,殿前有近似方形的月臺,這種建法是我國古代建筑中較為罕見的形制。大佛殿為標準的唐代寺院建筑,有單檐歇山式屋頂,前檐明間設板門兩扇,兩次間安破子欞窗。大殿由12根檐柱撐起屋頂,墻其實不受力,只是起了阻隔防護的作用。西山墻有三根抹楞方柱,其余為九根輪廓秀麗的圓柱。大殿古老的方柱為創建時的原物,圓柱卻是后來重建時的替代物。檐柱上面的斗拱使殿堂的空間顯得開闊、疏朗。斗拱碩大、雄壯,這也是唐代寺廟建筑風格的一大特色。大殿內的17尊佛像,秀眉善目,體態豐滿,儀態端莊,很有親切自然的風范。尤其是色彩的搭配,和諧自然。頂梁架的轉角處,大角梁通內外,檐頭翼角微微挑起,不是很明顯,給人感覺平緩古雅,大氣和諧,這是古代遺留下的建筑方法。南禪寺大佛殿距今1200余年,歷史悠久,它是古代遺留下來的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之一,為我們研究唐代建筑的結構、形制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三、大唐佛教寺院建筑的研究價值

      唐代是我國佛教發展極盛時期,佛教寺院文化也是我國建筑藝術的精華。佛光寺和南禪寺是我國目前保留下來的僅有的少數唐代寺廟建筑的其中兩座,為后世研究大唐寺院建筑文化提供了寶貴的依據。佛光寺內藏有不少珍稀的佛教文物,因此,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亞洲佛光”之美譽。寺中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畫、唐代題記,被人們稱為“四絕”,這些罕見的建筑物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南禪寺和佛光寺的建筑風格,讓我們領略到了大唐寺院建筑設計所獨具的民族特點,也深刻理解了彼時寺廟建筑的環境和建筑設計的文化內涵。

    【木建筑的歷史文化論文】相關文章:

    歷史文化論文致謝詞12-12

    關于屠格涅夫《木木》的藝術手法論文12-04

    歷史文化的城市導向綜述論文02-14

    歷史文化街區景觀環境改造設計探究論文03-05

    建筑論文提綱03-12

    商業性歷史文化街區導視初探論文02-14

    建筑科技論文的寫作11-22

    建筑勞動論文提綱12-11

    建筑企業項目管理的論文11-08

    建筑設計論文提綱11-14

    •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 好吊妞视频精品|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66|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99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99热|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