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中西方價值觀不同

    時間:2023-03-20 12:49:41 梓欣 商務英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西方價值觀不同

      價值觀是幫助人們辨別好與壞、美與丑、正確與錯誤、真實與虛假等的標準。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規范價值觀念。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價值觀不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西方的價值觀:

      西方人特別尊崇個人主義,這源自于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以及財產的私有制觀念。美國學者薩莫瓦說:“來自非洲某些國家或地區、古巴以及中國的人多半會認為,企業以及生產手段應當歸國家或人民集體所有。另一方面,一些出生在美國或加拿大的人從小到大都會認為,生產手段應該歸于擁有唯一業主身份的個人所有,要么歸擁有共同業主身份的幾個人所有,要么歸合股經營公司的許多人共同所有。”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為賺得盡可能多的資產和錢財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奮斗目標,從而逐步形成以個人為中心的“個性主義”理念以及行為方式。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個人主義指的是這樣一種信條,即個人的利益應該是至高無上的,一切價值觀、權利和職責都起源于個人。它強調個人的能動性、獨立性、個人意愿的表達以及個人的隱私性。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個人意識是十分強烈的;個人的權利、財產、隱私、事業、目標等被擺在他人、集體、乃至國家之上,絕對不可分侵犯;而集體或團隊的意識則相對淡薄。

      集體主義,又稱集體本位、集體意識或團隊觀念,是指看重集體利益、重視集體力量、強調集體作用、主張依靠集體、注重協作配合、提倡團結奮斗的觀念。一般而言,貧窮落后的國家 (尤其是非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家)、民族或種族通常都崇尚集體主義精神,甚至在美國文化影響下的非洲裔美國人也尊崇集體主義。據Triandis估算,全世界70%的人口生活在具有集體主義特征的文化中(Triandis, 1990:48)。這或許是由于他們都屬于弱勢群體,長期以來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的發展滯后不僅造成國家的經濟基礎薄弱,而且導致個人的能力與機遇的極大縮水,使得個人無論是與自然作斗爭,還是謀求個人在社會中的生存和發展,都更加依賴于國家、他人或社會組織的集體力量。

      在中國,數千年來中國思想文化特別是儒教、道教以及佛教歷來強調“以和為貴”、尊崇“天人合一”、注重人情親情和團結友愛的傳統,是導致中國人看重和依賴家庭、團體和社會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文化、民族、國家擁有不同程度的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觀念,這同樣也表現為一個連續體,有些國家的人個人主義意識更強烈一些,有些國家的人則集體主義思想更濃厚一些。其中,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其個人主義觀念越強烈;經濟越不發達的國家,其集體主義意識越濃厚。

      東西方的價值觀差異有價值取向不同、社會本位不同、交往觀念不同,表現在社會、家庭等方面。

      中西方人在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上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中西方人生價值取向不同。儒家給中國人提供的價值觀念,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轉變為一種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而西方文化中人生價值呈多元化。從政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經商也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職業莫過于律師、醫生。

      2、西方的個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在神學背景上產生的,原罪觀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個人向自己負責,通過個人奮斗向上帝贖罪,由此引申出一條基督教義,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當上帝被否定了時西方又產生了社會原子觀念:個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

      而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生活的港灣,具有至高無上的凝結力。脫離家便是“游子”,強調“父母在,不遠游”。家庭中有長幼關系、夫妻關系,要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圣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

      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于過分強調,終成了一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欲”,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3、西方講功利、時效,中方講倫理、道德。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比較重功利和實效,善于算經濟帳。

      中國文化由于長期處于封建的農業社會,自然科學不發達,著重于人倫關系的調節。禮義規范高于一切,“義”、“利”之辯的結果使價值觀念產生偏差,提倡人為了符合某種禮義規范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重義輕利”被視為高風亮節、品格高尚。

      文化群落只有在其成員遵循著可以預測的行為模式時才能得以保存。同一個文化群落中,人們的衣、食、住、工作、娛樂以及社會交往都是可以預測的,并且平常得讓人往往忽略其存在。這些可以預測的行為模式建立在被稱為“價值觀”的心理活動之上。

      價值觀是人們對好與壞、美與丑、值與不值、干凈與骯臟、正確與錯誤、善良與殘酷、公正與不公正、得體與不得體所進行判斷的標準。盡管它對于文化行為的控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卻不能被看到,聽到或者體驗到;盡管它所引起的結果——人的行為很容易被觀察到,但對它本身卻無法進行直接的調查。

      價值觀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為選擇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對周圍的世界進行思考并使自己與之適應的活動。

      價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差異是在價值觀念基礎上形成的,在某種意義上,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念為人們的思想、行為提供了一套基本準則,提供了一套被廣泛認可的關于什么是“正確”與“可取”的行為方式標準。

      價值與交際行為的關系是綱與目、深層與表層的關系,交際行為各個層面的文化差異往往都可以在價值觀念層面找到解釋。價值與文化又不可分割地緊密相連,彼此都只能在對方那里得到解釋。

    【中西方價值觀不同】相關文章:

    從肢體語言差異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論文12-02

    中西方禮儀的差異06-20

    中西方有關讀書的格言09-30

    中西方交際禮儀的差異10-17

    不同角度,不同活法03-24

    不同的人、不同的品味09-25

    中西方見面禮儀的差異09-23

    不同年不同的畢業感言10-26

    不同顏色的心理效應不同09-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老司机99精品99|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久久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segui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va免费精品| 99国产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日激情日韩精品| 秋霞久久国产精品电影院|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6一12呦女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华人在线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