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主題班會設計方案匯編5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主題班會設計方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1
“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主題班會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圍繞“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端午節文化,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 向屈原學習,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活動地點:
五年(1)班教室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
五、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于
2.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
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么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山東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端午》唐 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3)《端午節的懷念》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快板:《民族精神代代傳》
3.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五年級階段最后一段時間里努力學習,以良好的狀態進入六年級。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愿意自覺去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知道每一個學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4、使學生學會珍愛生命,學會自救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在黑板上寫出班會主題: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2、收集有關防溺水事故發生的資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資料。
三、活動內容
1、 創設情境,提升氛圍。
講發生的慘痛溺水事件:一群天性活潑的十二、三歲少年在淺水域相互追逐嬉鬧,瘋玩之中,一名叫張猛的少年突然跌入了主河道,其他4名少年都不會游泳,看到情況危急,4名少年做了一個既勇敢又錯誤的決定:下去救張猛。結果,5名少年都溺水身亡,留下的是悲痛欲絕的家人。
通過講述一個真實的事件,在同學們的感嘆,惋惜中很自然引出課題,《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2、討論感悟:
(1)、上面的'孩子們為什么會發生溺水事件呢,他們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這時,給予孩子們充分的交流時間、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們在交流中,認識安全的重要性,感悟生命的可貴。
(2)、讓學生說一說身邊的溺水事件。
通過同學們講述身邊的溺水事件,再一次震撼學生的心靈,為下面學習防溺水安全行為知識做好了鋪墊。
安全兒歌
小結:人,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珍愛我們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3、了解溺水的有關情況。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見的意外事故。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 等場所。
四、預防溺水的幾點要求。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發季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因此,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要求學生必須做到六個“不”:
1、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
2、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3、深水的地方不去;
4、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5、發現有人落水,不冒然下水營救。
6、不到錢塘江邊去玩耍。
五、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介紹
六、朗誦防溺水兒歌
《防溺水兒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私自游泳很危險,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熱身第二招。
伸手踢腿彎彎腰,預備動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趕緊上岸很重要,喝補糖水解疲勞。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驕傲。
安全二字記心中,遠離危險身體好。
通過誦讀這首瑯瑯上口的兒歌,既為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學生們也從中找到了防溺水的訣竅,并牢記心中。
七、活動總結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里。同學們,珍愛我們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無情,人有情。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遠離所有的不安全!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3
教育目的
通過互相指出優缺點、使同學們進一步互相認識和理解、并取長補短:促進同學間的友誼,激發集體主義精神,使每位同學都能主動為他人、為班級、為學校著想。
活動準備
l、每位同學準備一個小節目。
2、一個存放寫有全班同學名字紙條的盒子。
3、黑板上用美術字寫上“夸長道短——同學印象談”,美術字下面畫一張嘴巴,旁邊畫些鮮花作點綴。——。
4、講臺上放一盆盆景。
活動過程
(兩位主持人甲、已上講臺,面帶微笑。)
主持人(合):同學們,大家好!(掌聲)
甲:我們來自四面八方,緣份讓我們走到一起,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班集體里,和和睦睦,開開心心。
乙:今天,我們舉辦這個“夸長道短——同學印象談”主題班會,讓大家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好樣的!同時,也讓我們發現自己的缺點,以便今后不斷上進,讓我們做得更好!(鼓掌)
甲:班會現在正式開始。講臺上放著的盒子大家都看到了,里面裝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我們采用連環抽簽法,先由我們抽一位同學,再請這位同學上臺來,抽第二位同學,并說出這位同學的優缺點,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或者提出建議。完成后,由第二位同學再抽出第三位同學,以此類推。每次時間不超過兩分鐘。
乙:大家明確游戲的規則了嗎?
同學們:明確了!
甲:好,下面就由我來抽第一位同學,他會是誰呢……讓我看看,是同學a,請上來。
乙:請你也抽一張。
(a同學抽了一張,慢慢地打開,用眼睛在教室里掃了一遍……)
(同學們有的伏在桌子上,有的坐得端端正正,也有的焦急地喊著:“是誰呀,是誰呀?”)
a同學:是同學b。
甲:在你的印象中,伺學b這個人怎么樣呢?
a同學:(舔了舔嘴唇)嗯,——b同學嘛,首先,令我佩服的就是他的成績,作為學生。首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他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具體內容略),至于他的缺點嘛,就是上課時太活躍了,因此我想提條小小的建議:b同學,你在學習上能夠成為我們的榜樣,紀律上卻不怎么樣,希望以后看到的是一位規矩點的b。
(同學們熱烈鼓掌,a回到自己座位上。)
b同學:(走上講臺)謝謝a同學對我的夸獎,你的建議我一定接受,反正大家的眼睛是最亮的,今后就看我的了。(同學們鼓掌)
乙:下面由你來抽一位同學。
(b抽了一張,迅速地看了一遍,原來是一位女同學c。)
b同學:我抽到的是女同胞c同學,她可是我們班里最文靜的。學習也挺努力;缺點嘛,就是還可以再活潑點兒——(笑聲)
甲:我原先以為我們男女同學之間很難溝通,沒想到大家相處得也那么融洽。好了,接下來我不是要c同學來評價同學,而是要讓她為我們表演一個節目,讓她“活潑”一下,大家歡迎!(熱烈的掌聲)
c同學(走上講臺,臉微微有些發紅,低頭思索了一會兒,才抬起頭):我這個人,你們也知道就是膽小。這樣吧,我為大家唱一首《朋友》。
乙:沒想到c同學不僅文靜,歌聲也是蠻甜美的。下面請你也行使神圣的權力,抽一張。
c同學抽到d同學,d同學又抽到e同學,并滔滔評起e同學來……內容略)
(輪到e同學上講臺了,主持人正面讓他抽。他卻舉起一只手說:“且慢”同學們都頓住了。)
e同學:剛才大家都是評價別人的,這回我要“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一番了,請大家不要見笑。說好了,鼓鼓掌,說得不好嘛——也鼓鼓掌,羞羞我也行。(臺下樂得直鼓掌……講話內容略。)
甲:抽簽暫緩。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我這里有四張紙,第二張是一幅簡筆畫(第一張用來覆蓋),每組請五位同學上來,第一位同學看這幅簡筆畫,時間是5秒鐘,然后憑記憶在第三張紙上畫出這幅簡筆畫,時間是30秒鐘;第m位同學看第一位同學的簡筆畫,也要憑記憶畫出來,時間限制一樣,依次類推,最后一位同學做評論家,對前幾位同學的表演及其美術作品作個客觀公正的評判。
(游戲開始,過程略。)
乙:這個游戲需要動手又動腦,大家畫得還蠻不錯的,說明我們的'動手能力也是很強的。做完了游戲,讓我們聽聽,“評論家”發表的高見。
(“評論家”評議。內容略。)
(在整個過程中還穿插一些文藝節民如相聲《吹牛》,小品《提意見》等,主要是倡導同學們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反映同學的價值評判觀等內容。)
(尾聲)
甲:短短的一節班會課即將過去,我想每個人都有所收獲。接下來請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為大家說幾句。大家歡迎八熱烈鼓掌)
班主任講話:聽了這么多同學對自己和對他人的評價,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都有一顆赤誠之心,都能開誠布公地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大家都很真誠。同學們,真誠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正是有了它,在前一階段,我們班才取得了不少的榮譽,軍訓時的“先進排”,運動會上的“精神文明獎”,年級競賽的優勝獎……正是由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赤誠之心。我們班才會有生氣有活力。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了不足之處。每個人都有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了缺點怎么辦?改!改了就好。人總是由不夠完善逐漸走向完善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的明天將更美好!(熱烈的掌聲)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4
班會主題:粽葉飄香話端午
班會時間:20xx年5月27日
參會人員:08酒店一班及08中文文秘班全體人員
班會目的:通過本次班會,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班會過程:
一、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二、端午解簡介: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 “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三、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2、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
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A、紀念屈原,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B、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C、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端午節習俗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1、賽龍舟2、吃粽子(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瑯滿目)3、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是為了壓邪。
五、端午賽詩會,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五月五日》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屈原已經沉在江底死去,楚國百姓哀嘆再也不能見到他的容顏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哪里能制止讒言,只不過試圖驅趕蛟龍罷了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沒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尋他死后的遺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碧綠的沅湖水,倒映著山峰的影子
《端午》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端午節從何而來?前人傳說是為了楚國大夫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笑泊羅空自浩浩蕩蕩,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六、談感受,激發情感
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盡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七、輔導員總結
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爭取優異成績。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讓學生們樹立消防安全意識,了解如何預防火災的發生,如何報警,以及在火災中如何自救、互救等消防知識,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
二、活動準備:
(一)讓同學們收集有關火災事故的新聞。
(二)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識。
三、活動內容:
班長:親愛的同學們,火是人類的朋友,它帶給我們光明,推動著人類社會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會造成災難,古往今來,多少無情的火災不勝枚舉。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能力,為此我們準備了這次《防火安全與我們息息相關》主題班會。
(一)通過多媒體展示同學們收集到的有關火災事故的.新聞、圖片。
(二)同學們議論,各抒己見。
(三)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識。
1.著火了,怎么辦?
發生火情,同學們一定要保持鎮靜。火災初起階段,一般是很小的一個小點,燃燒面積不大,產生的熱量不多。這時只要隨手用沙土、干土、浸濕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蓋,就能使初起的火熄滅。如果火勢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試圖撲救,應該立刻逃離火場,打119火警電話,通知消防隊救火。
2.怎樣報火警?
(1)牢記火警電話119。沒有電話或沒有消防隊的地方,如農村和邊遠山
區,可以打鑼敲鐘、吹哨、喊話向四周報警,動員鄉鄰一齊來滅火。
(2)報警時要講清著火單位、所在區(縣)、街道、胡同、門牌或鄉村地址。
(3)說明什么東西著火,火勢怎樣。
(4)講清報警人姓名、電話號碼和住址。
(5)報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車,指引消防車去火場的道路。
(6)遇有火情,不要圍觀。有的同學出于好奇,喜歡圍觀消防車,這既有礙于消防人員工作,也不利于同學們的安全。
注意:不能隨意亂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公共秩序、妨礙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如發現有人假報火警,要加以制止。
3.使用火爐要注意什么?
(1)在安裝火爐時,同學們要提醒爸爸媽媽,安裝火爐應與床鋪、紙頂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離。農村使用的磚爐土灶,要遠離柴草。
(2)爐旁不要放廢紙、刨花等易燃物。
(3)烘烤衣物要有專人看管。
(4)掏出的爐渣要等完全熄滅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別注意不要帶著紅火倒爐渣。
4.點蚊香時需要注意什么?
夏日的夜晚,蚊子常常令人難以入睡,人們常用蚊香驅蚊。蚊香雖小,但使用不當也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入睡前一定要檢查。
(1)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不要放在紙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如果放在金屬盤、瓷盤及水泥地、磚地上,則就安全多了。
(2)不要在窗臺等容易被風吹到地方點蚊香。
(3)使用電蚊香,要放在遠離紙、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使用時,應該拔掉插頭目,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們猛烈燃燒引起火災。
四、活動小結:
通過這次班會課的學習,使同學們了解了更多的消防知識,增強了消防意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使消防安全常記心中,為創建平安校園奠定了基礎。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主題班會主題設計方案07-13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7-08
精選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7-19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7-18
讀書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5-17
“手機”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5-14
團結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5-16
關于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5-12
2022主題班會設計方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