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主題班會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對主題班會一定不陌生吧?主題班會要具有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還在為準備主題班會而發(fā)愁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誦讀經典主題班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誦讀經典主題班會1
一、活動目的
(一)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古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蘊涵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
(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讓學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隊員們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做事的良好習慣和尊敬師長,愛護他人的良好品質。
二、活動準備
收集并背誦古詩文和《三字經》三句半。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并宣布本次活動主題
主持人:同學們,從我們入學第一學期開展背誦古詩文活動到現(xiàn)在誦讀《三字經》弘揚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以來,誦讀的聲音便不絕于耳。通過學習吟誦,使我們知道了祖國的山川河流,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品德修養(yǎng)。今天我們班舉行古詩文誦讀主題班會,愿我們民族優(yōu)秀文化在我們心中生根發(fā)芽,成為伴隨我們成長的良師益友。
(二)班主任簡單介紹中國詩文
同學們都知道,古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它短小精悍,詞句優(yōu)美,韻律和諧,節(jié)奏感強,易讀易記,它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因此,大家都愛聽古詩文故事,愛誦古詩、背古詩。
(三)講唐詩宋詞故事、誦古詩
1.課件播放《三字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guī)》
師:遙望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重禮儀,德至上,是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三字經》《千字文》是古代傳統(tǒng)的啟蒙課本。《論語》《弟子規(guī)》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今天,我們悉心選擇了《三字經》這本書里的內容,作為我們本次活動的載體。
2.演示《三字經》
師:看到這些內容,我們便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責任,繼承祖先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炎黃子孫,我們責無旁貸。弘揚民族精神,作為龍的傳人,我們義不容辭。
(四)學生誦讀:《三字經》
(五)小結
用《三字經》來結束這次班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初。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六)班主任總結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深深體會到《三字經》在我們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書了,它已經成為照亮我們前程的一盞明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時時刻刻用它來衡量自己、鞭策自己,讓我們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誦讀經典主題班會2
一、活動目的:
1、中華傳統(tǒng)美德,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讓學生學習中華民族歷代先輩們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
2、充分調動學生在班集體活動中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通過多種形式演繹經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經典。
二、活動準備:
1、挑選好兩位(一男一女)主持人。
2、班委組織節(jié)目。
3、根據(jù)流程,制作PPT。
4、各類節(jié)目準備:潮汕童謠、《三字經》、詞朗誦《沁園春》、歌曲《青青河邊草》、《在水一方》。
5、收集有關經典的素材。
三、活動過程:
開場白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如長江黃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華經典如天上繁星奪目璀璨,星光熠熠。誦讀中華經典,會使我們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誦讀中華經典,會使我們我們成為一個知書達理的人;誦讀中華經典,會使我們成為一個洞察世事的人。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齊誦經典,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與迷人風采。第一環(huán)節(jié):唱唱潮汕童謠
“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洗浴代過老石靠,.拍胸肝飼大大,拍胸后食到老...”.相信這首童謠立馬能勾引起大家對童年的回憶吧?童謠陪伴著我們的童年,小時候爺爺奶奶經常會唱著童謠哄我們睡覺,潮汕地區(qū)有自己獨特的潮汕文化,潮汕童謠便是其中一朵奇葩,相信聽到那些熟悉的歌詞,童年那些溫馨的畫面已浮現(xiàn)在我們腦海中,那還有哪些潮汕童謠是我們以前經常聽到的呢?
表演者:班里會說潮汕的同學
(1.一羅坐飛飛,二羅走腳皮,三羅有米煮,四羅無米炊,五羅五田莊,六羅百心腸,七羅七益益,八羅做乞食,九羅九安安,十羅做大官.無羅十畚箕,免賺就無錢。
2潮州風景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二只牛一只溜,潮州風景好蕩跎,十八梭船廿四朵,廿四樓臺廿四樣,二只牛一只溜。)
第二環(huán)節(jié):朗讀《三字經》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是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它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以說熟讀》《三字經》可知天下事。下面請全部同學一起誦讀《三字經》體會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
參與者:全班同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yǎng)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
(《三字經》節(jié)選)
讓學生講講《三字經》所講述的故事,或者談談從《三字經》中學到的做人道理。第三環(huán)節(jié):欣賞舞蹈《青花瓷》
有人說,“舞蹈是肉體和精神統(tǒng)一的最高境界,是音樂和肢體的完美結合,也是技巧和表演的美好展現(xiàn)。”一首《青花瓷》古色古香,勾勒出千年的風姿,曼妙的舞姿帶來美麗幻想,接下來讓我們欣賞佳馨同學帶來的舞蹈:青花瓷。
表演者:李佳馨
第四環(huán)節(jié):朗誦《沁園春·雪》
從“鯤鵬擊浪從茲始”到“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領略到了“的喚起工農千百萬”的雄偉氣魄。“三軍過后盡開顏”的喜悅告訴世人:“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謹記一代偉人的.教誨:接下來請欣賞駿亮同學帶來的朗誦《沁園春·雪》。
表演者:xxx
背景音樂:《冬雪》
第五環(huán)節(jié):看圖片猜古詩
我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shù)輝煌的詩篇,這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而且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華。許多詩詞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看圖片猜古詩。
全班同學一次指定四位答題者,按相關圖片在紙上寫出答案。答錯And答不出或者最后
一個答好的同學將接受懲罰。
參與者:全班同學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第六環(huán)節(jié):欣賞古詩新歌
有人說詩詞是古人遺存在這個世界上最美麗且最真誠的淚(注1),即使在千年之后,我們從浩繁的典籍中捧出這些淚珠,仍然可以感受到它們的晶瑩、溫潤和對我們的默默凝視。它們穿越浩瀚的時空,滴落在每一顆靈犀相通的中國心上。在一些流行歌曲中,我們可以尋覓到中國古代詩詞的蹤跡。比較著名的有瓊瑤阿姨的《在水一方》。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
這首歌應出自《詩經》的《蒹葭》,原詩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兩相對照,不難發(fā)現(xiàn)《在水一方》不過是《蒹葭》的白話文譯本,只不過瓊瑤阿姨為了流行歌曲演唱上的需要,做了一些韻腳上的處理,使得前者更瑯瑯上口。再經鄧麗君婉轉、甜美的演唱,遂成就了一首名曲。
第七環(huán)節(jié)班會總結(班主任)
中華經典的千年音韻,仿佛還在我們耳邊回響;中華經典的萬事情懷,似乎還在我們心頭蕩漾。吟誦經典,讓民族的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吟誦經典,讓華夏文化撐起我們人格的脊梁。
【誦讀經典主題班會】相關文章:
小學經典誦讀主題班會10-09
經典誦讀主題班會策劃書(精選6篇)04-21
主題班會總結_主題班會總結03-22
感恩的班會主題班會02-26
主題班會02-22
主題班會記錄-班會主題記錄12-29
誠信的主題班會4篇-主題班會10-22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主題班會03-27
自信主題班會 自信主題班會優(yōu)秀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