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女性養生小常識
立秋之后,秋風秋雨漸多,天氣由熱轉涼。由于晝夜之間溫差增大,也是人們發病較多的時節。常見的有哮喘病復發、腸胃疾患增多等。因此,在秋季應注意保健,做到防病于。
秋季,是高發期,其中有舊疾復發者,也有因著涼的新患者。此類病少則一二周,多則經月不愈。有舊疾者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最好階段性戒煙,以防復發。正常人也應適當增減衣服,以防受涼而致病。
秋季,冷暖更迭,早晚溫差較大,這時哮喘病最易復發。該病是一種,有此病史的人對濕度、比較敏感,且適應能力較弱,所以容易因而誘發。秋季又是草落時節,空氣中過敏物質增加。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要盡量減少與致敏因素接觸,如果有已知過敏原的,應注意避免接觸,防止發作。
秋季氣溫下降,人體受冷刺激后,會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如皮激素等分泌增多,對原有等胃部疾患者大為不利。另外,秋季由于弱長,腸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虛而入,損傷脾胃。所以,有的人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多參加一些鍛煉活動,以改善腸胃道的血液循環,增強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吃東西要定量、定時,少吃冷飲和瓜果,避免過熱、過硬、過辣,以防加重胃疾。
秋季飲食注意什么
進入秋季,氣溫變得涼爽宜人。溫度降低,人的食欲逐漸增強,消化力也提高,正是彌補由于夏天氣溫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好季節。同時這個時候又是收獲的季節,各種動物肉肥味美,蔬菜瓜果種類齊全,數量又多,是安排飲食的最好季節。不過,如果安排不當,也容易造成營養過剩或是食性不當而傷身,那么秋季安排飲食要注意什么呢?
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這樣不好。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怎樣做到呢!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秋宜溫”忌生冷。由于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于生冷,易生各種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
除日常生活調適外,還要進行,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并根據秋季的特點,服用、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人參、百合等.
秋季注意去火
秋季到了,氣溫變化,又到了常見病多發時期,特別是孩子和體弱者.按的觀點,人體的大多數病都是一個平衡失調的問題.
秋季,外界氣候驟然變涼,而人體內的熱量還在原來的位置,(夏季時,人的體內溫度會調節到和外部相應的狀態.),外涼內熱,內熱不容易散發,就出現了不平衡。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系列癥狀,比如臉上痘痘增加,喉嚨腫痛,牙齦發炎,晨起等。
另外秋季,從這個原理上分析,是因為肺在五臟中屬水,最容易受火的影響,火多而肺燥,所以會引起。
這個時候大家不要忙著吃消炎藥等,可以吃一些等去火清熱解毒藥。以金根花等中藥成份為主,主治內盛所致高熱不退、煩燥不安、咽喉、腫痛等癥。預防為主,所以秋季時可以繼續吃,金銀露,等
【秋季女性養生小常識】相關文章:
女性健康養生小常識201711-01
女性夏季養生保健小常識201711-08
「中醫養生」夏季保健養生小常識11-15
立夏的養生小常識05-02
春季中醫養生小常識10-23
中醫夏季養生小常識11-10
中醫養生保健小常識10-17
冬季中醫養生小常識10-16
中醫養生小常識精選10-16
女性夏季養生保健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