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 1
1. 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喂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 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然,對,正確。
24.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一急促。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 2
1. 林林總總:形容繁多。
2. 鱗次櫛(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3. 令人發指:形容極度憤怒。發指,頭發直豎起來。
4.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行法令。
5. 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6.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
7.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櫝,匣子。語出《韓非子》。
8. 滿目瘡痍:形容受到嚴重破壞的景況。瘡痍,創傷。
9. 蓬蓽(bì)增輝:謙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蓬蓽,"蓬門蓽戶"的省略。也說"蓬蓽生輝"。
10. 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披,揭開。
11. 否(pǐ)極泰來:比喻情況從極壞轉好。否,兇;泰,吉。
12.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語見《史記》和《世說新語》。
13. 七手八腳:形容大家一起動手,人多手雜的樣子。
14. 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罄,盡。
15. 忍痛割愛:忍受痛苦放棄自己心愛的東西。
16. 如履薄冰:如同踩在薄冰上面一樣。比喻做事非常小心謹慎,存有戒心。履,踩,踏。
17. 如喪考妣(bǐ):像死了父母一樣的傷心和著急,含貶義。考妣,(死去的)父親和母親。
18. 如數家珍: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19. 三緘(jiān)其口:形容說話過分謹慎,不敢或不肯開口。緘,閉。
20. 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
21. 色厲內荏(rěn):外表強硬,內心空虛。荏,軟弱。
22. 閃爍其辭:指說話稍微露出一點想法,但不明確。也形容說話躲躲閃閃,吞吞吐吐。
23. 身無長(cháng)物: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長物,多余的東西。
24. 身體力行:親身經驗,努力實行。
25. 生靈涂炭:形容政治混亂時期人民處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中。涂炭,爛泥和炭火。
26.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比喻這個時候失敗了,另一個時候得到了補償,語出《后漢后》。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日落時太陽的`余光照在桑樹榆樹之間,指傍晚。
27. 尸位素餐: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28. 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語當做自己的話。
29. 石破天驚:多用來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30. 始作俑者:孔子反對用俑殉葬,他說,開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沒有后嗣了吧。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 3
1、耿耿于懷:心事縈繞,不能忘懷。
2、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3、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4、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辦事精熟。
5、差強人意:(1)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2)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6、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災難。
8、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準則或典范。
9、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誅:指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惡極。
1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12、萬人空巷: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13、振聾發聵:比喻高超的言論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覺醒。
14、渙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使人們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7、身無長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18、不名一文:連一文錢都沒。形容極為貧窮。
19、慘淡經營:(1)形容極端艱苦地從事詩文創作。(2)形容苦心規劃和開拓某項事業。
20、側目而視: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黃花:多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22、師心自用: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費力小,收效大。
24、洛陽紙貴:形容好的著作,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25、不情之請:不合理的請求。常用作求助于人時的客套話。
26、每況愈下:指情況越來越壞,越來越糟糕。
27、窮兵黷武:用盡全部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形容極端好戰。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腳:形容很多人一起動手。也形容人多手雜,非常忙亂的樣子。
30、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鉆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32、莘莘學子:眾多的學子。
33、始作傭者: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紀嚴明,嚴格執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講道理。
36、彈冠相慶:指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
37、粉墨登場:比喻登上政治舞臺。
38、無所不為:沒有什么不做。指什么事都干。
39、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又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消滅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
40、炙手可熱:比喻氣炎盛,權勢大。
41、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做。
42、亦步亦趨:比喻因缺乏主見,任何事都模仿、追隨他人。
43、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相追逐、趨附。
44、處心積慮:存著某種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盡心思的謀劃。
45、評頭品足: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
46、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而內容、實質不變。
47、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者結合在一起。
48、搖旗吶喊:比喻為別人助長聲勢。
49、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復無常。
50、坐而論道:指空談大道理而不見行動。
51、一團和氣:指態度溫和而不講原則。
52、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應配合。
53、以鄰為壑:比喻把困難、災禍推給別人。
54、頤指氣使:形容有勢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55、嘆為觀止:贊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56、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稱頌。
57、東山再起:指隱退后復出任職。
58、雨后春筍: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現出來。
59、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展流行,行成風氣。
60、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61、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62、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63、耳提面命: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64、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鉆研達到別人所無法達到的地步。
65、燈紅酒綠:(1)形容夜飲聚會的情景。(2)多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66、苦心孤詣:(1)指盡心竭力鉆研,達到別人所達不到的地步。(2)指為了達到目的而費盡心思。
67、想入非非:(1)指意念進入玄妙虛幻的境界。(2)形容脫離實際,幻想不能實現的事。
68、按圖索驥:(1)比喻做事死守教條,而不懂得變通。(2)比喻依據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事物。
69、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順利。(2)比喻辦事圓滑。
70、不絕如縷:(1)形容形勢十分危急。(2)形容聲音微弱而悠長。
71、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2)比暗中討好別人或暗中勾搭。
72、行云流水:(1)形容詩文書法等自然流暢,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2)形容事物流傳不遠,易于消失。
73、風花雪月:(1)指華麗空洞的詩文或言論。(2)比喻男女歡愛的風流事。
74、瞻前顧后:(1)形容做事謹慎。(2)形容顧慮太多,處理事情猶豫不決。
75、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高超。(人工的東西)
76、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美而眾多。(建筑物)
77、汗牛充棟:形容藏書或著作極多。(書籍)
78、浩如煙海:形容事物數量繁多,極其豐富。(書籍、文獻)
79、相敬如賓:比喻夫妻之間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80、青梅竹馬:多指男女間幼時的親密感情。(男女)
81、兩小無猜:指男女兒時在一起玩耍,天真無邪,互不猜疑。(男女)
82、豆蔻年華:指少女十三四歲時的青春年華。(十三四歲的少女)
83、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幫助。(用于患難中)
84、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原來不認識的人)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 4
第一篇:《高考常見的易錯成語整理》
高考易錯成語集錦
1、容易誤釋的成語(下面解釋均正確)
七月流火: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火:火星。
日長一線:指冬至后白晝漸長。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誘惑,不動心。
不經之談:形容荒唐無根據的話。經:通常的道理。
長治久安:指國家長期太平、安定。治:太平。
黨同伐異: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擊。黨: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頂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倒水,潑水。
毫發不爽:一點也不差。爽:差錯,失誤。
積毀銷骨:眾人不斷的毀謗,可以置人于死地。銷:熔化。
久假不歸:長期借用而不歸還。假:借。
勞燕分飛:比喻人離別。勞:伯勞鳥。
鐘靈毓秀:美好的自然環境孕育優秀的人才。鐘:凝聚,集中。 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行。體:體驗,實行。
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才能、鋒芒,不使外露。韜:隱藏。
微言大義:精微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遠意義。微:精微。
文過飾非:用假話掩飾自己的過失、錯誤。文:掩飾。
一傅眾咻:一個人教,許多人擾亂。咻:教。
曠日持久:荒廢時日,拖延很久。曠:荒廢。
人浮于事:人員數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浮:超過。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搬開灶旁的柴,避免發生火災;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險發生。突:煙囪。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蒙受恩惠一樣。不能理解為“共鳴”。 雅俗共賞: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為“作品的雅俗”。 求全責備:指對人對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為“對人的責備”。 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不能理解為“冷得不能出聲”。
對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審。不能理解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見識遠大。不能理解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極難得的音訊或事物。不能理解為“傳播聲音(空谷傳聲)。 登堂入室:比喻造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為“步入屋室”。
置若罔聞:放在一邊,好象沒有聽見。不能理解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炊沙作飯:并非形容生活艱難,而是比喻白費氣力,勞而無功。
穿鑿附會:指將毫無關聯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強作解釋,并非‘鑿穿它使之符合規格”
毫發不爽:意為“一點不差”,并非“一點兒也不爽快”。
怙惡不悛:指“堅持作惡,不肯悔改”,并非“保護惡人使之不悔改”。
苦心孤詣:指費盡心血,刻苦鉆研,在學問技藝上達到別人不及的境界。并非“苦心去發明創造”。
門可羅雀:意為“門庭冷落”,并非“門庭若市”。
米珠薪桂:形容物價昂貴,并非“把珍珠當米粒,把桂木當柴薪,比喻揮霍無度”。 殺人越貨:意為“殺害人命并搶劫財物”,并非“殺了人卻(越過)不要財物”。 虛與委蛇:形容對人假意應酬敷衍,并非“假意給人一條蛇”。
縱橫捭闔:意為“在政治上,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化或爭取”,并非“往來奔馳”。 閃爍其辭:意為“說話吞吞吐吐,躲躲閃閃”,并非“說大話”,“說過頭話”,“閃光語言”。
付之一笑:形容對事情不過分計較,不要誤解為對人和氣。
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司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禍起蕭墻:指禍亂從內部發生。
一衣帶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下車伊始: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
水清無魚: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盲人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獨步天下:天下沒有第二個。
2、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例釋
成語的特點之一是意義的整體性,其意義往往不是它的組成部分意義的簡單總和,因此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牽強附會,而應做到三點:(1)要弄清成語的來源及其故事的內容,(2)要辨明成語的細微差異,(3)要區分成語語義的范圍,避免望文生義。
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2、河東獅吼:比喻悍婦發怒。
3、下里巴人:古代楚國的一種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
4、側目而視: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謹畏懼的樣子。
5、良莠不齊:好人和壞人摻雜在一起。不表示學習成績參差不齊。
6、馬革裹尸:用馬皮將尸體包裹起來,指英勇殺敵,戰死疆場。
7、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趨衰落,情況一天不如一天。
8、曾幾何時: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9、目無全牛:語出《莊子?養生主》,形容技藝達到極純熟的境界。
10、危言危行:危,而是指正直,“危言危行”意思是“講正直的話,做真正的事”。
11、萬人空巷:人們都從巷子里出來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歡迎、慶祝等盛況。
12、望其項背:能夠望見脖子和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句。 13空穴來風:消息、傳聞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4、捉襟見肘:本指衣服破爛,后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
15、名正言順:名義正當,道理也講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16、噤若寒蟬:“噤”作“閉口不言”講,該成語表示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就像秋天不叫的蟬。
17、火中取栗:源自法國作家拉?封登的寓言,指受人利用冒了險,結果白吃苦頭自己還沒有得到好處。
18、不贊一詞:“寫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也指一言不發。
19、渙然冰釋:比喻相互間的前嫌、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或困難迅速克服。
20、慘淡經營:本來是說作畫之前的苦心構思,后來形容苦費心思于謀劃并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
3、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例釋
成語適用對象和范圍一般是比較固定的,具有很強的單一性,如果對成語所表達的習慣對象或范圍缺乏了解,便會使陳述和被陳述之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造成誤用。例如:
1、巧奪天工:適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東西,指人工的技藝極其精巧,勝過自然。
2、美輪美奐:一般用來形容“房屋的高大華麗”。
3、風姿綽約:形容女子姿態優美。
4、蓬篳生輝:自謙之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只能用于自己。
5、倚馬可待:站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
6、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春色的詞語。
7、楚楚動人:形容女人打扮鮮明,姿態嬌柔,能打動人。
8、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不是指畫畫。
9、洗心革面: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刊物。
10、汗牛充棟:用牛運書,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書,要放滿整個屋子。形容書籍很多。它只能指書多。
11、不恥下問: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12、如坐春風:比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
13、拋磚引玉:謙辭,多用于自己一方。
14、炙手可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只可指人,不能指其它的。
15、忝列門墻:謙辭,“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會讓余者蒙羞。該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16、鼎力相助:“鼎力”指能夠扛鼎的巨大力氣、能力,是贊美他人之辭;該成語屬于敬辭,不能用于自己。
17、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只能用于夫妻之間相敬相愛,關系融洽。
18、東山再起:是說東晉謝安退職后在東山做隱士,后來又出任要職。東山再起是指再度任職,或比喻失勢后重新任職。它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19、朝思暮想:往往用于思念。
20、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語言紊亂空洞。
4、褒貶誤用類的成語例釋
成語中相當一部分是具有明顯的色彩的,使用時如果不加以區別,就會導致誤用。不辨色彩主要表現在褒貶誤用、語體色彩不當等方面。例如:
1、傾巢出動:比喻全部出動,多用于貶義。
2、重整旗鼓:“失敗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義詞,不作貶義用。
3、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紀念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
4、半斤八兩:較多用于貶義。
5、氣沖霄漢:常形容大無畏的氣概和精神。
6、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慶賀有官可做。一般用來形容壞人當道,惡人得志。
7、胸無城府:“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處事的心機。整個詞語的意思是指為人坦率真誠,不用心機。是褒義詞,不用作貶義。】
8、無所不為:“沒有不干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壞事都干盡了”。
9、趨之若騖:比喻許多人像鴨子一樣成群的趕過去,多含貶義。
10、處心積慮:指存心已久,費盡心機,也指千方百計地謀算,多用作貶義。
11、蠢蠢欲動:貶義詞。
12、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權術,反復無常。
13、始作俑者:貶義,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14、改頭換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內容。
15、褒詞誤用貶義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機妙算:形容預料準確,善于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3.名不虛傳: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4.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觀:形容美好的事物眾多豐盛。
6.沁人心脾: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閑爽朗的感覺。 7.別有天地: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8.別出心杼:比喻寫作不因襲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無心:指不是有心說的。
11.來日方長: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勸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2、雨后春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多用于好的事物。
嘆為觀止 目無全牛 耳提面命 集腋成裘 危言危行 有口皆碑 殫精竭慮 鳳毛麟角 胸無城府等等 。
16、貶詞誤用褒義:
1.滿城風雨: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
3.無獨有偶:不只一個,竟然還有配對的。
4.無所不為:指什么壞事都干了。
5.長此以往:長期如此這樣下去。
8.等量齊觀:不管事物間的差異,同等看待。
9.絞盡心機: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10.大言不慚:說大話,吹牛皮,一點也不害臊。
11.明目張膽: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則斗爭的處世態度。
13.忘乎所以: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16.好高騖遠:指在學習或工作上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
17.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忘了。
18.如喪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么差別。
20.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
21.虎視眈眈:形容惡狠狠地盯著看,等待機會下手。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外表內心不一樣。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25.好為人師:指不謙虛,喜歡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樣:或指小兒有成人相(親昵語),或指人態度舉止儼然與身份不相稱 (諷刺語)。
27.神氣活現:表現出自鳴得意或傲慢的神態。
28.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29.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嗚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亂墜: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夸張而不符合實際。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33.一團和氣: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34.改頭換面:表面上改一下,實質上和原來的還是一樣。
35、捕風捉影:比喻說話或做事時用似是而非的跡象作根據。
此外還有洗心革面 無所不為 無所不至 始作俑者 粉墨登場 無獨有偶 處心積慮 傾巢而出 官樣文章 晝伏夜出 連篇累牘 師心自用 評頭品足 一團和氣 閃爍其詞 罄竹難書 擢發難數 蠢蠢欲動 趨之若騖
5、容易造成詞義重復的成語例釋
成語在運用中相當于一個詞,就要和句中其他詞語相搭配,雖然成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準確的,但還要防止與句中其他詞語意義重復。例如:
1、忍俊不禁:“忍不住要發笑”,后面不能再用“笑起來”。
2、孑然一身:指孤零零的一個人。
3、不虞之譽:“沒有預料到的贊揚”的意思。
4、遍體鱗傷:(前面不能加全身) 5、貽笑大方:前面不能再加“讓人”。】
第二篇:《高考常用易錯成語600例(精)》
高 考 常 見 易 錯 成 語600例 A
1.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妨害。原來指悲傷不至于使人傷害身心。后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情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3.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4.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5.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6.安土重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7安土重還: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8.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9.安時處順: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10.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不忙;步,行行;當,當作。古代貴族出外都要乘車,因此用安步當車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車而從容步行。
11. 安貧樂道:安貧,安于貧困;樂道,以守道為樂。處于貧困境地,仍以守道為樂。這是儒家提倡的態度。
12. 安身立命: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13.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詞,代人或事;素,平常。對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靜得跟往常一樣。現在也指對錯誤的言論和行為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在意。
14.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門類、秩序;就,歸于。原來指寫文章結構安排得當,造句、選詞合乎規范。現在指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時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闖勁。
15. 按圖索驥:索,尋找;驥,好馬。原比喻辦事拘泥于教條,現在也指照線索去尋找事物。
16. 暗渡陳倉:指稱作戰時在正面迷惑敵人,在側面突然襲擊的策略;還用以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多指男女間不正常的行徑)
17. 黯然銷魂:黯然,心情沮喪的樣子,銷魂,靈魂離開了軀殼。心情沮喪得好象失去了靈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愁苦。
18. 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喂養。形容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多用于形容天災人禍人民群眾受餓的慘狀。
B
1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2.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
3.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4. 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高考常考易錯成語第三篇:《高考語文常考易錯成語匯編》
高考語文
常考易錯成語分類精編
第一類:望文生義
1.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3.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4.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5.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6.望洋興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8.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
9.彈冠相慶:指舊社會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10.久假不歸:長期地借用,不歸還。
11.司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數典忘祖: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
13.大動干戈: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絕如縷:形容形勢危急。
16.不翼而飛:比喻東西突然丟失。也比喻消息傳得極快。
17.進退維谷:形容進退兩難。
18.如坐春風: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風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間不容發:形容情勢極其危急。
21.禍起蕭墻:指禍亂從內部發生。
22.炙手可熱:形容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帶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24.下車伊始: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
25.開門見山: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談本題,不拐彎抹角。
26.水清無魚: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27.盲人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28.獨步天下:天下沒有第二個。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 5
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獨善其身:既指只顧自己,缺乏集體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養。
粉墨登場:既指化裝上臺演戲,也諷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臺。
顧影自憐:既指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規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也比喻舉動合乎規矩,毫不茍且。
呼風喚雨:既比喻進行煽動性活動,也比喻人能夠支配自然。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頹廢,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熱情,不溫和,也形容人態度嚴肅。
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講實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慣例處理的公事。
另起爐灶:既比喻脫離集體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難分難解:既指雙方爭吵,打斗相持不下,難以開交,也形容雙方關系異常親密,難于分離。
奇文共賞:既指把荒謬、錯誤的文章發表出來供大家識別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來共同欣賞。
窮形極相:既指丑態畢露,也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
眉來眼去:多用于男女示愛,以眉目傳情;也指壞人之間暗中勾結。
左右逢源:既指做事得心應手,怎樣進行都很順利;也比喻做事圓滑。
指手畫腳:既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也形容輕率地指點、批評。
戰戰兢兢:既形容因害怕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敬慎的樣子。
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強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強大,也可以比喻兇惡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兇惡。
綿里藏針:既比喻外貌柔和,內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剛。
如蟻附膻:既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種惡劣的事物,也比喻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品頭論足:既指無聊的.人隨便談論婦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節上多方挑剔。
燈紅酒綠:既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貨娛樂場所繁華熱鬧。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 6
一、夫妻類成語
白頭偕老:夫妻和睦生活一直到老(偕:共同)。
恩斷義絕:恩愛、情義斷絕。多指夫妻間感情破裂,而致離異。
夫倡婦隨:丈夫說什么,妻子都附和。形容夫妻和睦。
覆水難收:倒在地上的水難收回來。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后來也用此表示夫妻關系已經斷絕。
舉案齊眉:多形容夫妻相敬相愛,感情深厚。
男耕女織:男的耕種,女的紡織。形容夫妻辛勤勞動。
牛郎織女:喻指夫妻分離。
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重又團圓。
二、成語之最
1 膽子最大——(膽大包天)
2. 看得最遠——(高瞻遠矚)
3. 身體最胖——(心寬體胖肥頭大耳)
4. 力氣最大——(力大如牛)
5. 行走最快——(健步如飛一日千里)
6. 才學最高——(才高八斗)
7. 能力最強——(氣吞山河)
8. 胸懷最寬——(虛懷若谷)
9. 學識最廣——(學富五車)
10. 揮霍最多——(窮奢極欲)
11. 考慮最密——(謹小慎微精打細算)
12. 文章最雅——(陽春白雪)
13. 根據最足——(鐵證如山)
14. 時間最快——(白駒過隙)
15. 份量最重——(重如泰山)
16. 材料最長——(長篇累牘長篇大論)
17. 說話最多——(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18. 寫作最快——(一揮而就一氣呵成)
19. 事最穩妥——(穩如泰山)
20. 性最剛直——(寧折不彎剛直不阿)
21. 膽子最小——(膽小如鼠)
22. 看得最近——(鼠目寸光)
23. 身體最瘦——(骨瘦如柴)
24. 漏洞最多——(千創百孔)
三、易混淆的成語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倫不類: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著裝不得體。
2、魚目混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觀:形容事物繁多、豐富多彩。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內容豐富、連續不斷。
4、春風化雨: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滿城風雨:非指自然界的風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經傳出,到處議論紛紛。
5、蹉跎歲月:虛度光陰與歲月。
崢嶸歲月:不平凡的歲月。
6、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褒義。
振振有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貶義。
7、學富五車:形容人讀書多,學問大。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動聲色: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態度鎮定。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9、望其項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趕不上。
10、息息相關:比喻關系密切。
休戚相關:比喻關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2、一發而不可收:一旦開始便不能停止。
一發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四、生活中易錯的成語
高考試題中曾考過的“萬人空巷”“首當其沖”“炙手可熱”“莘莘學子”“差強人意”等成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錯的成語。對成語的使用,由于很多時候人們已習非成是,這就給正確判斷帶來相當大的難度。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極容易用錯的成語40例,供大家復習。同時,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這類成語的用法,以不斷強化積累。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干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于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愿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余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兩端: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后不一致。
36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37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五、近義成語辨析
1 聳人聽聞 駭人聽聞: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使者震驚”,后者則指“事件本身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2 如虎添翼 為虎添翼:前者指“使強的更強”,一般用于人或組織,帶褒義。后者比喻“給惡人做幫兇,助長惡人的勢力”,帶貶義。
3 養癰遺患 養虎遺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壞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還可以指人的錯誤或錯誤思想等。
4 無所不能 無所不為:前者是褒義詞,指“什么事情都會做”;后者是貶義詞,形容“什么壞事都干得出”。
5 無微不至 無所不至:前者是褒義詞,指“待人細致周到,體貼入微”;后者是貶義詞,形容“做事無法無天”。
6 迫不及待 刻不容緩:二者都形容“緊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來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則形容事情緊迫,必須立即去做。
7 因勢利導 順水推舟:二者都有“順應趨勢辦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義,偏重于“加以引導,使其走上正路”;后者為中性或貶義詞,偏重于“靈活改變原來的主張”。
8 披肝瀝膽 肝膽相照:二者都有“坦誠”意。但前者用于表示個人對集體、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忠誠,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間或組織之間的真心相見、坦誠相處。
9 貌合神離 同床異夢:二者都表示“表面關系不錯,實際有兩條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時偏重于“離心離德”;后者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別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橫向比較,表示看待某個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縱向比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 畫餅充饑: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雖有空想但無行動,后者表示雖有行動但不能解決問題。
12 色厲內茬 外強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強大而實質空虛”;但前者用于書面語,指精神狀態。后者常用于口語,指力量。
13 濫竽充數 魚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還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謙。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謙。
14 川流不息 絡繹不絕: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車馬、船只來往頻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渙然冰釋 煙消云散 化為烏有 化為泡影:四個成語都表示“消失”,但它們適用的對象不同,依次為“嫌隙或誤會”、“事情或情緒”、“具體事物或念頭”、“希望與打算以及諾言”等。
16 視而不見 熟視無睹:兩詞均指“看見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見就像沒有看見,或裝作沒看見”;后者偏重于“漫不經心,不重視”,并有“經常看見”之意,程度較深。
17 參差不齊 良莠不齊:二者都指“不整齊”。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壞人本質有別。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長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壞事混在一起。
18 不脛而走 不翼而飛:二者都有可指“不經推廣宣傳就迅速傳播”,后者還可能指東西突然無故丟失。
19 步履維艱 寸步難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難”。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還可以比喻處境困難。
20 飽經滄桑 飽經風霜:二者都可指閱歷深。但前者側重于“經歷許多世事變化”,后者側重于“經歷長期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煉”。
21 耳聞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聽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強調親自看到親自聽到,突出其真實性。后者則強調經常看到聽到并不知不覺地受到深刻的影響。
22 背道而馳 南轅北轍: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為和目的相反。
23 不堪設想 不可思議: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適用于嚴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適用于奇妙深奧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 信口雌黃 信口開河:二者都指隨口亂說。但前者語意較重,指妄加評論、誣蔑和捏造事實;后者語意較輕,指說話不假思索或漫無邊際。
25 大海撈針 海底撈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氣。但前者比喻目的雖很難達到但仍有達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達不到,只是白費力氣。
六、高考常考成語200個
1. 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喂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 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然,對,正確。
24.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一急促。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31. 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32. 曾經滄桑: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并。(蠶、鯨,名詞作狀語)
34. 滄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從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規勸,如同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無當:雖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多含褒義。
39.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
40.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擔,不謙讓,不推托。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41. 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42. 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43.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極點,含貶義。
44. 東山再起:東晉謝安退職后在東山做隱士,后來又出任要職。比喻失勢之后,重新恢復地位。
45.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語出唐代杜牧詩。
46.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47. 多事之秋:事變很多的時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
49. 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都能夠詳盡地說出來。
50. 耳提在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語出《詩經》。
51. 繁文縟(rù)節: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繁多。也比喻多余鎖碎的手續。文,禮節,儀式;縟,繁多,煩瑣。
52. 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禮: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54. 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55. 粉墨登場:化妝上臺演戲。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臺(含譏諷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謝,如同親身感受到恩惠一樣。多用于代人向對方致謝。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舊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正確的一套做。是,對,正確。
61. 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62. 功虧一簣(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有完成。虧,缺少;簣,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現狀,不求進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光怪,光彩奇異;陸離,色彩繁雜。
65. 管窺蠡(lí)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很片面。蠡,貝殼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的精巧。也說神工鬼斧。
67. 過眼云煙: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樓:比喻人世繁華的虛幻,虛幻的事物。
69.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卻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忘了。語出《莊子》。
70. 沆瀣(hàngxiè)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71. 好為人師:喜歡以教育者自居,不謙虛。
72. 鶴發童顏: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73. 怙(hù)惡不悛(quān):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怙,依*,依仗;悛,悔改。
74. 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成消除。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水一樣消融。
75. 諱莫如深:隱瞞得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76. 禍起蕭墻:禍亂從內部發生。蕭墻,照壁,比喻內部。
77. 濟濟(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濟濟,眾多。
78. 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79. 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程,計算。
80. 間(jiān)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81. 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展的趨勢。微,小,指剛顯露出的苗頭;著,明顯。
82. 江郎才盡:比喻才思枯竭。
83.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84. 膠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柱瑟上調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調整音高。
85. 金科玉律:必須遵守、不能改烴的信條。多含貶義。
86. 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揖,作揖,表示歡迎。
87. 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88. 梁上君子:代稱竊賊。語見《后漢書》。
89. 兩小無猜:男女小的時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爛漫,沒有猜疑。
90.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91. 林林總總:形容繁多。
92. 鱗次櫛(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93. 令人發指:形容極度憤怒。發指,頭發直豎起來。
94.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行法令。
95. 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96.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
97. 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櫝,匣子。語出《韓非子》。
98. 滿目瘡痍:形容受到嚴重破壞的景況。瘡痍,創傷。
99.蓬蓽(bì)增輝:謙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蓬蓽,“蓬門蓽戶”的省略。也說“蓬蓽生輝”。
100. 披肝瀝膽: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里話。披,揭開。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相關文章:
高考常考的成語大全06-09
高考常考成語(精選900個)06-07
最新高考常考的成語03-15
經典的高考常考成語350個08-29
高考常考的成語大全及解釋06-08
中考高考常考成語大全11-13
英語高考常考詞匯10-21
高考常考單詞積累11-09
中考常考成語匯總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