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語故事妄自尊大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故事妄自尊大,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故事妄自尊大 篇1
馬援,字文淵,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扶風茂陵人。
東漢初年,劉秀做了皇帝,稱光武帝。政權雖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統(tǒng)一,各路豪強憑借自己的軍隊,各據(jù)一方。其中又以在成都稱帝的公孫述最為強大。
當時,馬援是隴右軍閥隗囂的部下,深得隗囂的信任。由于馬援和公孫述是同鄉(xiāng),少時為友。所以隗囂派馬援去公孫述處探探情況,商討如何能長期地割據(jù)一方。馬援信心百倍地上路,他以為這次去見公孫述一定能受到熱情的款待,并好好地敘敘舊。
然而,公孫述聽說馬援來見他,竟端出了皇帝的架子,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許多侍衛(wèi)站在階前,要馬援行見帝王之禮,并且沒說上幾句話就退朝回宮,派人把馬援送回賓館去了。接著,公孫述又以皇帝的名義,給馬援封官。對此,馬援當然很不愉快,他對手下的人說:“現(xiàn)在天下還在各個豪強的`割據(jù)爭奪之中,尚不知誰勝誰敗。公孫述如此講排場,自以為是,有才干的人能留在此與他共同建功立業(yè)嗎?”
馬援回到隗囂處,對隗囂說;“公孫述就好像井底的青蛙,看不到天下的廣大,自以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們不如到東方的光武帝那里去尋找出路。”后來,馬援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其統(tǒng)一戰(zhàn)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最后,公孫述也被劉秀所打敗。
成語故事妄自尊大 篇2
妄自尊大,漢語成語。
拼音:wàng zì zūn dà
釋義:形容人過分狂妄地夸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實際并非如此。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成語】:妄自尊大
【拼音】:wàng zì zūn dà
【解釋】: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別人放眼里。
【成語故事】:
西周的厲王生活奢侈,殘酷的壓迫和欺壓人民。當時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勸諫,希望厲王能改邪歸正,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厲王的重視,反而被奸臣所嘲笑。
凡伯眼看著漸漸衰弱的國勢,內(nèi)心格外焦急,于是就寫了一首詩警告這幫小人。詩的大意是說:不是我老了,才說這些不該說的話,而是你們把憂患的'事情當做兒戲。憂患還沒有到來的時候,還能夠防止;但是,一旦憂患越來越多,那就像讓火焰熊熊燃燒一樣,就沒有辦法補救了。果然,不久老百姓把周厲王趕到了很遠的地方,再也沒讓他回來過。
成語故事妄自尊大 篇3
妄自尊大成語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意為東風射哪兒,其呼也
是什么意思呢?妄自尊大是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妄,過分地;尊,高貴。與狂妄自大類似
歷史上的故事
劉秀剛剛建立東漢王朝的時候,全國并未完全統(tǒng)一。各路豪強分別占據(jù)一方,國家仍是四分五裂。這些豪強之中勢力最大的是在成都稱王的公孫述。
當時,另一個勢力稍弱一點的豪強隗囂(wěiáo)派部下馬援前去拜訪公孫述,想找一條政治上的.出路。馬援小時候就和公孫述認識,他想這次公孫述一定會熱情地接待他。誰知到了成都之后,公孫述卻不理他,而且竟然以帝王的資格高居殿上,要馬援以臣子之禮拜見,并且沒說上幾句話就退朝回宮,派人把馬援送回賓館去了。馬援覺得心里很不舒服,回去之后就跟手下人說:“現(xiàn)在各地正在爭奪天下,還不知道誰勝誰敗,公孫述這樣大講排場,怎么能接納有才干的人共同建立功業(yè)呢?”
馬援回到隗囂處,對隗囂說;“公孫述就好比井底的青蛙,看不到天下的廣大,自以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們不如到洛去投靠劉秀,到他那里去尋找出路。”
于是,馬援就去洛陽投靠了劉秀,劉秀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馬援在劉秀手下做了大將軍,盡力幫助劉秀統(tǒng)一天下。最后,公孫述被劉秀打敗了。
后來,人們引用“妄自尊大”來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妄,過分地;尊,高貴。
成語故事妄自尊大 篇4
成語名稱:妄自尊大
成語拼音:wàng zì zūn dà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不把別人放眼里。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妄:過分地;尊:高貴。過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
成語來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成語造句:魯迅《且介亭雜文·買;小學大全>記》:“況且以這樣的‘名儒’而做官,便不免以‘名臣’自居,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的成語故事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馬援),囚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釋義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故事是馬援,字文淵,茂陵人。東漢初年,劉秀做了皇帝,稱光武帝。當時,政權雖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統(tǒng)一,各路豪強憑借自己的軍隊,各霸一方,各自為政。在各路豪強中,公孫述最為強大,他在成都稱帝。為此,在隴西一帶稱霸的隗囂,派了馬援去公孫述處探探情況,以商討如何能長期地割據(jù)一方。馬援在隗囂手下,是個很受器重的將才,他接受使命,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因為公孫述是他的`同鄉(xiāng),早年又很熟悉,所以這次去,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熱情的歡迎和款待,可以好好地敘日說故。然而事出意外,公孫述聽說馬援要見他,竟擺出了皇帝的架勢,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許多侍衛(wèi)站在階前,要馬援以見帝王之禮去見他,并且沒說上幾句話就退朝回宮,派人把馬援送回賓館去了。接著,公孫述又以皇帝的名義,給馬援封官,賜馬援官眼。對此,馬援當然很不愉快,他對手下的人說:“現(xiàn)在天下還在各豪強手中爭奪,還不知道誰勝誰敗公孫述如此大講排場,自以為強大,有才能的人能留在此與他共同建立功業(yè)嗎?”馬援回到隗囂處,對隗囂說;“公孫述就好比井底的青眺,看不到天下的廣大,自以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們不如到東方(洛陽)的光武帝那里去尋找出路。”后來,馬援投靠了光武帝劉秀,在光武帝手下當了一位大將,竭盡全力,幫助光武帝統(tǒng)一天下。最后,公孫述被劉秀打敗。
妄字開頭的成語
妄自尊大
包含有妄字的成語
無妄之災 妄自尊大
成語故事妄自尊大 篇5
馬援,字文淵,茂陵人。東漢初年,劉秀做了皇帝,稱光武 帝。當時,政權雖已建立,但天下尚未統(tǒng)一,各路豪強憑借自己的軍 隊,各霸一方,各自為政。 在各路豪強中,公孫述最為強大,他在成都稱帝。為此,在隴西 一帶稱霸的隗囂,派了馬援去公孫述處探探情況,以商討如何能長 期地割據(jù)一方。馬授在隗囂手下,是個很受器重的將才,他接受使 命,信心百倍地踏上征途。因為公孫述是他的同鄉(xiāng),早年又很熟悉, 所以這次去,他心想一定能受到熱情的歡迎和款待,可以好好地敘 日說故。然而事出意外,公孫述聽說馬援要見他,竟擺出了皇帝的架 勢,自己高踞殿上,派出許多侍衛(wèi)站在階前,要馬援以見帝王之禮去 見他,并且沒說上幾句話就退朝回宮,派人把馬援送回賓館去了。接 著,公孫述又以皇帝的名義,給馬援封官,賜馬援官眼。 對此,馬援當然很不愉快,他對手下的人說:“現(xiàn)在天下還在各 豪強手中爭奪,還不知道誰勝誰敗公孫述如此大講排場,自以為強 大,有才于的.人能留在此與他共同建立功業(yè)嗎?” 馬援回到隗囂處,對隗囂說;“公孫述就好比井底的青眺,看不 到天下的廣大,自以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們不如到東方(洛陽)的 光武帝那里去尋找出路。” 后來,馬援投靠了光武帝劉秀,在光武帝手下當了一位大將,竭 盡全力,幫助光武帝統(tǒng)一天下。最后,公孫述被劉秀打敗。
出處《后漢書·馬援傳》
(馬援),囚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 意東方。”
釋義 形容人狂妄地夸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
【成語故事妄自尊大】相關文章: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1-07
成語故事07-2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3-02
成語故事精選07-26
成語故事多則07-16
成語故事-杯弓蛇影08-04
成語故事-愛屋及烏08-04
成語故事-不貪為寶08-04
成語故事不貪為寶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