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鄭少堅:華裔銀行巨擘的不老傳奇
81歲的華裔銀行家鄭少堅及其家族以37億美元身家,排名第七位。他創辦的菲律賓首都銀行是該國第一大金融控股集團,業務發展與幾千萬菲律賓人的生活與生意緊密相關。
鄭少堅的創業故事堪稱一部商業傳奇:25歲創辦首都銀行后,他銳意創新,迅速坐上了全菲銀行業的頭把交椅,并刺激帶動了菲律賓銀行業的整體成長。事實上,銀行業并不是鄭少堅事業王國的全部。20歲時,他便獨挑大梁,創辦了面粉廠,該廠后來占有了菲律賓20%的面粉市場;在銀行業取得成功后,他又相繼進入汽車制造、房地產開發等行業,并在這些領域同樣占據龍頭地位,被公認為是菲律賓最成功的“華人大班”之一。
小狗也要大聲叫
20歲打響創業第一槍
鄭少堅出生在福建,8歲時遷居菲律賓。彼時,鄭父已在菲律賓商圈混得風生水起。
在很多人眼中,鄭少堅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他今日取得的成功與其家庭有很大關系。但,事實并不完全如此。
當年,鄭少堅投奔父親時,父親已在菲律賓組建了新的家庭,復雜的家庭情況令年少的鄭少堅備受委屈,但也磨礪了他,“小時候我遇到過很多困難,培養了我的斗志”。
彼時在菲律賓,國家開始支持工業化的發展,鄭父想抓住這個機會轉做實業,他最初準備開紡織廠,但卻慢了一步,很多同行已經搶先進去了。
就在父親感到迷茫的時候,鄭少堅發現了一個不錯的生意,“我和幾個朋友到香港去參觀,無意間發現面粉廠的生意很紅火。”那時,以面粉為主的食品,比如面包等等還在菲律賓人的生活中占據絕對重要的位置,鄭少堅看好這個生意的前景,勸說父親進入到這個行業。
父親也認為值得一試,但問題是,誰去做?
當時,鄭少堅才20歲,剛入商場2年,父親決定讓他去。“當時家里沒有一個人懂工業。中國有句話,指鹿為馬,在外人看來我連鹿都不是,我只是一條小狗,但小狗也要大聲叫。”鄭少堅風趣地形容當時情形。
為了鼓勵鄭少堅,父親承諾:賺錢后給他一成。鄭少堅放膽一搏,投資100萬美元建立面粉廠,這在當時是筆巨款。就在工程快完工時,他遭遇一個巨大的挑戰,“做到80%的時候沒錢了,菲律賓的銀行很保守,我到處籌,沒有人愿意借。大家都懷疑,一個20來歲的小孩哪能做這么大的生意。如果工廠做不起來,家里也只能破產了。”
如山壓力全集中到年輕的鄭少堅頭上,好在,最終事情有了轉機,他從一家國有銀行貸到款,面粉廠得以順利完工。
工廠開工兩年內,鄭少堅就賺回了全部投資。到1960年時,他一手創辦起來的面粉廠已可供應菲律賓20%的市場,遠遠超越了父親的生意。
“異想天開”辦銀行
從負債200萬到龍頭老大
初次獨挑大梁就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鄭少堅很清楚,自己早晚要離開復雜的大家庭。 他也有了一個新的創業目標——辦銀行,“辦面粉廠的過程中,幾個銀行不肯借給我錢時,我就想,銀行業可以說是萬商之商,做什么生意都離不開它。所以,面粉廠一進入正軌,我就開始做這個夢了”。
認準目標后,鄭少堅執意辭去面粉廠的職務,扔掉令外人眼熱的“金湯匙”,立志要創一番完全屬于自己的事業。
在所有人眼中,鄭少堅開銀行的主意是“異想天開”,但他反復游說父親支持自己開銀行,并提議由家里借給他一半的資金,利息照算,另外一半資金自己籌措。最終,他的銀行夢得以啟航。
1960年,剛滿27歲的鄭少堅在菲律賓創立了首都銀行,并于1962年9月正式開始營業。首都銀行成立之初,注冊資本只有200萬美元,卻要與多家有上百年歷史的銀行機構競爭,它能脫穎而出,成為菲律賓銀行業的龍頭,與鄭少堅與眾不同的發展思路和大膽突破創新的精神密切有關。
菲律賓社會一直相當保守,在首都銀行成立時,當地的華人銀行業依然是十分陳舊的店鋪式經營。比如當時菲律賓最早、也是當時最大的華資銀行,其規模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才有一個總行和一個分部。創立首都銀行后,鄭少堅大膽地帶領首都銀行邁出了不斷開設分行的步伐,因為搶占了率先做大的先機,等其他銀行覺醒效仿時,首都銀行的規模優勢早已牢不可摧。
鄭少堅還打破華人銀行一般只經營商業銀行的傳統,相繼成立了投資銀行、財務公司、證券公司、信用卡公司、匯兌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等金融類公司,而且將銀行在菲律賓股市公開上市,將集團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銀行金融集團。 至今,首都銀行除了在菲律賓國內擁有800多家分行之外,還在世界各地設有20多家分支行和附屬機構。其資本總額、存款總額和貸款總額等重要指標均連續多年在菲律賓同行業中保持第一,成為菲律賓國內最大的銀行集團。同時,也是第一家在中國大陸設立分行的菲律賓銀行。
多元化經營
繪就財富王國瑰麗藍圖
鄭少堅在銀行業取得累累碩果,但銀行業并不是他事業的全部。
在過去幾十年里,除了將首都銀行發展成為菲律賓最大銀行,鄭少堅還相繼進入到地產、汽車制造、旅游甚至電力等多元領域,構筑了一個實力非凡的企業王國。
由首都銀行與日本豐田汽車合資成立的豐田汽車(菲律賓)公司,是菲律賓最大的汽車制造公司,其汽車銷量已連續20年穩居菲律賓市場第一,市場占有率更達到40%-50%。
鄭少堅在經營房地產事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比汽車制造業還要成功,甚至有了解他在房地產方面的實力的人說,與房地產相比,他的銀行業都只能是副業。
鄭少堅喜歡漂亮的事物,尤其是畫和建筑。因此,他有兩大愛好——“藏地”和“藏畫”。他喜歡畫畫,在每個地產項目中,他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將項目當成自己的作品來經營。
在經營多元化業務時,鄭少堅始終堅持一點。不隨便用銀行的錢做自己的事情,即便集團屬下公司跟銀行有業務來往,也全部按銀行的法規辦事,跟普通客戶一樣。
推進業務多元化的同時,鄭少堅積極將首都銀行的經營觸角拓展到菲律賓之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相繼進入新加坡、美國、西班牙、意大利、韓國、日本等國家投資。
作為一名出生在中國大陸的海外華人,鄭少堅一直關注中國大陸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末第一次回到中國后,他開始謀劃進入中國市場。之后,首都銀行分別于1992年和1994年在上海和北京設立了代表處。在中國與菲律賓政府就銀行開放達成協定后,首都銀行又成為第一家在中國設立分行的菲律賓銀行。
近年來,鄭少堅又帶領旗下的地產事業進駐中國。在過去幾年里,他已累計于上海、南京投資了數十億元人民幣在房地產領域,并已將目光鎖定在長三角地區……
2006年5月,鄭少堅的長子鄭康為獲董事會選舉為首都銀行總經理后,鄭少堅逐步減少了對首都銀行在菲律賓事務的管理,但仍然堅持工作,統籌全局。
現在,鄭少堅家族已將大部分精力轉到中國市場方面,因為他們堅定地看好中國。
享受生活
鄭少堅認為自己是海外華人中最會享受的人。他住豪宅,坐名車,收藏了眾多名畫。他說:“我自己有一個算盤,我要怎么來處理我的財富呢?我掙到的錢花一塊錢,捐一塊錢,這個比例很好,控制我花錢,也鼓勵我捐錢。”
在他看來,簡單生活也是最舒適的生活,他不喜應酬,有睡午覺的習慣,堅持每晚游泳,然后和家人一起看電視。雖然經營著龐大的事業,但他有一個鐵定的堅持:“我超過一定時間絕不做事,也不去想那些事情,雖然很不容易不去想,那我就賞畫解悶。”
成功秘方
1.要讓路越走越寬。鄭少堅總結自己最重要的成功秘訣是:“我喜歡出來玩,我不喜歡把自己綁在那里守著,那樣做得太辛苦了。所以我大度一些,經營由他們管,但我得看他們做得規矩不規矩。這樣,路就越走越寬,商業機會才多。”
2.慈善之道。一個銀行要取得發展,必須擁有一個良好的公眾形象,并且贏得客戶的信任。樂于做慈善事業,也是鄭少堅和首都銀行取得成功的一個因素。
3.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鄭少堅認為,一個企業家的成功,要忠于自己的行業;要能夠賺錢謀利;也要有良心有規矩,不能昧著良心或者違法違紀去謀利。
【鄭少堅:華裔銀行巨擘的不老傳奇】相關文章:
華裔美女創業故事03-27
硅谷創業圈:華裔與印度裔的職場PK03-20
16歲華裔神童哈佛休學 硅谷創業03-26
保姆的創業傳奇11-14
傳奇創業故事12-09
勵志傳奇創業故事12-09
傳奇女性:中國軟件02-28
格力女性CEO的勵志傳奇01-15
王力的傳奇創業故事12-27
張近東創業的傳奇故事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