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勝江:所謂寒冬是資本在蓄勢
引導語:王勝江:所謂寒冬是資本在蓄勢,移動互聯網創業下半場還有機會,在移動互聯網創業下半場,投資人和創業者都不要做吃瓜群眾,種瓜得瓜,吃瓜得皮!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內容。
近日,由中國青年報社主辦、中青在線和微尚創客承辦的“2016微尚創客杯”創業正當時青年創業大賽決賽啟動儀式上,洪泰創新空間創始人CEO王勝江表示,所謂寒冬其實是資本在蓄勢,移動互聯網創業的下半場還有機會,創業者不要做吃瓜群眾,種瓜得瓜,吃瓜得皮!
所謂寒冬其實是資本在蓄勢
我認為資本是沒有寒冬的,從貨幣的量來說是沒有寒冬的。很多數據顯示,從去年到今年天使投資的量是在不斷增加的,只是匹配度降低了,這種匹配度的降低會讓人感覺有點寒冷,創業者會覺得投資人沒有那么瘋狂了,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好事情。因為一個事情的發展一開始都是有一點泡沫的,第二個階段就是冷靜地階段了,這應該是個機會,是個蓄勢的機會,這不是資本寒冬,是資本蓄勢的過程。
從另一個角度上講,好的創業項目還是很受追逐的。很多好的創業者還是拿到了大筆的融資。而且越來越扎實,很多創業項目開始走向市場,開始賺錢,開始營收,有現金流,我覺得這個現象應該不是資本寒冬的現象。第一個階段是創業熱,第二個階段是冷靜和蓄勢的階段。我覺得明后年我覺得會迎來一個更理性的時代,這對優秀的創業者來說是好事。
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機會
海水退潮的時候是有機會的,海水退潮的時候就是趕海的時候,這對投資人來說是有便宜可以占的,現在大家講寒冬,投資人和創業者大家都是過度的冷靜,過度的悲觀,這就是機會!
在早期的互聯網創業中,大家都是燒錢來沖擊市場,占領市場,這個思路在下半場就要調整了,大家要盡量不燒錢,要有價格的回歸。比如你在做第一輪的模式創新的時候,產品大多數是不完整的,比如做一個送餐模式,創業者只是想了把餐送到,并沒有想過送餐的過程,比如快遞員的素質和服務。所以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的產品,只是一個半產品加一個好的執行。
如何把半成品轉成產品呢,這個過程就是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機會,簡單地說就是更細分、更深入、更有價值。在雙十一的時候大家都在便宜賣產品,為了刷品牌和客戶,很多創業者本來九百多的產品在雙十一的時候只賣了九十多,這是很錯誤的模式。我們是創業項目,我們很弱小,我們打不起價格戰,我們應該做細分,做深度,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產品和服務。
不要做吃瓜群眾,種瓜吃瓜,吃瓜得皮
中國的創新創業經歷了三個思維階段:八十年代創業的時候,貿易思維;第二個階段是代工思維,第三個思維階段應該是精致創造。我認為現在創業要有精致創造的思維,五年做一個產品,做一個精致的產品,比你五年迭代一個產品要強。日本一個老人五十年將一份米飯產品做到極致,雖然好多人知道這個例子,但是大家看完都是做吃瓜群眾,沒有人當真,如果當真了,我們中國的精品產品會越來越多。
商業模式創新我認為還有一些機會。舉個例子,一個是汽車后市場,前一段時間有個投資人跟我講他投了200個,只活了四個。服務質量不是很理想,這就出現了痛點,怎么讓用戶產生信任,比如房產中介,最大的痛點就是假信息太多,依然是信任問題。商業模式并不是國外的就是好的,很多從硅谷回來的模式大家都覺得完美,但真正在國內應用就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所以回國創業除了仰頭看天之外,還要低頭看地的,看身邊的事物,解決身邊的問題。
無論是精致創造還是模式創新,在移動互聯網創業下半場,投資人和創業者都不要做吃瓜群眾,種瓜得瓜,吃瓜得皮!
【王勝江:所謂寒冬是資本在蓄勢】相關文章:
徐小平:創業者生死與資本寒冬無關11-25
零度資本王介文03-26
美團網王興:沒有人比資本市場更有錢12-20
專訪唯勝VR03-01
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有什么區別03-22
外資企業變更: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變更03-27
專訪易凱資本王冉:談ofo、樂視融資以及投行新物種03-03
夾層融資:夾層資本12-13
沒資本如何創業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