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拉“回歸”傳統,玩轉互聯網廣播
推薦引擎模式的出現,讓一切都變得不一樣。考拉帶給用戶的是類似傳統廣播的收聽體驗,但是內容卻與傳統廣播電臺截然不同。
互聯網時代,廣播還能怎么玩?
10年前,“播客”的興起一度讓互聯網信徒們覺得傳統廣播“大廈將傾”,但這最終成為了人們的一廂情愿,多年來,數不清的個人播客前赴后繼,卻從未對傳統廣播電臺構成威脅,播客始終無法走出精英人群的小圈子。
不過,眼下情況正在起變化,因為,新的玩法出現了。去年6月上線的考拉FM,正在嘗試用一套全新的方式去顛覆傳統廣播的游戲規則。
這款上線還不到一年的移動電臺產品,目前日活躍用戶接近百萬,用戶規模也在千萬以上。這組數據對于一款移動應用來說或許并不算多,但另一個數據一定會讓你大跌眼鏡,考拉用戶日使用時長高達40分鐘,新浪微博在2012年最鼎盛時的數據也不過1個小時。
精準推送:告別選擇障礙
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泛電臺類的App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了。
過去兩年,最熱門的電臺類App當數以蜻蜓FM、懶人聽書、喜馬拉雅為代表的“點播”類產品,他們基本是對視頻網站的模式進行復制——提供海量的音頻節目資源,用戶自主選擇收聽的內容。
不過,在“點播”模式蔚然成風的大背景下,考拉FM(以下簡稱“考拉”)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了一條“回歸”傳統的道路。
所謂“回歸”傳統,是指考拉提供給用戶的是一種類似傳統廣播的收聽體驗,開啟電臺就會自動播放節目,用戶不需要為選擇收聽什么內容而苦惱。
這種模式表面上看與傳統廣播很相似,但在骨子里卻完全是兩碼事。因為,考拉是利用推薦引擎來推送節目,換句話說,在考拉,你聽到的內容并非隨機播放的,而是為你度身定制的。在同一時刻,兩個不同用戶所收聽的內容并不相同。
另外,通過用戶的一些簡單交互(頂、踩、跳過),考拉能夠不斷掌握和了解用戶的習慣和興趣,從而使得節目的推送更加精準。
這套玩法是不是讓你覺得有些眼熟?沒錯,就像純音樂電臺當中的豆瓣FM一樣,不過,考拉推送的不僅是音樂,而是范圍更加廣闊的音頻內容。
為了幫助用戶節省流量費用,考拉在產品中特意加入了緩沖功能,在Wi-Fi環境下,考拉可以提前緩沖最多兩個小時的節目內容,確保用戶在斷網環境下的收聽體驗。
“推薦”的邏輯
其實,無論是“點播”還是“推薦”,兩種模式并沒有對錯之分,考拉的產品中也有針對點播模式的有聲讀物。但是,之所以選擇推薦引擎作為產品的主打功能,基于的是這家公司對于廣播的理解。
想要弄明白這一點,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背景。
與大多數電臺類產品都是由創業公司打造不同,考拉FM的背后有著一座實力雄厚的“靠山”——車語傳媒。這是一家以地方交通廣播的廣告代理以及頻道運營等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每年營收7、8個億,它的王牌節目《愛車天天匯》在全國100多家電臺都有落地。
【考拉“回歸”傳統,玩轉互聯網廣播】相關文章:
互聯網顛覆傳統創業項目推薦03-04
少女富豪玩轉人脈闖商界03-01
大學生創業:玩轉“網店”11-28
從激情回歸理性的創業歷程11-15
訪談:挫敗后回歸常識11-25
互聯網創業故事12-08
軍工與互聯網的結合03-25
權不可越法回歸契約自由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