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 應該如何挑選合作伙伴
創業,找一個合適的合作伙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創業究竟該不該找一個創業伙伴呢?這個問題,就不象上面的財務知識了,基本沒啥答案。但我可以給出幾個思考。
找創業伙伴,是為了什么呢?為人還是為錢?為錢的話,那哥們是否一定參與經營?為人的話,還有沒有替代人選?
通過我知道的很多案例,創業伙伴有血緣關系,還是成功率高一點。即使好朋友,一起做生意,也容易發生口角甚至破裂,有血緣關系的好處就是,血緣這個紐帶,一般二般的爭吵,都不會最終破裂掉。
當然啦,反面就是,有血緣關系的創業伙伴,一旦徹底崩盤,你就慘啦,哈哈哈,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哇!再加上錢也賠光,人間悲劇,無過于此!哈哈哈……
所以我說,別羨慕有錢人,光看見賊吃肉,沒見到賊挨打!多少死在創業半路的人你沒見到呢,哈哈哈哈。
其實如果有可能,挺多人也愿意自己單干,當個100%控股的大股東。
但我們知道,一般企業的發展,是如下過程:存在→幸存→成功→騰飛→資源成熟
大部分,(一種說法是80%的初創企業),在五年內,倒閉在“存在→幸存”的路上……基本上,初獲成功后,你選擇人才是比較容易的。但這之前,肯定面臨資金匱乏,開不出好條件,吸引不到優秀人才的窘態。再想想,是不是應該找個同心協力的家伙,共擔風險?
找了創業伙伴呢,也麻煩。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案例,就有過被曾經的好友,完全出賣的經歷……慘痛啊,同學們!
呵呵,是啊,一般鬧掰了,都是彼此埋怨。
但你不知道的是,那個家伙,當時沒出一毛錢資金,我白白分給他干股,事實上因為他曾經是我同學……
可到了關鍵時刻,他做人的原則就顯露了:他出賣了我,去換取對自己的好處。后來他對我說,“你有沒有替我著想,我想結婚,但我連房子都沒有。”
我靠!這就是做人的格局問題了。那個傻B原來著急買房子結婚,而受的誘惑!但故事的結局很有趣,他最終證明自己被那個要他出賣我的人耍了,啊哈哈哈哈。
過了幾年,他依然一事無成,老子我,強悍如我,房子?嗯,十根手指頭是數不過來啦,房子算個P!要有人生豪氣,才能步步攀登。靠出賣朋友而獲利,媽了個巴子,我就不信真能成功!
找不找創業伙伴,我雖然給不出答案,甚至我自己都大大跌過跟頭,但“搭檔”,你多半需要一個。(呵呵,早期搭檔,多半是要給股份的噢。)
為啥說多半需要搭檔呢?因為你通常不是神。
每個人都有自己能力的側重點,當然和性格也有很大關系。別的不談,先說個重要問題,你是否集“領導者”和“管理者”才華于一身?
別急著回答,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公司都是倆人一塊干活的。比如,比爾·蓋茨的背后,是保羅·艾倫的輔佐(后來是巴爾默)。戴爾的辦公室玻璃墻有個門,連門都從來不關坐著的是凱文·羅林斯,葛羅夫同學的老搭檔就是確立摩爾定律的摩爾老家伙,喬布斯搞出蘋果有一半是沃茲尼亞克配合的功勞,偉大的索尼,也是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倆人一塊打天下的……其實我要好好動腦子想,還能舉出一大堆例子,只不過普通人都只記得一個,沒辦法,讀案例時沒我用心嘛!呵呵。
上面提到的人,那么牛逼,為什么創業時還都有個搭檔呢?這通常就是我說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內力相斥的因素。
“領導”,最重要是“復雜問題簡單化”;
“管理”,急需要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想想看,一個具有視野高度的“領導”,需要把萬般景象收羅眼底,掃一眼天下,就知道自己該干點啥!無數紛紛雜雜事務,到了一個優秀“領導者”面前,一眼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馬上挑出重點,分析出具體哪些事是“重要又緊急”,哪些“重要不緊急”,哪些“緊急不重要”,還有哪些“不重要不緊急”……這就是“化繁為簡”的內力。
而“管理”呢,需要把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把大方向分散成小細節。事實上“管理”根本就是每天雞毛蒜皮的抽瘋較勁! 企業戰略是大事,天天都分析么?副總裁人選、各部門總監是大事,成天換人么?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干“小事”,但這些小事加起來,就是運營效果,無數小事怎么一一細分,如何一一跟進,則是“化簡為繁”的武功。
這么說是不是大家明白一點了?你非要舉個反例說,“我就是那種傳說中,兩種武功都具備的天才!”我也不打算反駁,我不過意思是說,有個好搭檔,互相彌補一下,成功概率會高很多D!
不過我估計我這么寫完就發帖,肯定會招來一頓猛磚,嘿嘿,想了想,我變通一下:初創企業,很多時候所謂“領導”,就是對市場的判斷,對戰略的決策;所謂“管理”很多時候代表著把產品生產出來并賣掉。例如,井深大和沃茲尼亞克都是那種有技術洞察力天分的人,充滿魅力,而對應的盛田昭夫和喬布斯,則管理內部細節和推銷,乃一等一好手。
兩個人互補的道理,我肯定是需要堅持的,無論如何,我知道的創業成功案例里,大多數是搭檔完成一步步艱難挑戰。
我個人而言,就有搭檔。其實你們眼尖點,我這種口若懸河型牛人,通常都不善于細節管理啊!哈哈哈哈,我要是天天管理具體事務,還有時間和你們這兒在BBS嘮嗑?!
——我曾經,也試過大于2的合作,但效果不好。我想可能和中國人的國民性有關,三人及以上,就開始演“三國”,麻煩。倆人就比較好,只要保持“無縫溝通”,就相對輕松。
有什么話,都別攢著,直接說,小矛盾就不會憋成大炸彈。別怕吵架,偶爾吵一吵沒什么不好,把看到對方的問題說出來,反而彼此暢快,即使不高興,也很快能過去。就怕不溝通,有毛病了也不說,往往說的時候,就是“砰”一聲,一拍兩散。
挑選合作伙伴時,對方的一個特質我認為挺重要:同理心。
這個東東你也要有才行,但這個特質,我認為是可以通過理性培養的,無非是換位思考的過程,只要你先學會妥協,學會讓步,通常對方也能稍微跟進一點,練著練著,彼此就和諧許多。
【創業 應該如何挑選合作伙伴】相關文章:
創業中如何挑選創業融資渠道?03-17
創業中如何挑選創業融資渠道11-18
青年應該如何創業02-28
創業者應該如何創業02-28
女人應該如何成功創業?02-26
90后應該如何創業03-27
創業初期應該如何融資?03-15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創業融資渠道11-19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創業融資渠道?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