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對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幾點新認識

    時間:2024-08-02 22:14:14 創業融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幾點新認識

       近幾年來,關于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言論越來越多,主要是基于高銀行信貸比、高企業負債率等事實,認為當前的融資結構不合理,風險過渡集中于銀行。那么,如何看待這一評價呢?本文將通過分析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主要特點,從更宏觀的角度對上述言論提出幾點新認識。

        一、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主要特點

    對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幾點新認識

        1、間接融資比重較大

        《2004年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指出,自1997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來自銀行資金的占比一直在50%—60%之間。以2004年為例,當年房地產開發資金共籌措17168.8億元,第一資金來源是“定金和預收款”達到7395.3億元,比上年增長44.4%,占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的43.1%;居第二位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籌資金”,為5207.6億元,增長了38%,占30.3%;第三則是“銀行貸款”,為3158.4億元,僅增長了0.5%,占18.4%。但實際上,企業“自籌資金”主要由商品房銷售收入轉變而來,約70%來自銀行貸款,“定金和預收款”約有30%來自銀行貸款。由此可推算出,2004年房地產開發中使用銀行貸款的比重應在55%以上,風險集中于銀行。

        2、房地產貸款占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的份額逐步增加。

        1997年至2002年間,我國房地產投資年增長速度先升后降,但增長速度仍為兩位數,有的還高于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2003年以來,為抑制投資過熱,央行和銀監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緊縮信貸政策,使房地產企業資金更加吃緊,一些小企業不得不退出房地產行業。盡管這些宏觀調整政策使近幾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逐年略有下降,但居民個人購房申請的銀行按揭貸款余額不斷上升,年增長速度維持在30%左右。所以,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幅仍然較大。從金融機構貸款結構來看,房地產貸款占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的份額在逐步增加,如2002年3月末,這一份額為27.2%,2003年6月底達到32.1%,2004年底達到34.3%,2005年3月底上升到34.5%。

        3、房地產融資渠道少,行業外資金、海外“熱錢”不斷流向房地產業

        在發達國家,房地產金融產品很齊全,有股權融資、項目融資、基金、發債、信托、抵押等,風險比較分散;而我國金融市場上,不僅產品少,目前僅有的信托、上市、企業發債等方式發展也非常有限,使房地產融資風險集中在銀行貸款。此外,隨著近幾年房地產的火熱發展,人民幣升值趨勢凸現,大批的行業外資金、海外“熱錢”紛紛涌入房地產業,成為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幾個熱點大城市房價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加劇了房地產業的競爭將越發激烈,在促使其利潤率不斷下調的同時,也增大了房地產業的風險,進而升級銀行風險。

        綜合上述特點,不難得出“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不合理,風險過渡集中銀行”的結論。但是這些特點分析大都是從房地產行業與房地產金融角度來進行的,算是中觀視角;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并于國外房地產發展歷程相比較,則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

        二、幾點新認識

        1、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階段,銀行貸款是房地產成長階段的主要資金來源

        一般地,經濟發展進入人均收入為1000—4000美元的階段是房地產的黃金發展階段,因為在一定收入支撐下的旺盛消費才能成為房地產發展恒久的“經濟加速器”。而我國經濟正處于這一階段,出現房地產投資年年增長,甚至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據統計,2005年的房地產投資已相當于GDP的13%,房地產業正逐漸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但是,與國外相比,我國房地產業發展水平還較低,房地產企業的主要業務還是房地產開發,基本上算第二產業;而國外的房地產業已成為標準的第三產業,房地產金融和服務業務大大超過建筑業務。顯然,在這一階段,最穩定的、持久的房地產資金支持就是銀行貸款了。事實上,很多新興行業成長初期的金融支持都絕對依賴于銀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房地產早期發展資金也大都來自銀行。所以,目前我國房地產發展所需資金有50%以上都來自銀行,是一種正常現象,是與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房地產金融格局相適應的。

        2、風險低的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長潛力巨大

        在國外成熟的房地產市場,居民購房融資首選還是銀行貸款,有的國家通過按揭銷售的住宅甚至達90%以上。而目前我國銀行發放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銀行房貸的比重不足10%,遠低于國際上20%-40%的水平,按揭貸款占GDP的比例也偏小。如2004年底我國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GDP的比例為11.7%,而歐盟國家2001年居民按揭貸款占GDP的比率平均達到39%,其中英國為60%,德國為47%,荷蘭達到74%。這說明我國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規模發展空間較大,未來銀行貸款比例仍會較高,但風險較低。此外,風險大的房地產開發貸款還在逐年下降,也能降低銀行貸款風險。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精品视频久久久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對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幾點新認識】相關文章:

    我國房地產企業夾層融資及案例02-20

    創業融資的幾點技巧03-06

    創業融資中的幾點“技巧”03-28

    企業融資結構要如何優化12-03

    房地產融資流程03-15

    房地產企業融資03-26

    我國企業并購融資方式03-02

    房地產融資綜述:地產商融資的路12-19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案例02-21

    在线咨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91原创国产精品|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suv |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性欧洲精品videos|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98香蕉草草视频在线精品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91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电影|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對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幾點新認識

       近幾年來,關于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言論越來越多,主要是基于高銀行信貸比、高企業負債率等事實,認為當前的融資結構不合理,風險過渡集中于銀行。那么,如何看待這一評價呢?本文將通過分析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主要特點,從更宏觀的角度對上述言論提出幾點新認識。

        一、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主要特點

    對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的幾點新認識

        1、間接融資比重較大

        《2004年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指出,自1997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來自銀行資金的占比一直在50%—60%之間。以2004年為例,當年房地產開發資金共籌措17168.8億元,第一資金來源是“定金和預收款”達到7395.3億元,比上年增長44.4%,占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的43.1%;居第二位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籌資金”,為5207.6億元,增長了38%,占30.3%;第三則是“銀行貸款”,為3158.4億元,僅增長了0.5%,占18.4%。但實際上,企業“自籌資金”主要由商品房銷售收入轉變而來,約70%來自銀行貸款,“定金和預收款”約有30%來自銀行貸款。由此可推算出,2004年房地產開發中使用銀行貸款的比重應在55%以上,風險集中于銀行。

        2、房地產貸款占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的份額逐步增加。

        1997年至2002年間,我國房地產投資年增長速度先升后降,但增長速度仍為兩位數,有的還高于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2003年以來,為抑制投資過熱,央行和銀監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緊縮信貸政策,使房地產企業資金更加吃緊,一些小企業不得不退出房地產行業。盡管這些宏觀調整政策使近幾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逐年略有下降,但居民個人購房申請的銀行按揭貸款余額不斷上升,年增長速度維持在30%左右。所以,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幅仍然較大。從金融機構貸款結構來看,房地產貸款占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的份額在逐步增加,如2002年3月末,這一份額為27.2%,2003年6月底達到32.1%,2004年底達到34.3%,2005年3月底上升到34.5%。

        3、房地產融資渠道少,行業外資金、海外“熱錢”不斷流向房地產業

        在發達國家,房地產金融產品很齊全,有股權融資、項目融資、基金、發債、信托、抵押等,風險比較分散;而我國金融市場上,不僅產品少,目前僅有的信托、上市、企業發債等方式發展也非常有限,使房地產融資風險集中在銀行貸款。此外,隨著近幾年房地產的火熱發展,人民幣升值趨勢凸現,大批的行業外資金、海外“熱錢”紛紛涌入房地產業,成為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幾個熱點大城市房價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加劇了房地產業的競爭將越發激烈,在促使其利潤率不斷下調的同時,也增大了房地產業的風險,進而升級銀行風險。

        綜合上述特點,不難得出“我國房地產融資結構不合理,風險過渡集中銀行”的結論。但是這些特點分析大都是從房地產行業與房地產金融角度來進行的,算是中觀視角;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并于國外房地產發展歷程相比較,則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

        二、幾點新認識

        1、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階段,銀行貸款是房地產成長階段的主要資金來源

        一般地,經濟發展進入人均收入為1000—4000美元的階段是房地產的黃金發展階段,因為在一定收入支撐下的旺盛消費才能成為房地產發展恒久的“經濟加速器”。而我國經濟正處于這一階段,出現房地產投資年年增長,甚至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據統計,2005年的房地產投資已相當于GDP的13%,房地產業正逐漸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但是,與國外相比,我國房地產業發展水平還較低,房地產企業的主要業務還是房地產開發,基本上算第二產業;而國外的房地產業已成為標準的第三產業,房地產金融和服務業務大大超過建筑業務。顯然,在這一階段,最穩定的、持久的房地產資金支持就是銀行貸款了。事實上,很多新興行業成長初期的金融支持都絕對依賴于銀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房地產早期發展資金也大都來自銀行。所以,目前我國房地產發展所需資金有50%以上都來自銀行,是一種正常現象,是與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房地產金融格局相適應的。

        2、風險低的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增長潛力巨大

        在國外成熟的房地產市場,居民購房融資首選還是銀行貸款,有的國家通過按揭銷售的住宅甚至達90%以上。而目前我國銀行發放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銀行房貸的比重不足10%,遠低于國際上20%-40%的水平,按揭貸款占GDP的比例也偏小。如2004年底我國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GDP的比例為11.7%,而歐盟國家2001年居民按揭貸款占GDP的比率平均達到39%,其中英國為60%,德國為47%,荷蘭達到74%。這說明我國居民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規模發展空間較大,未來銀行貸款比例仍會較高,但風險較低。此外,風險大的房地產開發貸款還在逐年下降,也能降低銀行貸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