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城上班族居住地與通勤時間調查報告
上海的上班族中九成人每天上班單程時間在1小時之內;年紀越輕,上班路程越遠。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社會學研究所今天公布了上海民生民意民情系列報告之“上班族的居住地與通勤時間調查”。
地鐵便捷大大省時
調查顯示,上海上班族中,約五成人上班通勤時間在30分鐘之內;四成人上班通勤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另有近一成人每天上班通勤花費1-2小時。換言之,“上班族”中九成人每天上班單程時間在1小時之內。這一結果從側面說明目前上海地鐵十分便捷,大大節省了人們的通勤時間。同時這也說明為何每天上下班時間段,上海的地鐵會如此擁擠。
通勤圈呈現“兩極化”
居住在內環內、內-中環間、中-外環間、外-郊環和郊環外的上班族分別為21.01%、17.88%、38.44%、7.23%和15.43%,這說明上海上班族的居住地集中于中外環間(約四成),內環內與內中環間各兩成,而住在外-郊環間的上班族最少,甚至僅有郊環外人口比例的一半。69.40%居住在郊環外、56.90%居住在內環內、44.90%居住在外郊環間、39.50%居住在內中環間,以及34.80%居住中外環間的`上班族們,表示自己上班通勤時間在30分鐘內。上述百分比呈現依次減少的趨勢,可能與上班族居住地與工作地點關系,從中可能推測目前上海上班族的通勤圈呈現兩個“極化”現象,即中心化和郊區化。
年紀越輕上班越遠
30歲以下、30-39歲、40-49歲、50-59歲和60歲以上上班族中通勤時間在30分鐘內的比例分別為41.60%、43.40%、49.60%、53.10%、72.70%。這表明年齡與上班通勤時間明顯呈現負相關關系,即,年紀越輕,上班路程越遠,其中30歲以下青年上班族的通勤時間最長。這可能與上海房價較貴,年輕人無法在離工作較近的地點買房、普遍住得遠有關。
此外,職業地位與通勤距離明顯相關。具體表現為:職業地位屬于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和下層上班族中,通勤時間低于30分鐘的比例分別是為35.3%、34.6%、55.4%、46.4%和88.9%,從中可以看出職業地位與通勤時間基本呈現出負相關關系,從中可以推測職業地位越低,選擇就近就業比例越高。這可能是職業地位較低者無力承受購房與交通費雙重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收入越低上班越近
年收入在3萬以下、3萬-5萬、5萬-7萬、7萬-10萬和10萬以上的上班族中,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比例分別為74.2%、51.7%、39.5%、36.3%和39.8%,表明收入與上班距離呈現出負相關關系,即收入越低上班距離越近。結合居住地分析,可推測低收入者在郊區上班比例更高。
性別婚姻影響顯著
男性在未婚、已婚無孩、已婚有孩子時選擇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工作的比例分別為44.0%、31.7%和46.5%,這表明結了婚的男性更愿意選擇更遠距離的工作,而未婚和已婚有孩的男性選擇較近距離工作的比例相關不大;而女性在未婚、已婚無孩、已婚有孩子時選擇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工作的比例分別為35.2%、43.6%和53.1%,其比例越來越高,這表明結婚和孩子都會讓更多女性選擇較近的工作。這可能是因為在平衡家庭與工作關系時“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依然存在。
【上海申城上班族居住地與通勤時間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商務談判:頭腦風暴與通勤11-15
上班族如何節約時間09-25
如何選擇通勤耳機-選擇通勤耳機的注意事項08-10
上班族時間管理方法10-06
上班族怎么管理自己的時間10-03
上班族時間管理辦法09-29
上班族時間管理的技巧09-25
上班族的時間管理技巧08-15
上班族的時間管理方法10-31
上班族時間管理實用技巧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