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調研報告怎么寫
你們都知道業務調研報告怎么寫嗎?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業務調研報告范文,歡迎閱讀!
如何寫調查報告
一、調查報告的含義
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現象、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對獲得材料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發現本質特征和基本規律之后寫成的書面報告。
調查報告既是認識客觀事物的手段,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起點,還是制定方針政策的依據,更是人們調查目的的通向社會效益的橋。
二、調查報告的特點
1.目標的針對性
針對某一情況、某一社會問題、某一成功經驗,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為了進一步得到它的詳情、真相,認識它的性質,才需要有人專門對它進行調查、研究,向有關機關提供報告。可見,調查報告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文體。
2.材料的翔實和典型性
調查報告首先體現在材料的真實可信上。即以事實為依據,用確鑿的證據、合理的判斷來說明問題。從大量的客觀存在事實中篩選出來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代表性的。最能有力證明觀點和結論的事實。
3.表述的簡括性
調查報告是以敘述為主、議論為輔、敘議結合的文體。對基本事實和主要觀點的表述要簡潔而概況,即敘述事實、說明情況要簡單明了,分析、判斷、推理要合乎邏輯。
4.認識的規律性
調查報告確切地說應該叫調查研究報告,它的價值不僅在于調查和報告,更在于研究。研究的結果就是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并把這些規律性認識以書面的形式提供出來。
三、調查報告的類型。
(一)按照調查的范圍和內容劃分
1、綜合調查報告。這是圍繞某一地區、某一部門的重大事項,從多方面入手做普遍調查,然后進行分析、研究、綜合整理而成的書面材料。
2、專題報告。這是對某項工作、典型事件或某項業務做系列調查后寫出的書面材料。
(二)按照調查的作用劃分
1、反映社會情況的調查報告
這是針對一些社會情況所寫的調查報告。這里所說的社會情況,主要是指社會風氣、百姓意愿、婚戀、贍養、衣食住行等群眾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況。
這類調查報告雖不直接反映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經濟密切相關的。另外,這也是群眾最為關心的一些問題。
2、總結經驗的調查報告
這是為了反映調查對象某一方面成績或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個別事物,對指導面上的工作將產生參考和借鑒價值,為總結典型經驗而寫出來的書面材料。
3、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
這是針對某一存在問題展開調查,以揭示這一問題的種種現象和深層原因為主要目的的調查報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4、推廣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這是針對社會現實中某種新近產生或新近有了長足發展的事物而寫的調查報告。
在現實社會中,新生事物總是不斷涌現的。這些新生事物,究竟是顯示了社會發展的某種趨勢,有著光明的發展前景,還是曇花一現的偶然現象?對這些新生事物,究竟應該肯定,還是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反映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的文體功能,就是全面的報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況和特點,分析它的性質和意義,指出它的發展規律和前景。
5、昭示案件的調查報告
是指司法、檢查、紀檢、信訪等部門根據現實工作的需要或當事人的申訴或請求對某些歷史事件、歷史階段、歷史人物的史實疑案進行周密調查,進而披露真相,還之以本來面目二形成的書面材料。
6、探討研究性調查報告
針對現實管理中出現爭議和分歧而進行調查后寫出的書面材料。
四、調查報告的寫法
調查報告的寫法
從外部形式上看,調查報告由標題、前言、主體、結語四個部分組成。
(一) 標題
1.單標題
公式化寫法。
公式化寫法就是按照“調查對象+調查課題+文體名稱”的公式擬制標題。如《一個富裕居委會的財務調查》就是這樣的標題,其中“一個富裕居委會”是調查對象,“財務”是調查課題,“調查”顯示文體是調查報告。這樣寫的.好處是要素清楚,讀者一看就知道這是寫的什么單位,涉及的是哪些問題,文種也很明確。這樣寫的不足之處是太模式化,不夠新鮮活潑。
常規文章標題寫法。
具體方式靈活多樣。可以用問題作標題,如《兒童究竟需要什么讀物?》。可以顯示作者自己的觀點,如《莘莘打工者,維權何其難》。可以直接敘述事實,如《三個孩子去蛇島》。可以用形象畫面暗示文章內容。
2.雙標題
雙標題由正副標題組成,其中正標題一般采用常規文章標題寫法,具體手段如上所述。副標題則采用公式化寫法,由調查對象、調查課題、文體名稱組成。如《明晰產權起風波——對太原市一集體企業被強行接管的調查》。
(二)前言
調查報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據主體部分組織材料的結構順序來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調查對象最主要的情況進行概括后寫在開頭,使讀者一入篇就對它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2.交代式
在開頭簡單地交代調查的目的、方法、時間、范圍、背景等,使讀者在入篇時就對調查的過程和基本情況有所了解。
這個開頭包括目的、方法、范圍和結論等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屬于交代式的開頭。
3.問題式
在開頭提出問題來,引起讀者對調查課題的關注,促使讀者思考。這樣的開頭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出問題,也可以直接將問題擺出來。又如前一段入筆先提問,后一段是采用敘述的方式直接暴露問題,都屬于問題式寫法。
(三)主體
前言之后、結語之前的文字,都屬于主體。這部分的材料豐富、內容復雜,在寫作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結構的安排。其主要結構形態有三種:
1.用觀點串聯材料
由幾個從不同方面表現基本觀點的層次組成主體,以基本觀點為中心線索將它們貫穿在一起。
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調查報告《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民增收——山東省微山縣調查》的主體就是這樣的形態。它由四個部分構成:“抓住了規律就抓住了根本”,“把握市場需求,發揮自身優勢”,“圍繞市場競爭,加強聯合與協作”,“遵循價值規律,推進農業‘四化’”。這四個部分是由標題所顯示的基本觀點貫穿起來的。
2.以材料的性質歸類分層
課題比較單一,材料比較分散的調查報告,可采用這種結構形式。作者經分析、歸納之后,根據材料的不同性質,將它們梳理成幾種類型,每一個類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進行表達,形成一個層次。每個層次之前可以加小標題或序號,也可以不加。
例如1999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調查報告《不信民心喚不回——從寧鄉縣五個鄉鎮的變化看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別從原因、措施、啟示三個方面著眼,寫了三個大的層次。其中原因又概括為五條,啟示也概括為三條,又形成大層次下的若干小層次。
3.以調查過程的不同階段自然形成層次
事件單一、過程性強的調查報告,可采用這種結構形式。它實際上是以時間為線索來謀篇布局的,類似于記敘文的時間順序寫法。
例如1999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記者調查”欄目發表的《暗訪北京站前發票非法交易》一文,分別寫了這樣幾層內容:12月6日15時35分,記者在北京站東側出站口遇到第一個賣發票的人;過馬路前,又遇到四五個賣發票的小伙子;過馬路后,被一個穿棕色皮衣的賣發票者攔住糾纏難以脫身;在站前丁字路口東北側又遇到幾個賣發票的男女。這種有清晰過程的寫法,可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注意:撰寫調查報告必須有觀點、有事實、有分析只有三種結合,才能寫好調查報告。一般寫:
1、反映社會情況的調查報告,其基本結構是:情況-結果-問題
2、介紹典型的經驗的調查報告,其基本結構是:情況-結果-問題
3、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其基本結構是: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
4、昭示案件的調查報告,其基本結構是:事件過程-事件處理結論-意見或建議
(四)結尾
調查報告常在結尾部分顯示作者的觀點,對主體部分的內容進行概括、升華,因此,它的結尾往往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常見的寫法有下述三種:
1.概括全文,明確主旨
在結束的時候將全文歸結到一個思想的立足點上,
2.指出問題,啟發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問題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種因素的制約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只要把問題指出來,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或者啟發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也是很有價值的。
3.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在揭示有關問題之后,對解決問題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
調查報告格式范文
下文是關于大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格式范文,內容如下:
關于大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格式
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漸漸統一化,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而注重外來節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4月1日的“愚人節”、12月25日的“圣誕節”等西方國家節日在中國變得相當流行,而中國傳統的節日像農歷5月初5的“端午”等節日卻被我們中國人淡化了。就此問題,我對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學生做了關于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現就調查報告結果做以下分析報告。
一. 調查報告之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大部分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節日是具有深遠意義的,是值得倡導并隆重舉行的,比如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的;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節日的意義,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對中國傳統節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人不能完全說出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節“這個節日。
二. 調查報告之當代大學生對西方國家節日的了解及重視程度
部分大學生認為要與西方國家“接軌”,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及文化,就必須接受西方國家的文化及節日傳統;大多數人表示對于西方國家的節日既不能說完全摒棄,也不能說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兩者的融合,對于節日這一問題而言,他們表示可以接受,但不會去隆重慶祝,畢竟那是別人的節日。
三. 調查報告之大學生熱衷外國節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對我國文化、民族傳統知識的欠缺以及盲目從眾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部分大學生對外國節日表現出“狂熱”的態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當代大學生從小就被社會定位為為了考試而拼命學習的一類人,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鉆研”那些課本知識以應付考試,忽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錯誤的認為科技、經濟等某方面優于中國的部分西方國家就是自己的偶像,從而導致崇洋媚外,熱衷于外國的文化教育及服飾等各種東西,當然西方國家的節日也成為他們青睞的對象。
四.調查報告之 調查中出現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調查時與部分大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了極少部分大學生的一些令人無奈又“匪夷所思”的觀點。
1. 建議給中國傳統節日重新“易名”
極少部分大學生由于對西方國家的過度崇拜,竟然給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加上一個類似于西方節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國情人節”,更令人無語的是有人建議將“清明節”改名為“中國鬼節”。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認”中國有些傳統節日
部分人認為當“節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換以后,是節日就應該有假期,可是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沒有放假時間,這樣一來,他們覺得這些節日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節日,從而忽視甚至不承認那是中國傳統節日。他們表示這樣的節日猶如“食而無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調查報告之保護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少量大學生對韓國申報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成功這一事件表示義憤填膺,他們認為中國人民應注重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對于2005年韓國申報中國的“端午節”為他們的節日這一事件,我們應該予以重視,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重視,保護中國傳統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六. 調查報告之結論與建議
通過該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較為欠缺,這是由于對我國文化知識及傳統觀念的缺乏而導致的。我希望當代在校大學生能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業務調研報告怎么寫】相關文章:
業務現狀調研報告12-16
社會實踐調研報告怎么寫2篇11-03
銀行業務調研報告12-04
寒假支教個人調研社會實踐報告怎么寫01-15
怎么寫業務工作總結01-05
燈飾業務員簡歷怎么寫02-23
業務員工作計劃怎么寫11-03
述職報告怎么寫04-13
述職報告怎么寫?01-16
開題報告 怎么寫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