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縣城鎮居民生活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1-01-16 18:58:56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縣城鎮居民生活情況調研報告

    以下提供一篇調研報告給大家參考!

    縣城鎮居民生活情況調研報告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城鎮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了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更趨于現代化,安居樂業的生活,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據2010年我縣在共和鎮城區對30戶城鎮居民住戶抽樣調查的資料顯示,我縣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為905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702元。

     

     

      一、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工薪收入所占比重較大據調查資料表明,2010年我縣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人均為9055.02元,比去年同期的8494.83元,增長6.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702元,比去年同期的8138元,增長6.9%,其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中扣除已交納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社會保障費等支出后的收入,其中,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轉移性收入,是城鎮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構成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基礎和條件。

     

     

      (一)工薪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68.8%

     

     

      工薪收入,即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2010年人均為6228.6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對家庭總收入的貢獻率為17.8%,拉動了其收入增長的1.2個百分點。

     

     

      (二)經營凈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16%

     

     

      經營凈收入,即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的凈收入(扣除成本),2010年人均為1448.86元,比去年同期的1310.31元,增長10.6%,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率為24.2%,對其收入增長拉動了1.6個百分點,經營凈收入穩步增長,主要是非公經濟加快發展的結果。

     

     

      (三)轉移性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15.2%

     

     

      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金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2010年人均為1377.01元,比上年增長31.4%,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率為57.8%,對其收入增長拉動了3.8個百分點。在轉移性收入中養老或離退休金達941.76元,同比增長30.1%,這主要是退休人員增加,其退休收入也隨之增長。捐贈收入達239.91元,比去年增長71.8%,這主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尊老愛幼,贍養老人,互助互愛等社會風尚較好。其贍養收入、結婚、子女考入大學等捐贈收入增幅較大等,為建立和諧社會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以上分析看,我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年達87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占家庭總收入的96.1%。以上幾項收入相對穩定特別是工薪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大。隨著國家相關富民政策的出臺和城鎮建設的加快及經營條件的改善,城鎮居民收入仍將會穩步增長。

     

     

      二、城鎮居民生活條件和消費結構不斷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隨著城鎮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居民家庭的總支出也隨之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家庭總支出人均為7840.83元,同比增長4.5%,其消費結構和支出情況入下:

     

     

      (—)消費支出的穩步增長,更有利于生活質量提高

     

     

      2010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人均達5725元,占其家庭總支出的73%,其消費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長4.3%,對家庭總支出的貢獻率為66.6%,拉動了其支出增長了3個百分點。在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達2096.75元,同比增長34%。其服務性消費支出,是指城鎮家庭支付社會提供的各種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務費用。其費用的較大增長,及城鎮居民家庭耐用品逐年增加,生活質量和消費結構的不斷改善,使城鎮居民的生活更趨于現代化,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1.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家庭生活更趨于現代化。據調查資料顯示,我縣城鎮居民家庭消費耐用品擁有量逐年增加,至2010年底,每百戶城鎮住戶擁有家用小汽車3.33輛,同比增加100%,摩托車37輛,同比增長23.3%,自行車143輛,同比增長2.1%,為居民交通提供了便利;每百戶居民擁有洗衣機、電冰箱、電風扇分別為70臺、70臺、50臺,分別比去年同期持平和增長7%;每百戶擁有飲水機、電炊具、消毒碗柜、取暖器、淋浴熱水器分別為:50臺、116.7臺、46.7臺、6.7臺、43.3臺,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5.5%59.2%、持平、40.1%2.2倍,這些現代家庭生活設施的擁有和使用,說明了城鄉電網改造成效明顯,電費合理,不僅有利于居民使用電器方便快捷的生活,還利于居民生活的安全、衛生,提高生活質量;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10臺、影碟機80臺、組合音響30套、鋼琴3.3架等,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1%9.1%28.7%、持平。其中每百戶接入有線電視網絡(縣以上聯網)的彩色電視機達93.3臺,這不僅有利于居民了解國內外大事和掌握致富信息,還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百戶擁有家用電腦、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分別為16.7臺、50部、146.7部,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5.6%、下降25%、增長22.3%等,其中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每百戶達6.7臺,城鎮居民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或服務支出,2010年人均達63.44元,同比增長100%等,這充分體現了城鎮居民生活的特點,更趨于現代化的小康生活。

     

     

    2.食品類消費結構,講究科學,注重安全健康。2010,我縣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2774.5元,同比增長9.6%,其中:消費糧食78.92千克,支出202.72元,其金額同比增長14.4%;消費肉禽水產品類,人均消費24.75千克,其中豬肉,人均消費19.36千克,與去年持平,消費牛肉,人均2.04千克,同比增長1倍,消費蛋類人均8.2千克,支出46.5元,其金額同比增長13.1%,消費水產品類人均6.1千克,與去年持平;消費糕點和奶及奶制品,人均支出57.02元,同比增長8.4%;蔬菜人均消費176.53千克,支出242.58元,其金額同比增長6.7%,消費酒類,人均9.5千克,與去年持平,消費煙草類,人均支出324.79元,同比增長0.4%;消費干鮮瓜果類,人均46.74千克,支出138.66元,與去年持平;消費糖類人均支出61.57元,同比增長49.4%等,改變了過去食品結構單一的現象,體現了科學的食品消費結構和健康向上的小康生活。

     

     

      3.非食品類消費更講究質量、方便快捷、文明時尚和健康幸福。2010,我縣城鎮居民非食品類消費,人均支出2950.79元,同比持平,其中:衣著消費人均159.7元,同比下降10.3%;醫療保健消費人均591.16元,同比增長51%;交通支出(含交通工具)人均消費197.4元,同比下降22.9%;通信支出(含通信工具)人均消費516.18元,同比下降3%;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含學雜費)人均消費469元,同比持平;住房(含房租、修繕)人均消88.3元,同比增長0.9%;水電燃料人均消費279.71元,同比下降4.6%,其消費有增有減,主要是消費結構的改善和受物價因素影響等,這更利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文明時尚。

     

     

      (二)轉移性支出較大,更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立

     

     

      轉移性支出:指居民家庭成員對國家、單位、住戶、個人的轉移支付。包括交納的稅款、捐贈和贍養支出等。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達1829.37元,同比增長6.8%,對家庭支出的貢獻率為32.8%,拉動了家庭支出增長1.5個百分點。其中稅金支出人均20.16元,同比增長20.1%,捐贈支出654.05元,同比增長33.3%,這主要是黨員干部和居民獻愛心,濟貧救災和送溫暖工程及向親友捐款支出較多,贍養支出989.66元,同比下降8.2%,扣除在外就學子女費用人均645.05元,其贍養支出同比增長9.1%;車輛保險等其他轉移性支出達144.47元,同比增長60.8%等,這些轉移性支出不僅體現了家庭支出的科學合理性,更體現了居民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市場經濟下的抗風險和保障意識增強等,更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立。

     

     

      (三)社會保障支出穩步增長,有利于居民安居樂業

     

     

      社會保障支出,指家庭成員參加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社會保障項目中由個人交納的保障支出。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達289.01元,同比增長1%,其中:住房公積金支出132.95元,同比增長7%;醫療基金支出127.8元,同比增長18.5%;失業基金支出人均1.51元,同比增長1.2倍。居民的各項社會保障支出,不僅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解決居民的后顧之憂,還有利于社會穩定,居民安居樂業,構建和諧社會。

     

     

      三、城鎮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思考建議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30戶城鎮住戶調查資料分析,我縣的城鎮居民生活狀況總體較好,生活質量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居民正向全面的小康生活邁進,但也存在戶與戶之間有較大差異等突出問題。

     

     

      一是家庭收入的差異,由于就業情況不同,而使收入差異較大,如在一戶家庭中有兩人以上在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工作,其家庭收入較高,且比較穩定而形成高收入戶,相反,一個家庭中沒有在機關或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而是從事個體經營或有待業人員,其家庭收入較低,且不穩定而形成低收入戶等;二是生活條件的差異明顯。由于收入的差異等原因,部分家庭在居住、交通、通信等方面與較好的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三是生活質量的差異較大。由于收入的差異等,而形成居民家庭生活質量有較大差異等。整理文章:應屆畢業生求職網

     

     

      (二)思考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要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努力縮小戶與戶之間的收入差異,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其思考建議為:一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統籌城鄉發展,要不斷加強城鎮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樹立經營城鎮的理念,擴大城鎮發展和就業的空間,促進城鎮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機制。營造公平的起點,強化低收入群體參加分配的能力,形成合理的分配機制為低收入群體創造公平的空間,落實好下崗職工有關優惠政策,及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加強稅收調節和政府轉移支付,提高對低收入群體的保障力度,調節和縮小收入差距;三是在加強城鎮建設中,應注重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及居民住房的規劃與實施,不斷改善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同時引導居民合理消費,鼓勵消費的多元化,引導居民轉變重享受、輕發展,重虛榮、輕實用的消費行為模式。同時運用經濟和社會保障手段進行調節,有意識地將居民部分物質消費需求轉向非物質消費領域,提高精神文化消費比重,加大消費中的文化含量,促進消費者素質的提高和增收致富的能力,逐步縮小居民之間的差異,構建和諧社會,加快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縣城鎮居民生活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少數民族婦女就業生活情況調研報告12-06

    縣全年留守兒童情況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3

    ×縣商標(品牌)的專題調研報告08-09

    縣巾幗志愿服務活動調研報告07-29

    縣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_調研報告07-23

    關于社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調研報告范例11-15

    縣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07-28

    縣留守兒童生存與發展狀況調研報告09-18

    縣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調研報告07-27

    縣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8-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中国精品videossex中国高清|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99久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精品第12页|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