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山區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0-11-14 17:23:48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關于山區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調研報告

      自全省大學生村官“六個一”走訪活動開展以來,我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和鎮黨委制定的實施方案,認真走訪調研。根據走訪了解情況,針對XX村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及轉移情況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總結,形成了調研報告。本報告闡述了XX村農村勞動力用工基本情況,分析了當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山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對策和建議。

    關于山區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調研報告

      一、XX村勞動力用工基本情況

      (一)基本概況

      XX村位于XX縣西南,距縣城約48公里,處于邊遠山區,基礎設施薄弱,地面無任何工礦企業,村民主要以種地為生,是典型的山區鄉村。全村共有農戶379戶,786口人,其中男384人,女402人,耕地1155畝,18--50周歲的勞動力共計443人,其中男230人,女213人。據走訪調查,全村約53.2%(236人)的勞動力以外出務工為生,其中男性168人,占外出總數的71%。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大多因知識技能、綜合素質的欠缺,多數分散于煤礦、建筑工地、鐵廠、家政公司等,只能從事一些艱苦的體力勞動或者家政服務,且收入較別勞動者遇到麻煩甚至糾紛時,也難以進行維權。

      二、當前山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存在的問題

      雖然勞動力的轉移能改變產業結構,能統籌城鄉發展,能實現社會穩定,和諧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方面確實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并在找準問題的基礎上尋求對策。經過分析,我認為存在以下問題:

      (一)外出勞動力數量大、素質低、競爭力弱。經過調查,就整個勞動力市場來看,本地流向城鎮的勞動力較農村勞動力素質較高,但在整個勞動力市場中仍不占競爭優勢,多數進城之后,只能靠出賣體力,從事高強度勞動,往往工資水平低并且勞動危險系數大。甚至在勞動過程中受到工傷也不懂的理賠,同時也遭到用工單位的漠視和欺詐。

      (二)就業環境相對較差,權益得不到保障。就業權利不平等、就業無保障是當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由于歷史及其他社會因素,完全平等的市場化的勞動關系當前尚未建成,進城務工人員在城市實際上難以立足。許多地方政府為了優先解決城市就業壓力,對待進城務工人員仍然不公平,在勞動力供過于求的宏觀環境中,這些進城務工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由于缺乏組織化,所以他們無法形成與企業主平等議價的博弈能力。所以他們的勞動報酬權屢屢受到用人單位的侵害。

      (三)政府相關政策、配套設施不到位,使得自發性和盲目性問題突出。顯而易見,當前勞動力就業市場還沒有形成政府主導組織的就業體系,由于勞動者對市場需求信息了解不全面,以及政府相關政策、配套設施不到位,致使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的盲目性、無序性和自發性問題突出。然而,這種盲目和無序,使得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業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大量素質較高的青壯年勞動力離開鄉村流入到城市,使得農村的人口主要以老人、兒童和婦女為主。這種情況下,大量高素質的農業勞動力流出農業,使得農村勞動力資源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最終降低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阻礙了農業的產業化及農業科技的推廣。并且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使得農村中的下一代面對農村的落后面貌以及農村勞動力向外持續轉移的現狀,對農業生產失去信心,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對我村勞動力就業情況及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問題的剖析,可以看出,促進山區剩余勞動力轉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社會以及勞動力個體同心協力,把發展經濟與解決村民就業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結合本地實際,主要提幾點建議:

      (一)加大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提高素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方面,也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首先要集中財力重點擴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礎教育辦學模式,多渠道籌集教育基金,不斷改善基礎教育的'辦學條件,擴大農村初、高中畢業生的比例,采取切實措施加強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以保證農村人口基本素質提高。其次,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廣泛開展各類短期技術培訓。農村職業教育要有超前意識,要突出實用性、應用性。要根據農民個人特長,培訓他們相應的技術,使他們取得必要的技術資格證書。以降低農村人口流動就業的門檻和成本,不僅為農民到城市創業、就業創造條件,也為農民在農村尋找新的就業機會創造條件。

      (二)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就地安置部分剩余勞動力。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既能增加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空間范圍,又能降低農村勞動力因長距離轉移而帶來的轉移費用的增加,還能阻止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大中城市的沖擊。因此,我們要培育壯大適合本地實際的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鄉鎮企業同時也要以此為契機,加快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積極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以農業為原料的工業或直接為農業、農村提供生產投入品和生活消費品的工業,實行產銷一體化,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關于山區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貧困地區的剩余勞動力轉移研究10-13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工作總結12-13

    關于養老的調研報告07-26

    關于學校的調研報告06-18

    關于社區矯正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8-18

    關于小學調研報告01-19

    關于網絡調研報告10-28

    關于超市調研報告05-18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工作總結范文11-01

    水庫移民后扶培訓及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調研報告08-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国产精品999|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亚洲精品456播放|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日韩精品www|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 |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天天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