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年的消逝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看的實際上是這樣的兩本合訂在一起的。
現在單說《童年的消逝》這本書。
作者有說,“聽者和讀者不僅沒有對這個觀點表示任何異議,而且急不可耐的從自身經驗中為我提供經驗。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正在迅速模糊,這個觀察對于關注它的人平淡無奇;對于不關注它的人,也不可置否。不甚為人知曉的是,首先童年從哪里來。至于為什么童年會消逝,就更鮮為人知了。”
作者首先分析了童年的起源。其實童年的誕生并不是很久遠的事情。在久遠的古代,童年并不作為一個概念。作者說“沒有高度發展的羞恥心,童年就不可能存在”。“中世紀的孩子身處在一個以語言溝通的世界、生活在跟成人一樣的社會范圍,沒有分離機構加以限制。他們有機會接觸該文化中幾乎一切的行為方式。無論從哪一方面看,一個7歲的男性都是一個男人,除了不會做愛,不會發動戰爭。”
童年的誕生在印刷術之后。印刷術通過文字而不是語言來描述這個世界。從而定義了新的成人。因為成人是具有閱讀能力的人,那么在7歲到成人之間就形成了另外的一個年齡層,就是童年。之后的童年這個概念被作為一個名詞和正真被承認。
文字和信息傳播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就像印刷術產生了童年的概念一樣。新的媒體,從電報到電視到電腦,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
電視和電腦通過聲音和圖像來傳遞信息。一個人可以在7歲之前或者更早掌握語言,所以,之前通過文字來隔絕成人和兒童的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兒童或者是兒童化的成人。大多數電視節目和電腦網頁面向所有的人,特別是電視廣告,必須要弱智到兒童也能夠懂。
電視和網絡讓以往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秘密一覽無余,性,暴力和成人世界充滿的無能,競爭,擔憂和混亂。政治的無能和腐化肯能讓他們在童年時候就具備了成年人的態度,從憤世嫉俗到漠不關心。
更為可怕的是電視和網絡導致了兒童化的成人。“幾乎跟成年相關的所有特征都是由于一個完全識字的文化要求和產生的,或是由此引申出來的各種要求:自制能力,對延遲的滿足感的容忍度,具備抽象/有序思維這樣高一級的能力,關注歷史的延續和未來的能力,高度評價說理和等級秩序的能力。”電視文化改變了這些東西,所以造就了兒童化的成人。電視通過圖像來表現世界,顯而易見。每秒24幀,沒有思考的時間。節目一個接一個卻沒有連續性,電視里面只存在目前。簡單的說,電視文化把人看成白癡來教導。
兒童和成人的價值風格正在融合為一體。當然帶來了很多問題,例如犯罪率的上升,性活動以及對于金錢和社會的看法。
這本書的最后并沒有給出實質的解決的辦法。
電視和電腦文化帶來的很多問題在現在的很多事情中都有反映:兒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兒童,瘋狂的90后,童年游戲的消失,還有眾多80后對于童年的懷念。
我覺得,對于童年的消失確實是個很無奈的問題。這本書畢竟是個比較悲觀的預言。倘若確實如此,也許也非壞事。
這本書留給我許多需要思考的問題。怎樣去面對無奈的童年的消逝?就是其中的一個。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04-12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09-02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優秀)12-26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3篇04-12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3篇09-02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精選20篇)11-09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通用10篇)10-21
消逝的愛情語錄11-14
少年時消逝的情感日志07-01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課稿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