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什么是供應鏈戰略成本管理
供應鏈戰略成本管理仍然任重路遠,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供應鏈戰略成本管理體系,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小編下面為你整理了供應鏈戰略成本管理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
經濟學家西蒙在最早提出了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其內容主要是要獲取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因此就必須要了解競爭對手的成本、價格、盈利情況、盈利能力、資金流動量、業務量、市場份額等方面的內容。并且強調了學習曲線和成本在衡量競爭對手方面的重要性和了解競爭者成本的重要性。歐洲籍的經濟學者格藍迪教授是認為,歐洲成本管理體系的發展是和美國的成本管理體系發展是在同一個時期。雖然兩者產生的方式不同,但是其中心思想都是一樣的,它們都認為成本管理被集中在操作層面上是不對的,并且戰略和財務分析對企業經濟是有幫助的。因此單單從發展方面來看成本管理是遠遠不夠的,要將戰略的構思加入其中構建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
綜合上面的觀點我們認為,戰略成本管理不應該在依賴傳統的管理體系,而是應該從時間、空間、層次、三個方面進行拓展。時間上,戰略成本關注的應該是產品的生命周期,從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使用直到回收。空間上突破企業界限,將從企業內部發展延伸到企業外部。并且認為戰略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由上下游企業共同決定的,將成本管理從運作提升到戰略層面上,貫穿整個戰略管理過程,其中包括了戰略成本分析、戰略成本控制、戰略成本評價。
二、供應鏈成本分析
供應鏈在運作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將要耗費大量的勞動力,其中包括物化勞動力和活動勞動力。而消耗的這些勞動力的貨幣表現就是供應鏈的成本。基于現今經濟市場的復雜性,因此還沒有完整統一的供應鏈成本標準。據了解,目前研究供應鏈成本管理的很多,但是對供應鏈成本的分析研究還很少,這使得很多供應鏈管理對供應鏈的成本分析還很模糊。供應鏈成本相對于單個經濟體系的成本分析要復雜的多,所以要深入的了解供應鏈成本的內容、層次、分布。
(一)供應鏈成本的構成內容
從供應鏈為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環節出發,我們建立了一個供應鏈成本內容框架。框架中的機會成本、研發成本、采購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管理成本、物流成本及資金流和信息流成本構成了供應鏈成本內容。
(二)供應鏈成本的四個層次
在經濟管理學中,Seuring博士將供應鏈劃分為了直接成本、作業成本、交易成本三個層次。其中直接成本和作業成本是能夠被單個企業影響的,交易成本是供應鏈影響的。從對Seuring博士的理論分析中我們可得看出,Seuring博士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單個企業基礎之上的。因此為了避免這種片面性,我們在Seuring博士理論的基礎之上結合供應鏈的基本性質及參考資料,我們將供應鏈的成本劃分為四個層次。我們在原有的交易成本、作業成本、直接成本基礎上根據供應鏈的特點及企業上下游的關系增加了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成本。這樣供應鏈成本層次由交易成本、作業成本、直接成本、關系成本四個方面構成。
(三)供應鏈成本的階段分布
我們根據發展階段的不同,將會對供應鏈進行階段性的劃分。這里我們將供應鏈的成本劃分成了供應商成本、制造商成本、銷售商成本三個階段。其中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計算,所以規定下游企業的成本不包括向上游的訂購價格。供應鏈成本中包括了上下游企業的成本,以及供應鏈共同支出成本。因此供應鏈成本和企業成本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
三、供應鏈戰略成本管理目標
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為了使競爭地位和產品成本因素建立起聯系,為企業尋求一條即可提高競爭力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的捷徑。根據研究我們可以得知,取得競爭力的根本是成本優勢和價值優勢。其中成本優勢主要的作用是運用較低的成本來收入較高的利潤,價值優勢是通過增加產品的價值增加消費團體人數,從而達到擴大競爭力的作用。當產品具有的功能相同時,價格低的一方往往會收入更多的利潤。當產品價值相同的時候,則成本越低利潤越高。同時要注意的是為了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那么就要確保企業能夠分享到更多的利潤。所以供應鏈戰略成本管理目標是追求供應鏈利潤和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什么是供應鏈戰略成本管理】相關文章:
什么是戰略成本管理07-30
戰略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的比較06-14
戰略成本管理的簡述08-19
傳統企業成本管理和現代戰略成本管理10-19
企業戰略成本管理07-24
供應鏈管理戰略有哪些09-20
什么是戰略管理08-25
供應鏈管理采購成本控制06-25
關于企業戰略成本的管理07-07
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