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居住環境綠色設計的實施方案
在當下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以及對人居環境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綠色環保概念也隨之深入人心,從而也使得一系列蘊含節能環保、健康低碳的新型人居環境系統迅速崛起、并形成一股標榜時尚的潮流。下面是YJBYS小編整理的居住環境綠色設計的實施方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室內庭院與城市系統的更新布局
居住建筑內的庭院之于城市化的環境系統,就如同古人所說的“閑庭信步,悠然自樂”一樣,正是這種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和諧交融,才能營造“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而基于庭院本身將人與陽光、樹木和水等自然因素的銜接作用, 通過層次疊加的設計方式進一步使得建筑與建筑、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更為協調,同時也把人居建筑內的空間呈現得更富有變化,從而最終實現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和人居環境的實際需求達成融合。
譬如上海市在浦東新區進行石庫門改造時,就充分采用了“適當保留、適度改造、適合本地、適應環境”的人性化開發改造方式,使得舊有的相對自然原始的居住系統得到了良好的延續,同時也切實合理地融入了現代文明的便捷、實用的建筑設施,使得整個人居環境古樸純凈,而又散發著鮮活的現代氣息。
(二) 室外廣場的城市空間的延續拓展
室外廣場空間作為人居建筑與環境系統的中介橋梁, 將其放置于主建筑入口處,并與其他室外空間銜接,是綠色建筑布局中的慣用手法。我國古典園林經常采用“借景”、“框嵌”等通過將若干建筑、景點有機結合的構筑方式來增加建筑群的空間深廣和環境韻趣。
例如浙江杭州濱江區將部分居民小區的公共活動廣場通過附近中心公園的面積較大的林蔭小路相連,而中心公園必然處于若干建筑群的交匯地帶,這樣一來,彼此之間的空間隔絕被打破,不僅可以諦聽恬靜幽謐的“鄉野清音”,也可以領略毗鄰都會的“煌煌市聲”,從而呈現出一種“八面玲瓏、徑通別處”的別樣感受。
(三)交通系統的立體化改造
基于經濟效益的獲取,現代民眾的居住環境都會被地產開發商選擇安置在人流量大、商品流轉度高的交通脈絡加錯縱橫的網絡之中,這樣一來,必然會導致建筑空間的橫向壓縮和縱向拉伸,從而使得噪聲污染、等問題集中性爆發,最終剩下的給予綠色理念開發利用的空間就必然微乎其微。
在實際的居住環境工程的實施運作中, 交通系統適宜采用立體式的運營模式,該模式具有多層化的基本線路組織方式以及集約化的維護。通過適量增加建筑系統與環境系統的銜接接口, 進行人車分流、層次疏通、綠化隔離帶分割等一系列設計操作,在有限的縱深拓展中進行無限的底部空間設計,從而使得空間內的空氣質量漸次提升、粉塵顆粒有效減少以及噪聲污染明顯降低,為民眾的居住環境創造了舒適、清潔的外部條件。
【居住環境綠色設計的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居住區環境設計的原則12-07
現代居住小區中的環境設計10-23
居住建筑室內光環境設計07-13
居住區園林環境設計的原則07-23
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原則01-13
居住區環境設計要素有哪些10-29
居住空間的生態環境藝術設計08-31
關于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思考01-06
居住小區戶外環境設計的建議09-17
環境藝術設計中綠色設計理念的實踐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