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新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預測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D】[解析]略
2.【B】[解析]根據評價的價值標準不同,學生評價方法一般可以分為相對評價法、絕對評價法和個體內差異評價法。相對評價法是根據所要評價對象的整體狀態確定評價標準;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整體之外,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個體內差異評價法是以被評價對象自身某一時期的發展水平為標準。
3.【D】[解析]文化教育學又稱精神科學教育學,是19世紀末以來出現在德國的一種教育學說,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爾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4.【D】[ [解析]略
5.【D】[解析]多爾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礎上把他設想的后現代課程標準概括為“4R”。嚴密性是“4R”中最重要的,它的作用在于使改變了的課程避免滑入“不能控制的相對主義”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義的怪圈。
6.【B】[解析]協同教學是哈佛大學倡導的教學管理組織形式,其重點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就將教師和兒童從固定的班級中解放出來,采取較有彈性的教學組織。
7.【B】[解析]略
8.【B】[解析]略
9.【A】[解析]略
10.【C】[解析]略
11.【A】[解析]在教育學史上,一般把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12.【A】[解析]我國現行的學制是從單軌學制發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
13.【C】[解析]師生間的心理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為了維持和發展教育關系而構成的內在聯系,包括人際認知關系、情感關系、個性關系等。
14.【B】[解析]哲學取向的教學理論的基本主張為:(1)知識一道德本位的目的觀;(2)知識授受的教學過程;(3)科目本位的教學內容;(4)語言呈示為主的教學方法。而預期行為結果的教學目標屬于行為主義教學理論的基本主張。
15.【D】[解析]結構性觀察,即事先經過設計,規定好觀察項目,選定觀察對象,采用觀察工具,在觀察中填寫觀察量表等方式進行。所得的資料可用來進行定量分析,因而又叫定量觀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6.【A、B、C、D】[解析]略
17.【A、C、D】[解析]智育的基本任務包括:向學生系統傳授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為學生各方面發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培養和訓練學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力才能,增強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熱愛科學的精神。
18.【A、C、D、E】[解析]略
19.【B、C、D】[解析]體育的基本任務包括:指導學生身體鍛煉,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技能發展,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使學生掌握身體運動鍛煉的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運動鍛煉的方法,增強身體運動能力;使學生掌握身心衛生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身心衛生保健習慣;發展學生良好的品德,養成學生文明的習慣。
20.【A、B、C、D、E】[解析]教學設計的特征主要有:指導性、統合性、操作性、預演性、突顯性、易控性、創造性。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1.雙軌學制:18、19世紀的西歐,在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及特定歷史文化條件的影響下,由古代學校演變來的帶有等級特權痕跡的學術性現代學校和新產生的供勞動人民子女入學的群眾性現代學校,都同時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展,于是就形成了歐洲現代教育的雙軌學制:一軌自上而下,其結構是大學、中學;另一軌自下而上,其結構是小學及其后的職業學校。雙軌學制有兩個平行的系列,這兩軌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22.問卷調查:是采用書面問卷的形式了解某一問題的方法,它的過程是根據研究對象、研究范圍和研究主題來設計問卷并組織實施的。
23.素質教育:是以人的素質發展為核心的教育。它以注重人各方面的程度和水平的實際發展為主要特征,追求對人的發展的有效引領和促進。
24.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應該具備的多方面的專業要求,是順利進行教育活動的前提,也是教師勝任工作的基本條件。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僅具有多樣性、時代性特征,而且具有結構性特征。其素質結構包括教育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道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
25.終結性評價:是指一門課程結束時或一個學年結束時進行的評價。它比較注重總體分析,力圖表明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并對課程的有效性和實施效果做出判斷。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試述中小學比較常用的測驗類型。
答:測驗是使用最多、最經常和最便利的方法。測驗類型包括:
(1)準備性測驗和結果性測驗。
(2)標準化測驗和教師自編測驗。
(3)客觀性試題測驗和主觀性試題測驗。
27.教師的教育研究的意義。
答:(1)教師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教師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課程、教學與教師真正融為一體。
(3)教師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學發展的需要。
(4)教師的教育研究可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教師職業的價值感和尊嚴感。
(5)教師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師不斷積累實踐知識。
28.學生評價的功能。
答:(1)診斷功能。
(2)導向功能。
(3)發展功能。
(4)管理功能。
29.簡述當代世界教育思想的宏觀演變。
答:(1)從“學會生存”到“學會關心”。
(2)從科學主義、經濟主義到推崇教育的社會價值取向。
(3)從國家主義教育到國際化教育。
(4)從階段性教育到終身教育。
30.簡述校本課程的優勢。
答:(1)具有地方特色,更能體現學校的辦學特點。
(2)校本課程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逐步完善的過程,教師能夠根據情況的變化,經常修訂校本課程。
(3)使用校本課程能夠使教師獲得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增強教師參與學校其他工作的興趣和積極性。
(4)校本課程鼓勵和吸收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在提高課程質量的同時,也會不斷提高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滿意度。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相對評價法、絕對評價法、個體內差異評價法的區別。
答:(1)相對評價法:其是根據所要評價對象的整體狀態確定評價標準,以被評價對象中的某一個或若干個為基準,通過把各個評價對象與基準進行對照比較,判定出每個被評價對象在這一集體中所處位置的一種評價方法。
優點:評價的客觀性,不易受到評價者主觀標準差異性的影響。
缺點:無法給被評價者以絕對的水平評估,不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發展的真實水平;不易滿足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上進要求。
(2)絕對評價法:其是在被評價對象的整體之外,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將被評價對象與這個客觀標準進行比較,以判斷其達到標準程度的一種評價方法。
優點:易于使被評價者了解自己的發展狀況,主動學習。
缺點:技術上有一定難度。
(3)個體內差異評價法:其是以被評價對象自身某一時期的發展水平為標準,判斷其發展狀況的評價方法。
優點:充分體現了尊重個體差異的因材施教原則,并適當的減輕了其壓力。
缺點:缺乏客觀標準,不易給被評價者提供明確的目標。
32.簡述21世紀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
答:21世紀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包括以下五點:
(1)全民教育,是針對世界教育發展中所存在的如下一些嚴重問題而提出的,它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又是道德發展的需要;它的范圍是從學前教育到繼續教育、終身教育;教育不僅是投入更是產出,教育有各種傳送體系,包括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和不定教育,學校應當與豐富的學習環境結合在一起;全民教育還是一項新的社會責任,贊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組織都要貫徹這一政策。
(2)教育民主化,主要就是要加強地方分權、地區自治權、學校自主權;家長、教師、科研人員等各部門參與教育管理,任何一個利益都不占優勢;參與項目擴大,包括經費、課程、教學法、人事、決策等;工商界、科技界、政界、新聞界、文藝界等社會各界參與重大教育決策及科研決策。
(3)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與國際化一樣有兩個含義,一是教育培養適應于信息化社會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與科研。教育信息化要求:①讓學生學會使用電子計算機。②讓學生學會收集、選擇、處理信息,進而學會創造信息。③促進學校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現代化。④進一步建立信息庫、信息網絡等。
(4)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是在社會發展觀念轉變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就教育自身而言,可持續發展一是指教育的規模、布局、比例、結構要合理;二是指教育要強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用終身教育的觀念觀照學校教育,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興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掌握,特別是創造性學習品質的培養。
(5)教育的個性化,科技的發展使得世界變得五彩繽紛,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同時社會中的激烈競爭也需要培養具有個性、有創造能力和開拓精神的人才。教育個性化不僅是人自身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是對這一社會發展需要的適應。
【新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預測題答案】相關文章:
2017初級出版資格考試預測題及答案10-04
2017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預測題及答案08-14
2017報關員資格考試預測題及答案08-24
2017翻譯資格考試中級口譯預測題答案10-02
2017初級出版專業資格考試預測題及答案07-23
導游資格考試《政策法規》預測題及答案08-12
2017中級翻譯資格考試口譯預測題答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