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新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試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瑞士的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林哈德和葛篤德》,明確提出“使人類教育心理學化”的口號,對于推動教育活動的科學化及教育學的誕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D【解析】在現代社會中,教育已成為影響一個國家盛衰強弱的關鍵因素,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3.C【解析】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人力資本”理論。
4.B【解析】政治經濟制度特別是政治制度是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5.A【解析】略。
6.D【解析】德育過程的結構是指德育過程中不同質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7.A【解析】馬卡連柯認為“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8.A【解析】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
9.C【解析】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具體要求,對班級中的各種字眼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各種共同目標而進行的管理活動。班級管理的模式有常規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標管理。題干是民主管理的定義。
10.B【解析】杜威是現代教育的代言人,他主張“在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
11.A【解析】講述的三個階段分別是導入、詳述和匯總。
12.B【解析】略。
13.C【解析】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包括德育具有“教育”或價值屬性,發揮著對學生價值追求的引導作用;同時作為教育子系統發揮著平衡系統的作用,對智育、體育和美育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其作用包含動機作用、方向作用及習慣和方法上的支持等三方面。
14.D【解析】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知識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
15.C【解析】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對班級組織進行了論證,闡述了班級管理的優勢,奠定了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
16.A【解析】略。
17.D【解析】實質教育又稱“實質訓練”,它認為普通教育應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為主要任務,而學習知識本身就包含著能力的培養,能力無需加以特別訓練。
18.C【解析】略。
19.B【解析】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20.C【解析】略。
21.C【解析】班級授課制產生于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擴大教育教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農經濟和封建隔絕狀態下長期實行的個別教學組織形式的結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對班級授課制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論證,使它基本確定下來,以后,又經過赫爾巴特等教育家進行補充,使它進一步完善。
22.A【解析】教育的三個基本要素是相互聯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導性的因素,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掌握著教育的目的,采用著適當的教育內容,選擇一定的教育活動方式,創設必要的教育環境,調控著受教育者和整個教育過程,從而促進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使其達到預期的目的。
23.A【解析】師生的交互作用在學校生活中是最為重要的。
24.B【解析】略。
25.A【解析】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教育問題是整個教育學發展的核心,教育學的研究主要在于揭示教育問題背后隱藏的教育規律和教育本質,從而推動教育學的進步。
26.D【解析】文士學校在埃及設置最多,因為一般青年奴隸主以文士為向往的目標,而宮廷學校、政府學校和寺院學校收容人數有限,許多文士便設置學校來滿足廣大青年的要求。
27.B【解析】朱熹提出“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28.C【解析】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與外部環境(如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人是能動的實踐主體,沒有個體的積極參與,個體的發展是不能實現的。
29.B【解析】略。
30.A【解析】在近現代,教育史上也出現過社會本位的目的論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社會學中的“社會功能學派”。代表人物有社會學家諾篤爾普、涂爾干和教育家凱興斯泰納。
二、多項選擇題
1.ABC【解析】略。
2.ADE【解析】德育過程的矛盾是指德育過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間和各要素、各部分內部各方面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
3.BCD【解析】學校規章制度的作用就是管理、控制和教育。
4.ACE【解析】教育民主化體現兩方面,一方面指讓所有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甚至教育結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自由化。
5.ABD【解析】在不同層次,可以把校園文化細分成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學校精神文化等。
6.ABCD【解析】成熟是生理和心理機能與能力達到比較完備的階段,為個體發展提供可能和限制。
7.BD【解析】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因此它具有意識性和社會性。
8.ABCD【解析】有的學者將學校精神文化分解為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價值成分、理想成分四種基本成分。
9.ACD【解析】制定課程目標應研究學生、社會、學科。
10.ABDE【解析】測驗和考試也應是為教學服務的,檢查教學的效果,不能是隨機的。
三、是非判斷題
1.×【解析】教育目的具有時代性、社會性和歷史性,受制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前景。
2.×【解析】這是典型的教師中心論,它僅僅看到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實踐中很容易使教育活動脫離學生的實際,以致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3.√【解析】略。
4.×【解析】教科書是教材的主體部分,嚴格地講,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書,教科書也不等同于課本。
5.√【解析】略。
6.√【解析】略。
7.×【解析】調動班級成員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和健康的班級風氣,是班級管理的基本功能。
8.×【解析】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最早開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國的柯尼斯堡大學的哲學講座中講授教育學。
9.×【解析】騎士教育是一種結合宗教精神與尚武精神于一體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10.√【解析】略。
11.√【解析】略。
12.√【解析】略。
13.×【解析】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是德育的基本途徑,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是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14.×【解析】《大教學論》一書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作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題
(一)1.A 2.ABCD 3.ABCD
(二)ABCD
【新疆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試題答案】相關文章:
2024年營銷資格考試模擬試題答案10-23
四川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仿真試題答案10-26
2017翻譯資格考試中級口譯仿真試題答案10-14
新疆2017年出版資格考試報名通知09-10
2017中級翻譯資格考試口譯模擬試題答案10-01
2017中級翻譯資格考試口譯仿真試題答案08-05
2016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預測題06-05